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由台湾“中国新闻学会”主办的第六届海峡两岸及港澳新闻研讨会于2000年11月14日至16日在台北举行。来自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及新闻从业人员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网络时代对新闻传播的冲击。研讨会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台湾“中国新闻学会”和香港新闻行政人员协会共同发起,自1993年起  相似文献   

2.
新闻文摘     
香港新闻团体1.香港报业公会于1954年5月10日成立,绝大多数是日报、晚报机构会员。2.香港新闻行政人员协会于1986年2月25日成立,均为香港中、英文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通讯社担任服务的资深编辑和记者以上人员。3.香港记者协会于1968年成立,是包括部分公关人员和新闻及传播系学生在内的协会。是香港唯一正式注册的新闻从业人员工会。4.外国记者俱乐部原是设于重庆的一个记者组织,于1949年迁至香港,参加人员主要为外国、当地记者等以及公关人员和新闻及传播系学生。5.香港华文报业协会于1969…  相似文献   

3.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由香港记者协会、香港新闻行政人员协会、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及香港摄影记者协会联合制订的《新闻从业员专业操守守则》出台。这个守则共有10项,要求新闻从业员应以求真、公平、客观、不偏不倚和全面的态度处理新闻材料,确保报道正确无误,没有断章取义或曲解新闻材料的原意,不致误导大众。若报道失实、误导或歪曲原意,应尽快更正。香港新闻从业员专业操守守则出台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5月24日,由“香港中文新闻标示语言协会”和“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文新闻标识语言(NewsML)国际研讨会”在香港海景嘉福酒店开幕,来自美国、法国、德国、瑞典、希腊、澳大利亚、日本、香港、台湾、中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和新闻技术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中国新闻技联”孙宝传理事长、华绍和常务副理事长、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张彬副主任等19位同志代表中国内地参加了会议。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科学顾问黄家成教授,新华通讯社亚太总分社社长、总编辑薛永兴先生到会致辞。会议主持人…  相似文献   

5.
向熹 《新闻界》2001,(1):21-22
北京、上海、广州都提出要建立区域的“会议中心”;“会议经济”也成为经济研究人员的案头之题,而报纸尤其是机关报,却在为“会议新闻”头痛。   笔者参加的各种会议多了,对“会议新闻”的抱怨听多了,也着手作了些研究,才发现这原来不是一个小题目。本文陈述了近期的研究结果。   一、理一理“会议”的概念   “会议新闻多了,所以报纸一版不好看”;   “要改变现在的状况,必须改变会议新闻的写法,作到‘跳出会议写会议’”;   ……   这样论断与评价我们听得多了,它们传达着同样的信息:对新闻来说,会议不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两会”上的香港记者周燕群,翟跃文采访今年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的记者里,有183名港澳台记者,约占记者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强。其中来自31家新闻机构的香港记者139名,他们是“两会”搭起的新闻大舞台上一支活跃的力量。我们在采访的空隙...  相似文献   

7.
在第三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协作会上,与会代表达成以下共识:一、认清形势把握导向服务大局会议认为,新闻专业期刊是党在新闻宣传领域的重要喉舌和重要阵地,是新闻宣传领域的“导向”。新闻专业期刊办刊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新闻专业期刊在理论、新闻、出版、报刊、电视、广播和网络等思  相似文献   

8.
可读性——这是摆在报纸编采人员和通讯员面前的一个老题目,也是至今未得到圆满解决的一个老题目。 没有可读性,言之无物、言之无味、读者不爱看的报道乃至一张报纸,是一种没有使用价值的产品;用高尔基的话说,是一种“语言垃圾”。 从报上完全消灭这些“语言垃圾”现在还做不到。报纸编采人员和通讯员可以做到的是:尽可能减少这种“语言垃圾”,尽可能使新闻报道变得言之有物、言之有味,以增强可读性。 增强可读性是个大题目,本文只从两个具体问题入手,试谈一谈。 在报上的各类新闻中,可读性最差的是会议新闻和经济新闻(还有与此相关的一些“硬新闻”)。作为党报,这几类新闻不可不要,而且往往还要登在重要位置。如果把这几类新闻的报道方式加以改进,增强其可读性,那么将带动整张报纸的面孔为之一变,为之一活,为之一新。 怎样改革会议新闻和经济新闻,增强其可读性呢?我以为可用两句话概括:会议新闻信息化,经济新闻生活化。 一、会议新闻信息化 长期以来,报界反复呼吁要“减少会议报道”,然而收效甚微。因为作为党报,限于种种条件,会议报道是很难“减少”的。换个思路想一想:这些年来,我们是否对“减少”会议报道空喊太多,而对改革会议报道实做太少呢?  相似文献   

9.
20 0 0年 1 1月 1 1~ 1 2日 ,“资讯时代的传媒操守研讨会”在香港浸会大学林护国际中心召开。这次会议是由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新闻系和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来自祖国大陆、台湾、澳门的新闻学者与香港的新闻学者约 5 0人共聚一堂 ,回顾和展望两岸四地信息时代传播媒介的职业道德问题 ,评价和探讨新闻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和其影响。在开幕式上 ,香港广播处长朱培庆作了主题发言。会议分为六场学术报告和讨论 ,每场二至三位报告人 ,共 1 5位学者就自己或与合作者共同完成的论文作了发言。台湾和香港学者联合报告了最近对大陆、…  相似文献   

10.
会议新闻改革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贯彻“三贴近”原则,做百姓爱看的新闻,更好地实现新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新闻改革势在必行,而会议新闻改革更应加快和加大步伐。会议新闻要改革,但怎么改,一直是新闻改革的一个难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第一,要澄清几点错误理解;第二,要看到会议新闻改革取得的成绩;第三,总结经验,探索今后会议新闻改革的方向。一、需要澄清的几点错误理解1.“会议新闻”绝不单单是对会议本身的报道。现在会议多,会议材料更多,如果只是简单地对有关材料加以摘录、拼接、改造,仅仅能算作一篇“会…  相似文献   

11.
11月19日中午1点,赵启正院长在逸夫会议中心接受了20多家媒体的采访。他就“受聘的原因”、“出任的意义”、“如何推动新闻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及“新闻发言人制度”等问题答复了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新京报、人大新闻中心、新闻周报等媒体记者的提问。在记者见面会上,赵启正表示,人大新闻学院要建设成国际一流的新闻学院,一定把它推到国际市场上去,而不是站在本地区的视野上。  相似文献   

12.
俞益 《传媒观察》2005,(12):53-54
会议新闻,是大多数媒体的必有新闻。如何报道好会议新闻,又是各媒体深感棘手的难题。在新闻改革中,如何把会议新闻做成精品似乎成了常有话题。会议的“新闻点”在哪里?是会议本身还是会议上某人的发言,或者是会议的决定,或者是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入会说,这些都是新闻。在很多情况下确实是。但是,每个会议(笔者指的是确有一定价值的会议)总有那么一个最亮的“新闻点”,把这个“点”及时地捕捉到,无疑是会议报道成功的关键。一些媒体和名记者、名编辑在探索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为“传播研究中国化”开展协作──兼征稿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传播研究中国化”开展协作──兼征稿启示钟元1993年5月,在厦门大学召开了一次“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的探索”座谈会。这次会议的不寻常之处在于,海峡两岸三地(大陆、香港、台湾)的新闻、传播、历史、人类、经济、社会、民俗、语言等学科的学者,一起商讨传播研...  相似文献   

14.
在香港的报纸上,社会新闻(突发新闻)占有重要席位,并且讲求“第一报道”、“独家新闻”,其发布速度也是令人惊叹的。在港访问期间,我们发现香港新闻界有一支特殊的记者队伍一突发记者。突发记者,顾名思义“突发”就是突然发生的新闻。按香港的新闻界定主要包括有关罪案及意外的新闻。例如谋杀、绑架、枪战、行劫、车祸、撞船、反走私等事件。那么,突发记者就是报道这些突发新闻。按大陆的界定叫做社会新闻。香港各报馆一般都设有突发记者组或突发记者部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全国新闻专业期刊与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2月23日至24日在浙江省诸暨市召开。来自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等单位的70余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动员和推动新闻专业期刊与新闻媒体研究所,配合与推动新闻界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交流办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工作的经验。一、对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认识取得共识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是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思想、道德、作风和素质教育的必要措施,是在新闻行业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16.
对于各种会议,很多新闻单位习惯于用与会领导的行政级别来判断它该不该报和报多长。某些行业性部门性的会议,本来只是例行的工作安排或总结之类,并无新意。但往往因为某个级别较高领导的出席。就似乎变得重要起来,不惜用很大的版面、很长的时段加以报道,结果报纸变成了“会议简报”,广播电视成了机械的“传声筒”。曾有香港同行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内地的电视或者其他的媒体,给人的感觉信息量好像不大,除了会议之外还是会议。”会议新闻过多、过滥成为新闻宣传的通病,也成了新闻改革的一大“拦路虎”。  相似文献   

17.
政坛官场中人对“汇报”一词耳熟能详。只要实事求是、不变样走形,“汇报”不失为交流信息、获取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新闻记者也听听“汇报”,同样可以获得一些重要信息。不过,有些记者爱听“汇报”,并不是为了采写新闻,而是别有所思。按我国现行的新闻体制,新闻单位被定为不同的级别。参照行政级序,新闻单位有中央新闻单位,省、地、县新闻单位之分。有些新闻记者,尤其是高“级”记者,每到一地采访,下车伊始便要见当地一、二把手,听主要领导“汇报”,不够级别的人员来“汇报”便视之为不恭。有一位“中央级”记者到某省会采访,只因市里书记、市长千呼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全国新闻专业期刊与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2月23日至25日在浙江省诸暨市召开。来自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等单位的70余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确定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大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动员和推动新闻专业期刊与新闻媒体研究所,配合与推动新闻界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交流办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工作的经验。一、对深入开展“三教”活动的认识取得共识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是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思想、道德、作风和素质教育的必要措施,是在新闻行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自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会议新闻是地市党报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践中,会议新闻往往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过多过滥。受“文山会海”影响,有时在第一版会出现四、五条会议消息。 二是冗长空洞。有些报道没有新闻价值,只是重复人们熟知的信息;有的则无中心、无重点,把会议新闻写成了会议记录。 三是报道形式千篇一律。 事实上,党委、政府召开的会  相似文献   

20.
1999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由北京广播学院和人民日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讨会”在大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心理学、社会学界的教师12人,研究所人员6人,来自新闻院系的高校教师46人,研究所人员10人,此外还有来自各个专业媒体的记者、编导,总人数远远超过了上届。与会者就传播心理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走势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