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丹砍手     
罗丹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有一次,他花了很长时间,塑了大作家巴尔札克的像。刚塑完像,巴尔札克像的双手叠合在一起,放在胸前,姿态自然生动。罗丹也感到满意。第二天,罗丹把他的学生叫来,要他们对塑像提出意见。大家看了,一致认为塑像的两只手塑得最好,最为自然,最为显眼。罗丹听着他们的评论,眉头皱,随手操起一把利斧,将塑像的双手砍掉了。学生感到不解,忙问罗丹,为什么要砍去那双手。罗丹对他们说:“因为这双手太突出了。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任何一个部分都不应该比整体更重要!”从此,这座断了手的塑像成了稀世珍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罗…  相似文献   

2.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雕过一尊大文豪巴尔扎克的塑像。巴尔扎克披着宽袖长袍站立着,双目炯炯有神地注视着前方,仿佛洞察人世间的一切。罗丹想用这“雕塑的语言”来告诉人们,巴尔扎克之所以写出千古不朽的名著———“人间喜剧”的缘由。可是他发现,人们在瞻仰塑像时,首先被叠合在胸前的一双刻划得栩栩如生的手所吸引,无暇顾及这炯炯有神的目光了。于是罗丹毫不犹豫地用斧子将那双栩栩如生的手砍了。罗丹为什么要把“手”砍掉呢?因为他想通过“双眼”来突出塑像主题,而“双手”却影响了主题的表达。作文也是如此。“手”“眼”犹如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3.
<正>法国巴黎艺术馆里,竖立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因为雕像的那双手(次要部分),太完美了,太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巴  相似文献   

4.
法国的大雕塑家罗丹为了突出法国的大作家巴尔扎克的精神风貌,整整花了7年时间雕出了巴尔扎克的塑像:一个披着睡衣、双手叠合于胸前、昂着一颗大脑袋的巨人,两眼注视着人间,像在思索,又像蔑视……雕像完成后,罗丹把学生收来一起欣赏。一个学生说:  相似文献   

5.
说到遗憾美,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断臂维纳斯。其创作者大雕塑家罗丹为我们留下的这尊塑像,以其美轮美奂的神韵,令人赞不绝口。起初,罗丹在创作这尊塑像时,两只手是完整的。当罗丹的朋友来看这尊塑像时,对这两只手赞叹不已。罗丹一听,便挥手砍去了维纳斯的双手。此举,罗丹为的是让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维纳斯的脸部。时至今日,维纳斯的美仍令世人为之倾倒,从某个角度来讲,正是遗憾铸就了其独特的美。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手     
母亲的手本应该是细腻而又光洁的,但在漫漫的岁月中却被不经意地抹上了一层沧桑。透过这片沧桑,隐隐可以看见那背后的青春正悄然黯淡,让人心中不免微微一震。虽然母亲的手过早地记载了岁月的痕迹,但每当母亲微笑着用她那双手忙乎时,手仍显得无比灵巧。最喜欢母亲打毛线时的情景,每当织好一排,母亲的手便会得意地向空中扬一扬,留下一道美丽的弧线。沿着这道弧线,我看见了一种灵巧中散发出来的美。母亲的手$上海市上海师大三附中@王佳敏  相似文献   

7.
张扬同学:这一次我们一起来讨论美究竟存在于哪里。这在美学研究中是一个很难的问题。美学研究的历史中曾经为此发生过许多次争论。有的人认为,美就是人的主观精神向客观事物的投射。他们的理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本来不一定美的人在情人的眼里却是美的,这说明客观对象不一定美,美是由主观决定的。我们把这类观点概括为“美的主观说”。而与这种观点对立的一派观点是,美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感受到的美只是对现实事物存在的美反映的结果。他们的理由是,有一些事物任何人都不会说它是美的,这说明美是有客观规定性的,并不是主观创造出来的。我…  相似文献   

8.
可敬的手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雕塑展上我看见了一双手——一双粗糙的、布满了皱纹的手,那双手紧紧地握着,向前伸展,像是在证明着什么?这是怎样的一双手,这双手包含了什么?我思索着,沉思着……傍晚,天空中的月亮若隐若现,星星眨着眼睛在画着问号,整个世界一片安宁。这份寂静又勾起了我对那双手的沉思,“这是怎样的一双手,这双手包含了什么?”我思索着,沉思着……  相似文献   

9.
为祖国塑像     
趁着春光正在明媚趁着阳光在大地镀满金黄我要为我们亲爱的祖国塑一尊永远的雕像塑她高大的身躯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塑她一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智慈的光芒塑她年轻活泼的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荡要知道,那颗心连着我们的脉搏它若静止,我们就会死亡塑她美丽,塑她端庄塑她文明,塑她健康我知道一切不文明的举止都会影响她那高大的形象蓝天里的鸽哨已经吹响鲜花在我们身边也热烈地开放我这就动手,如果力不从心请你们接替我.直至把她塑在每个人的心房为祖国塑像@金婴子  相似文献   

10.
先听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位老太婆拿一本小学生的作文簿让大作家巴尔扎克预测这位小学生的将来,巴尔扎克认真地看了一看,说:“这个孩子将来不会有多大出息,单凭字迹上来看,他的反应非常迟钝。”然而,当老太婆告诉巴尔扎克这就是他本人小学五年级时的作业本时,这位伟大的作家羞愧地低下了头。巴尔扎克犯了一个大错误!他错误就错在单凭一个小孩写作文的字迹和当时的作文水平来对孩子的前途妄加推断。我们知道,世上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更何况是一位正上小学的学生呢?小学生(包括中学生)年龄尚小,正处在发育、成长时期,…  相似文献   

11.
先听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位老太婆拿一本小学生的作文簿让大作家巴尔扎克预测这位小学生的将来,巴尔扎克认真地看了一看,说“:这个孩子将来不会有多大出息,单凭字迹上来看,他的反应非常迟钝。”然而,当老太婆告诉巴尔扎克这就是他本人小学五年级时的作业本时,这位伟大的作家羞愧地低下了头。巴尔扎克犯了一个大错误!他错就错在单凭一个小孩写作文的字迹和当时的作文水平来对孩子的前途妄加推断。我们知道,世上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更何况是一位正在上小学的学生呢?小学生年龄尚小,正处在发育、成长时期,也许他目前思…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指出:广义的诗,"适合美的一切类型,贯穿到一切类型里去,因为诗所有的因素是创造的想象,而创造的想象对于每一种美的创造都是必要的,不管那美属于哪一类型".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无疑是这种广义的诗,因为,它是巴尔扎克从他那最富诗意的心胸中掏出的一个创造.在这部巨著中,巴尔扎克塑造了一大批"恶魔"似的人物,但这些人物并不因其恶而让人望而生畏,相反倒叫人觉得他们"丑得精美"如诗似画"——恶的诗化,即生活丑在艺术中转化为诗意的美.因此我们可以说:巴尔扎克不仅是位颇具观察力的小说家,而且还是位极富想象力的诗人;《人间喜剧》不仅是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的"图画",而且也是巴尔扎克艺术审美的结晶.  相似文献   

13.
在教授《金黄的大斗笠》时,我从美学角度入手,把学生带入文章创造的美的氛围之中,得到了美的熏染、美的享受。我觉得这样远比从文章的篇章结构、思想内容切入强得多,真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大自然的伟大体现———自·然·美·文章一开头描绘了夏天的变化,为...  相似文献   

14.
写作文要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要避免节外生枝的内容哦!罗丹是法国杰出的雕塑家。他为大作家巴尔扎克塑了一尊雕像,叫了三个学生来一道欣赏。学生们一走进创作室,立刻不约而同地惊叫道:"太美了!老师,我们从来没见过如此美妙绝伦的手。"谁知道罗丹听了学生的赞叹,不但不高兴,反而抄起一把斧头,砍掉那雕像的双手。学生们感到不理解。罗丹解释说:"我原来想通  相似文献   

15.
我那时大约二十五岁,在巴黎研究写作。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有一晚,在比利时名作家魏尔哈仑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慨叹着雕塑美术的衰落。我年轻而好饶舌,强烈地反对他的意见。“就在这城里,”我说,“不是住着一个与米开朗基罗媲美的雕刻家吗?罗丹的《沉思者》、《巴尔扎克》,不是同他用以雕塑他们的大理石一样永垂不朽吗?”当我倾吐完了的时候,魏尔哈仑高兴地…  相似文献   

16.
<正>《紫藤萝瀑布》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语言精美、富有哲理的散文。品读这篇文章时,我们仿佛在进行一次美的旅行。一路上我们陶醉于那如画的紫藤萝,欣赏着语言之美;一路上看着那流动的瀑布,欣赏着生命之美;一路上体会着作者情绪的变化,欣赏着结构之美。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比较、联系生活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去发现美,分析美,感受美。一、通过朗读,品析语言之美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主要构件,是散文美的重  相似文献   

17.
先请同学们看这样一个故事:罗丹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一次,他应法国作家协会的邀请,为著名作家巴尔扎克雕刻塑像。巴尔扎克的文学成就举世闻名,但他长得又矮又胖,怎样才能为他塑造出美好的形象呢?为此,罗丹伤透了脑筋。经过反复琢磨,罗丹决定着力表现这位大作家的精神美,雕塑出一位光明磊落、充满了智慧的人物形象。他前后花了七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18.
高中学生还不是发明家,但不一定未来不是。从学生到发明家有个过程,在高中阶段对学生适时地进行创造美的意识培养,应是这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数学的产生源于美,数学的发展趋于美,因此培养学生对数学美进行鉴赏、发现的能力以及创造美的意识成了我们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人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时时处处、不懈努力地为学生展示数学中的美,鼓励学生大胆发现数学中的美,最终形成创造数学美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手     
父亲在我的记忆中,很老,尤其是他的那双手——一双典型的老人的手。在父亲去世多年以后,这双手给我的印象更加深刻。 父亲的那双手丑陋而灵巧。听母亲讲:父亲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年轻时他的手却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那双手也曾写过字,打过算盘。我还记得父亲打得一手好算盘,当他用指头把算盘珠拨得噼噼啪啪响的时候,你简直想不到是他那看似笨拙的手所为。父亲还写得一笔好字,当时算得上是村里的“秀才”,因此他从土改开始就  相似文献   

20.
审美化——当代教育的新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人类的审美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拓展着自己的地盘,也必然发生在作为人类基本实践活动之一的教育领域。马克思在分析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时,曾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笔者认为,教育作为人类的自我建造活动,更应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如果说美的因素在教育中暂时还比在艺术中所发挥的作用要小的话,其原因决不在于教育。这正如苏联美学家叶果洛夫所说的:“在人的任何活动中……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审美价值。问题的实质并不在于,美在有些地方表现得多些,有些地方表现得少些,而是在于怎样为最充分地表现美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