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虞均杰 《海外英语》2013,(5X):71-72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英语课堂应当渗透文化教学已成为普遍共识。我国学生缺乏对西方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大学英语中的材料大多来自西方国家,因此,对于受中国文化熏陶成长起来的中国学生来讲,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以及风土人情就显得十分重要。老师在课文教学中,除讲授语言知识外,还应该不失时机地把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穿插于课文讲解之中。这样,学生不仅扩大了知识面,而且激发了兴趣,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西方高等教育的企业化进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1980年代以来,西方英美等国大学受市场化取向的公共部门改革影响,随着国家对大学公共财政资助的削减,国家在大学发展中角色弱化,市场运作机制在大学中逐步确立;大学内各种知识活动如教育与研究逐步商品化;反映到大学组织特性上,则是大学日益带有企业的特征。大学开始像企业一样,竞争求生存、回应市场调整自身“产品”质量,打造形象、借鉴企业的管理模式,考虑成本效益,追求卓越。这是19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进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和深入,特别是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在大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生里开展,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应该学会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逐步完善自身理论体系,为实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奠定牢固根基.  相似文献   

4.
大学治理结构变迁有强制性和诱致性两种方式。中西方大学在这两种方式之间做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主要采取诱致性方式;而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我国,主要采取强制性变迁方式。与西方国家的大学治理结构及其变迁方式相比,强制性大学治理结构变迁方式使得我国的大学治理结构缺乏稳定性,得不到大学微观主体的认同。随着高校及其管理者获利动机加强、资本所有者预期的改变以及外部资本的介入,我国未来大学治理结构变迁方式将从强制性向诱致性转变。  相似文献   

5.
大学治理结构变迁有强制性和诱致性两种方式。中西方大学在这两种方式之间做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主要采取诱致性方式;而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我国,主要采取强制性变迁方式。与西方国家的大学治理结构及其变迁方式相比,强制性大学治理结构变迁方式使得我国的大学治理结构缺乏稳定性,得不到大学微观主体的认同。随着高校及其管理者获利动机加强、资本所有者预期的改变以及外部资本的介入,我国未来大学治理结构变迁方式将从强制性向诱致性转变。  相似文献   

6.
赵蓓蓓 《海外英语》2013,(9X):82-83
随着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迅速加强,全球化的进程日益激烈,很多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经济依赖逐步明显,要求我国现代的青少年对英语的学习更加实用,另外,有利因素是国外尤其是以英语为母语的教师来到我国,在旅游参观的同时,执教我国大学英语的学习,这对大学英语的教育带来很多有利的因素,特别是带来了学习英语的根基—西方英语语系的文化基础。出现了大学英语课堂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模式。在教学的同时,中外文化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相互交流相互渗透。该文通过介绍大学英语课堂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现状、应用和实践,分析大学英语课堂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带来的文化渗透,以及怎样更好的发挥这种文化渗透现象。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受到世界石油危机的打击。为了减轻财政负担,各国政府逐步降低对大学的财政投入,这给大学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困难。20世纪80年代,知识经济的到来提升了知识的地位和作用,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大学作为知识的来源也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不可避免地与国家、政府、企业发生联系。  相似文献   

8.
以法国巴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为代表的西方大学体系,历来就是以培养出色的精英人才而誉满全球,这些世界名校之所以能够引领世界大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前沿,是和它的精英教育模式紧密相连的。随着精英教育模式的形成和发展,精英教育的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传统的精英教育为国家培养官僚学术人才的功能相比,在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的功能更多地关注了经济因素和社会的良性发展,西方的发展模式也证明了精英教育是西方大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西方一流大学在其传统的人才培养与教学研究职能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一些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大学率先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技术转移,加速其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催生新的产业,以促进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创业型大学的崛起使得大学建立起与政府、企业三元一体的创新战略模式。在当前我国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的背景下,学习和借鉴西方创业型大学建设的经验,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西方大学改革二百年历程中获得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810年德国创办柏林大学始,西方大学已经走过了近两百年的历程。两百年来,改革贯穿于西方大学发展的始终,经过一系列改革,西方大学逐渐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西方大学在两百年改革历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为其他致力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力源。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我国整体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各种高等教育机构都亟须转型。以大学为基本概念,探讨什么是大学转型发展和西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经验,以及我国大学转型发展的特殊性。认为:西方国家的大学在千年历史中经历了多次转型,其发展“型态”逐步稳定;我国大学在百年历史中也经历了多次转型,但并没有形成稳定的本土化“型态”,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大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大学转型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教育观念转变、制度转型、组织转型、学科转型、专业转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等。我国大学转型发展有自己的特殊性,不仅要摆脱以往的路径依赖,更要从制度尤其是文化层面深入探讨转型的中国模式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大力提倡大学生创业的今天,创业教育也在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的创业教育起步晚于西方高校,本文以在美国密苏里大学亨利布劳克商学院的学习体验为例,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向西方高校经验可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动开展了诸多的相关研究.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看,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动具有重要意义.西方国家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动的研究可以为思考和探索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流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借鉴一些西方国家的大学教育体系,建立起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体系。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写道:“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1]在从西方留学归来、创立现代中国大学体系的先贤们眼里,西洋大学制度不仅是同源的,而且具有通例。蔡元培长校北大时,制定的办学方针是:“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西方的大学有哪些通例?有哪些差异?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从今日西方大学的作法看,差异之处似乎比相同的地方更多。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被认为是大学建立以来自始至终恪守的圭臬,但在不同西方国家,这两项基本学术制度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制度,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各自国家社会形态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治理特征。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w)指出,美国大学董事会与欧洲大学行会制度之间是不同的,这是美国大学有别于欧洲大学的特征之一。[2]伯顿?克拉克(Burton Clark)在《高等教育系统》(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cademic Organiza-tions in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 )一书中,对于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做了一般性的分类,这就是他提出的由国家、市场、学术寡头三股协调力量组成的“三角形模型”,即美国以市场为特征、英国和意大利以学者寡头为特征、欧洲大陆一些国家以科层制为特征。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西方国家交流的不断深入,中西方文化差异也越来越明显,有些语言文化上的不同也给中西方交流带来了一些的阻碍。为了减少这些阻碍,我们应该积极地去学习与理解它们。  相似文献   

16.
把大学作为学术组织来建设和管理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一)现代大学制度包括两个基本层面:国家层面的关于大学的制度安排,涉及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与大学的关系等;大学自身层面的内部制度设计,主要表现为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应该说,从大学诞生之日起,就有相应的大学制度。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我们称之为“现代”大学制度,以区别于在此之前的大学制度。随着大学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现代大学制度也在变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校行政化已经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高校行政化所带来的诸多弊端,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和长足发展。借鉴西方国家高校管理体制的特点,我国应从提升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促进大学间的良性竞争、增强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注重大学民主化管理和促进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有机统一等五个方面,促进我国高校的去行政化。  相似文献   

18.
私立大学在西方源远流长。早期的西方大学大都是私立大学,多由行业组织转变而来,具有独立办学的传统。直至文艺复兴以前,西方国家极少干预高等教育事务。后来,出于政治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政府对高等教育实施干预,举办了大量公立大学,但私立大学的传统在西方社会从未中断过,成为其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柱。研究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与成功做法,对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具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是学生接触西方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促进学生忧患意识,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高校教师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阐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与国家意识的内涵与特征,从教师、教材、课堂三个方面,探讨基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培养学生国家意识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0.
陈晓晨 《教育》2012,(20):64
众所周知,西方的大学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大学教育作为西方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深深植根于西方现代文明发展史的各个阶段。在中世纪晚期,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和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农业缓步上升,手工业和商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就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东西方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