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片面走进"动感课堂"的误区留意观摹各种研究性学习课、各级优质课竞赛,不难发现,不少课堂正在步入片面求"动"的误区:凡运用CAI,则求图文并举、声像并茂、动感无限;凡诵读,则求书声琅琅、整齐宏亮;凡讨论探究,则求"一石激起千层浪";凡合作对话,则求热烈活跃、高潮迭起。  相似文献   

2.
《周易》有云:“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这反映到语文课堂中就是要求教师正确地处理好教学中的活跃气氛与静默沉思,使之有效地结合起来,动静相宜,张弛有度。但是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语文课堂越来越向“动态课堂”倾斜。各种研究性学习课、各级优质竞赛课,都是热闹非凡、动感无限:凡用多媒体,则求图文并举、声像并茂;凡诵读,则求书声琅琅、整齐洪亮;凡讨论探究,则求“一石激起千层浪”;凡合作对话,则求热烈活跃、高潮迭起。在语文课堂一派热闹喧哗的背后,应该出现一种“冷场”,一种静默,从而真正做到新课标所要求的让学生在语文课中“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其想象力和审美力”。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教学中的误区忽视概念、定理、公式教学;课堂上一味追求情景新颖、课堂热闹,忽视对数学内容本质的学习;忽视教学中的陷阱,剥夺了学生暴露问题的机会;数学中的"巧解"掩盖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过多增加例题、习题的难度和数量;片面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忽视其他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4.
<正>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尝试,新课标指引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许多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渐渐离开了课堂。但是,还是有部分教师对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理解不深刻,甚至存在诸多误区。一、新课标下部分教师课堂存在的误区误区一:"满堂问"在新课标指导下,课堂教学刚刚挣脱出了"满堂灌"的泥潭,却又深陷于"满堂问"的状态。有的教师片面地理解提问的意义,不停地给学生提问题,学生则紧张地仓促作答,然后教师补充讲解或其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教学中的误区:忽视概念、定理、公式教学;课堂上一味追求情景新颖、课堂热闹,忽视对数学内容本质的学习;忽视教学中的陷阱,剥夺了学生暴露问题的机会;数学中的"巧解"掩盖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过多增加例题、习题的难度和数量;片面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忽视其他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6.
物理"动感"课堂模式即"五动一感",眼动、手动、脑动、心动、嘴动、有感悟。构建以"动"为主的物理"动感"课堂模式,在物理课堂中强化"互动"和"竞争"环节,让学生在动感中获取物理知识,快乐学习。物理"动感"课堂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中思维活跃,能多角度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课堂改革实施以来,我们广大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了大量的活动课,但是不难发现,不少课堂正在步入片面求"动"的误区.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课堂上开展的活动次数越多越好,环节越复杂越好.于是短短一节课中,小品表演、诗歌朗诵、分组讨论、交流,轮番上场,但是实际课堂教学效果并没有达到教师的期望值.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开展有效活动,真正促进思想品德课活动化的教学呢?思想品德活动课有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做好以下四方面是提高思想品德活动课质量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8.
一、追根溯源:走出课堂拓展延伸的误区新课改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思想品德教师开始坚持"以生为本",确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材,而是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想实际,开发和利用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然而,认真审视当前的思想品德课堂,不难发现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教学延伸拓展的内涵,把拓展当成思想品德课堂中的一个符号,导致课堂资源浪费。当前,思想品德课堂中明显存在以下几个教学拓展误区:  相似文献   

9.
"动感课堂"的打造,是实现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可以营造课堂的动感氛围;生生互动,可以给每个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思维联动,可以使思维更发散,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正基于语文本体,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言语形式的秘密,实现语文课堂的"言意兼得",已经成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一、"言意兼得"的种种误区1."言意"分离化。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把"言意"生硬地分离开——"意"的理解、感悟远离"言"的品味,"言"的学习、揣摩则脱离"意"的把握。有的课堂把"言"和"意"理解为并列的两条线,有的片面理解为第一课时应着力于内容的理解,即"意"的学习,第二课时则应着力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及言语  相似文献   

11.
<正>"对话—分享"式"动感课堂"(以下简称"动感课堂")是从长期教学实践中生长出来的教学智慧。它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学追求,一种教学理念,一种课堂形态。"对话—分享"是教与学的策略,"动感课堂"是教与学的追求。一、"对话—分享"的内涵与实施策略"动感课堂"基于儿童的天性和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理论,提出了"对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性化阅读目前存在的教学误区(一)理解的表面化1.将个性化阅读等同于个体阅读,并排斥合作学习。一些教师片面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涵义,简单地让学生自己读书,而不考虑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否开启。课堂上,他们往往在出示课题后,只说了三言两语就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阅读时教师则一言不发地在教室里巡视;学生读后教师让学生们个人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全班齐读……读之后就让学生发言,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小学音乐课中的合唱教学也越来越备受关注。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教师片面地理解了课堂合唱教学,步入了课堂合唱教学的误区。因此,本文从转变理念、更新手段、善用评价等方面,对小学课堂合唱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品德新课程的推进,活动化教学已深入人心,然而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步入了片面求"动"的误区。如何帮助教师从困惑和误区中走出来,切实提高活动化教学的实效性。是教育者应该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学史料教学主要存在着三个误区:一是教师包办太多;二是教师对史料的展示速度太快;三是教师呈现的史料太少,往往给学生造成对历史的误解或片面认识。要真正培养学生能力,最好是由学生运用史料去探究历史、解决问题。在教学上也应步步为营,充当"引导者"角色,从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开始,将课堂还给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另外,教师应多角度地选取史料,帮助学生真实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七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探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首要地位没有落实;教师不能正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课堂活动形式化倾向严重,实效性不高;在师生角色的定位上,教师引导作用的缺失与教师主宰两个误区并存;课堂学习评价片面肯定或是模糊性、随意性大。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课程不是以知识传输为目的,而是以引导学生道德与价值观成长为宗旨的课程。它的蕴涵闪耀于生活与社会的广阔时空,其中动态演进的各种现象和事件构成了鲜活生动的课程资源。思想品德课程的生命活力来自课堂资源的动态重组,通过资源的"异体"构建、"异源"构建、"异形"构建和"异质"构建,使师生的思辨力活跃于课堂。可以说,贯穿于思想品德课程的动感思维依托资源异构熠熠生辉,而动感思维的重塑则是思想品德课程本原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课堂是大学传授知识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打造"动感"课堂教学模式,调动教师、学生两个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彰显"动感"课堂教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一、中学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德育认识存在误区 社会、家长、学校、教师等与德育直接相关的因素对德育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如有的学校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成才,轻做人"的功利思想;如社会上认为"德育万能",德育效果能一蹴而就的片面认识.  相似文献   

20.
<正>阅读教学以读为主现在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共识。在当下的课堂上,处处是琅琅书声,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读书,教师也成为引领学生读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然而,在有些课堂上还存在着一些读的误区。读,要去伪存真。一、贪多求全案例再现:四年级《李时珍夜宿古寺》学生初读课文,出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