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冰嬉”或“冰戏”,是清代对冰上运动的称谓;就是现在所说的滑冰运动,包括冰上竞技、表演和游乐。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辞典·冰嬉》说:“清代冰上运动,源于满族习俗。清窦光鼐、朱筠等《日下旧闻考·宫室·西苑一》:冬月则阵陈冰嬉,习劳行赏,以简武事而修国俗云。”,已考定“冰嬉”出于清代;实际上是由乾隆钦定的。可惜在我国诸多体育史著作,包括《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都说“冰嬉”起于宋代,说在《宋史·礼志》有记载,这都是误信丁翟灏编的《通俗编》。其实查遍《宋史·礼志》并无“冰嬉”的记载,大约是把“水戏”误抄了。按历史记载,宋代的河朔一带(即今海河流域)刚有一种人拉的冰上运载器具叫“凌床”,规模甚小,当时还没有冰刀冰鞋的使用,宋代各种史料中均未查到有冰戏之记述。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滑冰活动源远流长,清代乾隆时达到了鼎盛的巅峰。由于乾隆(爱新觉罗·弘历)的大力倡导,冰嬉定为国俗大典,于是竞技制度、设施,技术训练和技术水平,一时皆为世界之先列,民间活动也在京津广泛发展,但在道光之后则渐趋衰没,其间盛衰因由颇可值我们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体育》2022,(2)
冰上项目深受许多体育迷的喜爱,也是冬奥会上的重头戏。我国冬季运动率先并不断登上国际大赛奖台的运动员不少出自此类项目。北京冬奥会大幕开启,编辑部的几位同仁,在关注这一体坛盛会的同时,也不由自主地将话题转向中国的冰上运动。  相似文献   

4.
综括前两章,各项速滑比赛时男、女运动员的心率均在180~200次/分之间,平均速度为8~10米/秒。包括跳跃、旋转在内的花样滑冰单人自由滑,运动员的心率是180~190次/分,平均速度为4~6米/秒,其总滑行距离男运动员约1500米,女运动员约1000米。冰球运动员每上场一次的时间约为二分钟(全场上场次数共约二十次),平均速度至少是7米/秒,心率是190~200次/分。统观三种滑冰比赛,运动员至少是以180次/分的高心率进行比赛的,它意味着呼吸机能亢进而摄取大量的氧。本章就各项比赛中运动员的吸氧量及做为反映运  相似文献   

5.
《新体育》2000,(8)
中国体操队在悉尼的主要对手,男子团体还是俄罗斯队。近些年来我们之间互有胜负,但在奥运会上,中国队尚未有所建树。男队要夺得奥运团体冠军需要克服很多困难,要从技术运用、人员使用、出场阵容安排等方面去好好地运筹。另  相似文献   

6.
郝勤教授成都体院新闻系主任、博导奥林匹克研究专家1985年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获硕士学位。长期主要从事体育史、奥林匹克运动、体育新闻传播学方面的科研教学。现为成都体育学院教授,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体育总局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客座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曾兼任成都日报等多家报社体育部主任、编委。历任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体育史研究室主任、体育史研究所所长。现任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传播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出版《中国养生文化》、《道教内丹》、《武术与道教》、《萨马兰奇与奥林匹克改革》等个人学术专著8部;合作专著15部。发表个人学术论文140余篇。获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奖3次。近作有:《体育新闻报道》、《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高级教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等。多次主持国家级与省部级课题。近年主持完成课题有:国家体育总局软科学课题《中国体育专业报刊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回顾》;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举国体制与体育改革对策研究》等。现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中国体育通史》执行主编。  相似文献   

7.
还有一种做法是将木版连环画一页一页剪下贴在背面,然后手工加彩出图(图10、图11贴连环画孟姜女)。这两种手工粘贴的邮资片大概是街肆小商或是用户个人所为,数量不多,所以今天所见寥寥无几。这期间,在邮资片背面加工图画最能凸现中国风情、最具中国民间艺术魅力的,要数手工彩绘的邮资片了。手绘片在清代邮资片总体数量中虽然只占极少一部分,但风格鲜明,选材生动。由于加绘时间较长,从画者众,故面貌多样。此外,彩绘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清  相似文献   

8.
国际滑联直到1921年才举行战后第一次大会,并重新组建起来,于1921年、1922年开始举办国际比赛,尽管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8年结束。有关的历史文献没有具体说明战后拖延三年的原因,但战后中欧帝国的失败与崩溃以及一些新民族的形成(由Vesailles条约引起)是欧洲处于混乱局面的原因,另外战后欧洲经济潇条也是影响体育发  相似文献   

9.
四、玉鼻烟壶玉山林天然形鼻烟壶,高7厘米,最大腹径4.5厘米。鼻烟壶为天然形,顶上有一小孔为口,中空,底为矮圈足。其上雕群峰山石,在山间有猛豹、螭虎、豺狼等,山顶有灵芝。玉材精良,质地细腻,带斑皮。其布局构思随意,浮雕山石突兀丛立,群兽出没。青白色玉间有片片褐红  相似文献   

10.
“精气”是化生宇宙万物的物质元素的统称,“精气说”反映了古人唯物主义的宇宙观。 “精气说”始于“易”,为先秦道家继承发扬。“易”对宇宙万物的生成是用“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易·系辞上》),四象变化生万物来解说的。太极是浑一未分的阴阳二气,太极内部的阴阳二气阳抱阴负、沉浮升降,  相似文献   

11.
安永一 《围棋天地》2011,(8):102-104
凄绝的力斗梁魏今·范西屏 第一谱 白1、3双飞燕以下,黑靠压的下法是定式,接下来白7长的时候,日本现代的下法是黑在12位单挡,黑8、白9先行交换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2.
珍贵的元代棋具 中国象棋在南宋时代,走完了它大普及的历程,成为民间普遍的不可缺少的娱乐工具,但是元代蒙古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压制汉族文化,按《中国象棋史》作者、棋史研究家张如安先生所述“南宋象棋蓬勃的发展势头,进入十四世纪开始受挫,中国象棋进入了相对衰落的历史时期”。 但是象棋以它惊人魅力,顽强地生存于人民大众之中,展出的棋具可以为证,图一为罕见的元代青花釉里红棋子。该棋子整体器形为扁圆柱体,棋底露胎厚重扭曲,系手工捏造而成。胎骨较厚,略显疏松,有瓦质感,但十分坚硬,呈灰白色,可视…  相似文献   

13.
那么,汉代的六博有哪几种类型呢?每种类型的博法又是如何进行的呢?从文献资料和前面所引考古资料的分析,汉代的六博,大致可有两大类型,即投箸的博和投箸的博。另外,还出现了一类博的变种——塞。关于投箸的博,主要有三种,即投二箸的博、投六箸的博和投八箸的博。但汉代普遍流行  相似文献   

14.
《新体育》2000,(7)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何况这奥运会的成绩不是念念说说就能取得的。奥运会说话就要开始了,运动员流泪流汗,教练们更不敢闲着。近日,本刊记者四处探营,跟总教练、主教练们聊了个天翻地覆。这次,我们让他们不说希望,只诉苦。  相似文献   

15.
丁哲  李昊 《收藏界》2014,(5):38-43
元代琢玉既有简约粗犷、不拘小节的特征,具蒙古人健壮豪放之气魄;又有受中亚伊斯兰纹样影响,精碾细磨、细腻繁密的风格,可谓粗放疏朗与精细密实兼备。此期宋金以来的翅羽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纹样形态趋于复杂,组织结构更加成熟,加之流行深雕重刻以及斜刀碾琢,开始大量使用细密的平行短斜线,使得元代翅羽纹亦颇有特色,大致可区分为以下五类:  相似文献   

16.
真言 《收藏》2013,(5):133-135
凡涉足古玩领域者,无人不有"古玩收藏,那水深啊!"之感叹。此说,或拒你于千里之外,或令你心生恐惧。似乎古玩收藏只能远观,不可入行。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以为不尽然。我的观点是:水深没关系,关键是水要清。水清,则可一窥见底,自然而然地将本来面目呈现于眼前。  相似文献   

17.
真言 《收藏》2013,(9):133-135
凡涉足古玩领域者,无人不有"古玩收藏,那水深啊!"之感叹。此说,或拒你于千里之外,或令你心生恐惧。似乎古玩收藏只能远观,不可入行。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以为不尽然。我的观点是:水深没关系,关键是水要清。水清,则可一窥见底,自然而然地将本来面目呈现于眼前。有时我去东南亚的太平洋小岛  相似文献   

18.
四、从费拉尔信件中了解到的大圆戳资料费拉尔致葛显礼的三封信,特别是1896年12月20日的一封长信,提供了许多关于大圆戳设计、制造的细节,主要有:1、1897年初大清国家邮局成立时准备使用正式日戳(即大圆戳)的邮局有30处,其中有京师北京、上海等通商口岸以及重要口岸,附近的吴淞、大沽和罗星塔。  相似文献   

19.
马术比赛和赛马现在,马术比赛在一些欧美国家及亚洲部分地区非常盛行,特别是遇有大型赛会及一些民俗节日,经常举行赛马活动。每逢比赛之日,各界爱好者纷纷前往,马场内外,万头攒动,上自王公贵族,下至一般市民,都热衷于这项活动(图50、51)。并且,许多国家还将这种赛马和博彩(图52)、公益(图53)内容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惯例。欧美国家、亚洲地区举办的马术比赛,主要是平地赛(图54,2004年日本中央赛马50周年邮票首日快递实  相似文献   

20.
整个蝙蝠群的性周期是同步的,因此大部分交配活动发生于数周之内(图24)。妊娠期从六七周到五六个月。许多种类的雌体妊娠后迁到一个特别的哺育栖息地点。蝙蝠通常每窝产1至4仔,用乳汁哺育。幼仔初生时无毛或少毛,常在一段时间内没有视觉和听觉。幼仔由亲体照顾5周至5个月(图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