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鲁迅,沈从文都是为中兴民族而注目于传统文化的渊薮-地方民族的民风乡俗,一个批判民族文化的劣根性,一个却在寻民族文化的根,赞美自然的人性传统美德;一个为乡土小说奠基,一个使乡土小说分流,都超逸出了乡土小说的普遍特征。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小说具有十分浓郁的民俗色彩,他在乡土小说中着力描述浙东的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的社会民俗现象,他的乡土小说具有浓郁的民俗色彩和乡土气息。无论是小说中的人物的起名、人物的服饰打扮,还是小说申描写的婚葬习俗、节日庆典礼仪等都具有浓郁的乡土和民俗气息。  相似文献   

3.
沈从以故乡湘西风土人情和社会历史人生为题材的作品,执着追寻和自己与民族的精神家园,虔诚探索和挖掘健康生命形式,重视展现和批判湘西乡风民俗,具有丰富的深厚的化意蕴。  相似文献   

4.
王鲁彦乡土小说包含着多重的美学意蕴,作者倾其真情悲叹小人物的命运,在对故乡意象的审美创造和乡土民俗的描绘中,寄寓着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审美理想,并且真切地表达对正直、质朴的人格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以鲁迅的乡土小说为代表的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乡土文学,体现了作家们觉醒后对封建传统文化的背离和反叛,贯穿着"失乐园"的忧伤与痛苦和"复乐园"的甜蜜与希望,蕴含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6.
鲁迅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不可企及的典范之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作品中所显现的那种强烈的"乡土情结",而这种情结又源于作者对故乡、对中国农民深深的爱。鲁迅的乡土小说是对中国农民深厚情感的真挚流露,我们称鲁迅这种情感的流露为"农民情结"。从其小说农民形象的画廊中可以看到有以精神胜利法著名的阿Q,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背负生活重担、满怀忧郁的闰土等,从他们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时代农民生活的情景,同时也不难发现鲁迅对造成他们灵魂灾难的社会根源的深层次的探求。  相似文献   

7.
鲁迅乡土小说的民间文化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乡土小说的民间文化情结不仅体现在他对国民性批判的视角与指向上,同时也体现在他对民间文化中的民主性、原发性因素的挖掘与发扬上.批判与眷恋、决裂与回归等复杂情绪都从他对农民形象的深度刻画、对乡村纯朴人伦关系的诗意描绘与对童年的深情回忆之中表露出来.  相似文献   

8.
彭瑞高的创作轨迹看,清晰地记录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理想和感受,也体现了作者逐渐圆熟的创作手法,这或许可以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来概括。  相似文献   

9.
概览五四后的乡土小说,民俗描写大量出现,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民俗描写蕴含着独特多样的丰富内涵,它是作品表现主题思想、彰显民族特色、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这种文学现象既是时代呼唤的产物,也是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王鲁彦乡土小说的民俗事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鲁彦的乡土小说表现了浓郁的浙东民俗特色,从人物的心理、饮食服饰、驱灾抗旱都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浙东风情,因而受到茅盾和鲁迅的关注。本文试图就王鲁彦乡土小说的民俗事象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现代小说美学发端于"五四"时代,就其审美特征来看有四个方面:典型的性格,人物内心刻画的深度与广度,叙事写情方面的变化,叙事的角度.情节与心理的结合,要求小说的情节逻辑发展和人物性格发展取得一致,小说家应是社会心理学家,小说描写焦点从故事转向人物,从动作转向心理.  相似文献   

12.
在鲁迅反映妇女问题的小说中,主要塑造了单四嫂、祥林嫂、子君和爱姑等四个妇女典型。这几个形象既是独立的,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本文拟通过分析这四个妇女形象,揭示旧中国劳动妇女从麻木到觉醒到反抗的斗争历程,并从中了解鲁迅先生对旧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进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揭示我国传统小说脍炙人口,走俏文化市场的一个原因——佛道文化孕育了我国传统小说的人物崇高美、情节圆融美、环境奇幻美,也同时造就了以佛道混合的文化积淀为基础的艺术欣赏心理。  相似文献   

14.
杨立元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2):63-67,89
新乡村小说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现阶段的农村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的复杂矛盾和行为走势,突出表现了农民在社会转型期走向自我觉醒、自我选择地确立自主人格和独立意识的心路历程,逐渐形成了冷峻沉郁、质朴生动的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张炜精心设计自己小说世界里的意象,在山水田园等自然景物上投射巨大热情,使情、理、景达到了和谐的统一.通过营造山水田园意象,他不仅找到了激情喷发与道德言说的艺术支点,从而搭建起他理想与道德的精神大厦,实现了"文学是人的写作"的主张,同时,也使其小说呈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田园诗的抒情特色.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文艺民俗美学的视角,对鲁迅小说之民俗美予以探析.鲁迅小说从民俗视角设置和推进小说的情节,表现出民俗视角的叙事美;鲁迅小说着力表现社会下层人物的生活和命运,并始终把人物置于其赖于生存的民俗环境,通过对民俗生活及文化心理的描写,捕捉人物性格和行为的动因,真实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灵魂;鲁迅小说还特别重视并善于把握民俗事象的意蕴,从而使作品具有厚重而深邃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鲁迅小说的景物描写主要采用的是白描写法。以描写明月和白雪等景物为主,其目的是为了抒情,为了写人;其作用是为了突出主题,深化人物性格;其特色是以少胜多,蓄意无尽。  相似文献   

18.
孙犁把自己的创作定位为对真善美的书写,而他用力甚多的对根据地的革命及战争的描写也就成为“美的极致”。观诸革命带给华北农村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不难理解知识分子从启蒙走向亲近革命的心路历程。而在“告别革命”的时代语境下,重读孙犁的小说则为理解革命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9.
鲁迅小说的对比艺术孕育于时代的矛盾、个人的经历,是他独特思维方式的外化。它突出表现在主题的提炼、人物的塑造、作品的结构等方面。对比形成鲁迅小说凝炼含蓄、悲喜交融的风格及其作品的系统性与互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