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磷是生命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是植物所生存务必须要的大量元素,土壤磷素的供给和流失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土壤磷素的来源和形态。采用适宜的土壤磷素的分级研究方法,对土壤磷素盈亏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价。概括了国内外磷循环与转化的研究成果,分析磷素循环的特征。了解磷素通过作物的类型、土壤性质、磷肥种类、用量及施用方式等在土壤中的积累。磷肥的过量施用导致磷素水平的提高,也加大了其流失的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应对磷素流失采取管理、立法等措施进行保护。最后对土壤磷素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植物除了需要水分、二氧化碳和日光之外,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其他的养分,其中以氮、磷、钾为最需要。但是土壤中氮、磷、钾很不够,为了给土壤补充氮、磷、钾,所以我们需要制造和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现在我们着重地介绍一下磷肥。磷是植物细胞中核蛋白的主要成分,它对于植物发芽、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磷能够刺激植物早开花、结实,生长茁壮,提高农作物的收获量;并且有助于豆科  相似文献   

3.
近日 ,陕西省磷肥应用战略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所召开 ,全省 5 0余位土壤肥料专家、学者及市县土肥站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与会人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 ,就全省土壤磷素现状、科学施磷技术、磷肥应用战略研究等作了学术报告 ,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建议在全省全面开展肥料施用调查 ,弄清土壤养分家底 ,分区实施“减量、隔年施磷”技术 ,减少农业生产成本 ,提高农民实际经济收益 ,节约磷肥资料、改善生态环境。今年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仑院士、郝明德研究员关于在陕西省关中、渭北地区推行“实施减量、隔年施磷…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技术的中国农田磷素养分收支平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农田养分收支平衡模型、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结合GIS技术,从国家、省域、县域3个层面研究了我国农田磷素的平衡特征,并利用GIS技术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空间表达与分析。主要结论:①我国农田磷素(P)投入总量为610×104t,支出总量为328×104t,农田磷素(P)盈余282×104t,平均单位耕地盈余0.029t/hm2。从大区域来看,我国农田磷素盈余趋势为从我国东部地区农田向西部地区农田逐渐减少;②农田磷素亏缺的县域单元数占全部县域单元数的12.81%,其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11%。也就是说,虽然在全国层面上磷素赢余量很大,但是并不代表每个县域单元农田磷素都是盈余的,在进行肥料资源宏观配置时必须考虑这些问题;③在全国层面上,磷肥、有机磷肥、其它来源的磷肥占农田磷养分总投入的比例分别为77.11%、22.23%、0.66%,农田磷素养分的投入以磷肥为主,在全国层面上,由人畜禽粪尿提供的磷素占全部有机磷肥投入的比重为85.25%;④全国农田磷素生物产出为294×104t,占农田磷素总支出的比重为89.90%,农田磷素生物产出是农田磷素支出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長需要各种养料。其中二氧化碳可以大量从空气和土壤中取得;水可以从天然雨水或人工灌溉的水取得;鈣、鎂、鉄、硫、矽、鋁、鈉等也普遍存在于土壤里。唯有氮、磷、鉀,一般的土壤中含量比較少,而植物又需要比較多;因此,必須以合有氮、磷、鉀的化合物,作为肥料加入土壤中,以保証植物的营养。肥料如果按照成份分类,可以分为氮肥(如硫酸銨、硝酸銨和其他含氮鹽类)、磷肥(如过磷酸鈣、重过磷酸鈣等)、鉀肥(如氯化鉀、硫酸鉀等)三类。但是如果按照生產方法來区分,却可以分为自給肥料(如人畜糞尿、堆肥、綠肥、草木灰、海藻灰、魚滓等)和化学肥料(就是經过化学方法加工制得的,如硫酸銨、过磷酸鈣、硫酸鉀等)兩类。施用氮肥,可以增加植物的蛋白質含量,促進它的生長,尤其是促進它的莖和叶的生長。磷肥能  相似文献   

6.
土壤缺钾和钾肥应用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作物产量和氮、磷肥用量的不断提高,作物从土壤中移走的钾量逐。渐增加,而以有机肥、秸杆还田和施用含钾化肥等形式归还土壤的量不能补足作物从土壤中的移走量,土壤钾素逐渐亏缺,在我国北方缺钾已成为限制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施用钾肥已成为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提高农民收益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试验,以两种基因型水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低镉浓度污染下,适当提高土壤磷肥浓度含量水稻产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两种供磷水平下,水稻的产量存在较大的基因型差异,优质品种在镉耐受性是优于高产品种。低镉污染对水稻产量影响有限,提高磷肥浓度能够改善低镉污染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土壤有效磷通常指可资植物吸收的土壤磷部分。它的来源和形态至今尚无定论。我们采用浙江省分布较广,其肴代表性的4种土壤即青紫泥、泥质田、黄筋泥和黄筋泥田进行黑麦盆栽试验,结合室内分析,研究了一定供磷强度下植物吸收磷和解吸磷的关系,以期探讨土壤中植物有效磷的来源及其形态。盆栽试验的磷肥用量根据4种土壤吸附等温线计算,分别相应于平衡溶液中磷浓度(供磷强度)为0,0.1,0.2,0.3,0.4,0.5 ppm P时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9.
浅析硅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二位,是水稻良性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硅主要以单硅酸分子形式被植物吸收,可增强水稻种质的稳定性,能改善植株受光态势,提高光合作用,形成硅化细胞,增强茎秆硬度,从而提高抗病防虫能力。硅肥所含的二氧化硅和钙镁离子可与土壤中的钠离子发生置换反应,减少有害成分在植物体内沉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甚至会经常出现污染物泄漏,造成大面积污染事件发生。近日,美国科学家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中指出,改变树或草木等植物的基因后,这些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或降解土壤、地下水或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实现一种绿色环境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磷肥     
磷肥,是以磷礦礦石和硫酸爲主要原料的化學肥料。磷和氮、鉀一樣,是植物生長最重要的三要素之一,磷在各種營養元素中居於特殊的地位。它是稻榖、棉花、果樹等農作物的重要肥料。它的作用是促進幼根生長和植物開花結果,對於某些植物,有增強抵抗病蟲侵襲的能力。在紅土、黄土和蘇北鹽土裏,肯定是缺少磷肥的,假使能合理的根據土質成份使用磷肥,就可以使稻榖長得更加充實饱满,使棉花長的棉桃大、棉绒長,使菓實長得又大又甜又美麗。  相似文献   

12.
土壤酶是"植物-土壤酶-土壤养分"系统的联系纽带,是土壤养分变化的重要参与者,了解入侵植物对土壤酶的影响,对研究外来种的入侵机制及管理外来种和修复入侵地的生态系统有着深远的意义.文章从土壤酶活性入手,对比研究外来入侵种飞机草、紫茎泽兰和土著种泽兰、佩兰在生长盛期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飞机草和紫茎泽兰能显著甚至极显著提高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使其始终维持较高水平,其中蔗糖酶分别为16.19mg/g/d、15.29mg/g/d,脲酶分别为3.21mg/g/d、3.20mg/g/d,飞机草还能显著提高淀粉酶酶活,这促进了土壤中碳氮素的分解和转化,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有利于其生长、扩张和入侵.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1,(11)
在工业化迅猛发展的现代,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已经对环境和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现有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可用于修复受金属污染的土壤,其中生物修复中的植物修复被认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提取富集转化等一系列的做用降低环境中该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作用。这是一项相对较新的技术,被认为是具有成本效益、效率高、新颖、环保和太阳能驱动的技术,公众接受度高。植物修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例如化学辅助植物提取和微生物辅助植物修复技术也可大规模用于净化受污染的土壤,在基因工程领域还需进一步研究以提高转基因植物的修复能力,并对植物修复技术的机制和有效性加以研究,帮助促进该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路铨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273-273,139
我国好多地区土壤缺磷,施用磷肥增产效果显著,磷肥合理施用与土壤有效磷含量水平、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水分状况;与作物本身特性;与轮作换茬等栽培措施;与氮肥及其他肥料的配合施用以及正确的磷肥施用技术等关系密切,生产中应该结合上述条件合理施用。  相似文献   

15.
嘉兴地区水稻土磷素状况与环境效应评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志剑  王光火 《科技通报》1999,15(5):377-381
对我国高产水稻区嘉兴地区典型水稻土进行了磷素状况测定及环境效应评估。结果表明,流行的磷肥管理实践已造成水稻土磷素的积累;发现水稻土的树脂磷指标可以反映出与水体环境相关的土壤生物性有效磷水平。此外,还就高磷水稻土磷素潜在迁移流失的可能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水稻土磷素流失机制及影响因子进行深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肥料是粮食优质丰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资料表明,在提高单产的手段中,化肥对增产所起的作用占40%~60%。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化肥利用率平均为50%~60%,其中氮素为50%~70%,然而我国氮肥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10%~25%,损失率高达45%以上。磷肥施入土壤后80%以上被土壤固定,每年通过淋溶、挥发等途径损失的化学氮素价值约合350~600亿人民币。此外,在农村面源污染中,化肥污染占30%~45%,全国每年约1300万吨氮进入大气和水体。因此,研发新型高效稳定肥料新技术、新产品,对于推动和支撑我国肥料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电镀行业是产生重金属污染的主要行业之一。土壤重金属污染尤其是镍污染是国内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在对某电镀企业厂区土壤监测结果分析评述的基础上,通过探讨比较分析生物修复方法中的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等各方法利弊。推荐采用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对该区域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治理。  相似文献   

18.
西藏玛咖种植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种植玛咖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对西藏拉萨园区种植玛咖的土壤和未种植玛咖的土壤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种植玛咖后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全磷和有机质含量比种植前增加;土壤中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及pH值比种植前降低。可见西藏玛咖种植过程中,磷素和钾素供应略显不足,氮肥未充分利用而在土壤中富集。  相似文献   

19.
一、缓释肥料缓释肥料是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开发的新型肥料,它的特点是一次底施就可以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的需肥,使用它不仅可以省工,而且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氮肥的径流、淋失和挥发,减少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和钾肥的径流和淋失,因而可以节约肥料的施用量。另外,缓释肥料在作物  相似文献   

20.
电动力学结合植物修复法是通过施加电场来提高土壤中金属离子和营养物质的活性,从而促进修复植物对金属污染物的吸收和富集以及对营养成分的利用,并达到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的目的。根据目前电动力学结合植物修复的研究成果,直流电场可以改变土壤中金属元素的迁移和分布,交流电场可以在不影响土壤性质的情况下促进植物的生物能。虽然直流电场可以造成对阳极的酸化,影响植物的生长环境,但是通过定期改变正负电极的方向可以有效的降低土壤两极之间的pH改变。因此,电动力学修复与植物修复的组合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