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彭鹏 《文教资料》2008,(17):172-174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在三个维度上存在差异:男女两性在情绪耗竭上存在差异,男性略高于女性;青年教师结婚与否在去人性化上存在差异,未婚的略高于已婚;具体授课内容在去人性化上存在差异,授公共课略高于专业课和公共加专业课;从学历上看,在去人性化上存在差异,本科的略高于硕士;教师授课量在情绪耗竭存在差异,课时越少相对严重;而青年教师的收入在低成就感职业倦怠总状况上存在差异,收入低的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2.
邹群  田铁杰 《教育科学》2012,28(1):71-74
目的本研究试图了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的现状,探索改善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与减轻职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方法采用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程度调查问卷对80名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约有50%的辅导员有着不同程度的倦怠表现,已婚辅导员比未婚辅导员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χ2(1,80)=10.208,p<0.001),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职业倦怠的人数比例有上升趋势(χ2(1,80)=3.810,p>0.05),不同学历的辅导员,其职业倦怠情况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情况不容忽视,必须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以河北省幼儿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河北省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河北省99%的幼儿教师有明显的职业倦怠表现,教师的教龄、学历、婚否及有无孩子对其职业倦怠影响明显,其中工作时间少于5年的幼儿教师的总体倦怠程度比其他教龄段教师的总体工作倦怠程度更低;中专或高中学历的幼儿教师,相比较大专和本科学历的教师,表现出更大的工作倦怠;已婚和有孩子的幼儿教师,相对于未婚和无孩子的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更严重的倦怠感。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倦怠的关系,采用教师工作满意度问卷和教师工作倦怠问卷,对253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主要发现:(1)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水平较高,工作倦怠水平较低;(2)工作满意度:性别、学历差异不显著;已婚显著高于未婚;私立幼儿园的外部满意度显著高于公立;教龄4-6年和10年以上的幼儿教师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教龄1-3年的幼儿教师;工作倦怠:园所性质不显著;男性的工作倦怠总分和疏离维度显著高于女性;未婚的工作倦怠总分和无效感维度显著高于已婚;学历本科、大专的无效感和工作倦怠总分显著高于学历中专或高中;教龄10年以上的无效感显著低于教龄1-3年;(3)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工作满意度对工作倦怠有显著负向预测。  相似文献   

5.
采用Maslach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和自编辅导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问卷对283名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同时,以162名高校专任教师为对照组考察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结果发现:1)与专任教师相比,辅导员的情绪衰竭得分高,非人性化、成就感低维度上的得分低;2)工作年限为1~3年的辅导员在职业倦怠三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10年以上辅导员;未婚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显著高于已婚辅导员;3)4个影响因素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工作负荷与压力、领导支持与认可对情绪衰竭有正向预测作用,领导支持与认可对成就感低、学生表现对非人性化有正向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法,对西部农村的447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探讨他们的职业倦怠问题。研究发现:尽管总体上西部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并不严重,但有少数教师在职业倦怠的一个或多个维度上出现较严重的症状。比较而言,男教师的倦怠程度显著高于女教师;未婚教师显著高于已婚教师;工龄短的教师显著高于工龄长的教师。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编《教师调查问卷》对高校266名在职教师进行幸福感、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幸福感的现状高于全国常模;教师工作压力存在性别、文理科、职称及年龄差异,低学历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明显;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与职业倦怠、职业压力之间均呈负相关,而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编的高校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和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对北京大学等十所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受到职业压力的影响显著,且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各个维度主要受到职业压力中的教学工作直接压力、自我提升压力、职业环境负面评价的压力、信息快速更替的压力影响,而人际关系与机会竞争的压力以及管理机制的压力对职业倦怠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甘肃省20个样本县、3000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差异。调查结果表明:(1)甘肃省大多数教师的职业压力是适度的,但仍有将近1/3的教师具有重度职业压力;(2)男教师的职业压力显著高于女教师,已婚教师的职业压力非常显著地高于未婚教师;(3)教师的学历层次越高,其职业压力也越大;(4)新教师的职业压力较小,中年教师的职业压力在各教龄段教师中是最大的;(5)教师的职业动机会对其职业压力产生影响,内部动机水平越高,职业压力越小;外部动机水平越高,职业压力越大。  相似文献   

10.
主要对社会地位相对弱势的农民工工作压力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农民工承受着中等以上强度的工作压力;其工作压力之间不存在性别差异;36岁以上组农民在工作家庭冲突、工作超载、难度超载等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某些组别;未婚组农民工在工作家庭冲突及组织氛围两个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已婚组农民工;工作年限也是影响农民工工作压力大小的因素之一。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中常状态,但躯体化阳性反应率为15.91%,较严重者占2.27%;抑郁阳性反应率为19.09%,较严重者占4.09%;焦虑阳性反应率为17.73%,较严重者为3.64%。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民工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并着重从远程教育的角度提出缓解农民工工作压力,维护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我国中小学教师所承受的职业压力与日俱增,如果这些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就会导致职业倦怠的发生。职业倦怠也称为“工作倦怠”、职业枯竭”,是一种因个体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应对挫折而产生的身心疲惫的心理状态。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长时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2003年南京师大的刘晓明等对长春市199名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表明,中小学教师中已经产生了职业倦怠问题,虽然问题不严重,但已具有相当的普遍性;2004年9月《法制晚报》与新浪教育频道联手推出“老师,您累吗?”的在线调查…  相似文献   

12.
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与职业枯竭感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辅导员工作压力与职业枯竭感之间的关系。方法:以长江大学94名辅导员为调查对象,采用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和马斯兰枯竭量表通用卷(MBI—G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工作压力方面,工作时间在0-4年的辅导员对教学保障的担心显著高于工作时间在12年以上的辅导员(t=2.088,df=64,sig.=0.41〈0.05);未婚的辅导员对教学保障的担心显著高于已婚的辅导员(t=2.320,df=86,sig.=0.023〈0.05);无子女的辅导员对教学保障的担心显著高于有子女的辅导员(t=-2.260,df=86,sig.=0.026〈0.05)。在职业枯竭感方面,学历为硕士的辅导员的低成就感显著高于学历为本科的辅导员(t=一3.417,df=86,sig.=0.001〈0.05)。工作压力的各因素与职业枯竭感各因素间的相关系数教多达到显著性水平。经线形回归表明,教学保障因素和工作乐趣因素对辅导员的职业枯竭有预测作用。结论: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对其职业枯竭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特别是教师的情绪衰竭问题非常突出;教龄10-20年是职业倦怠最为严重的阶段;男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明显高于女教师.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是由面临的职业压力造成的,帮助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使用"职业决策困难量表(CDDQ)"对370名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决策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中等以上强度的职业决策困难,"存在错误观念"因子的情况更为严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犹豫不决"因子均分显著高于男性;不同年龄段的新生代农民工在量表总分、"不清楚决策步骤"、"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内在冲突"、"外在冲突"等四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未婚的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认识不足"因子的均分明显高于已婚的新生代农民工;不同工作年限的新生代农民工在"不清楚决策步骤"与"对自己的认识不足"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玛勒诗的教师测量量表修订本为研究工具,对安徽省12所高校的167名体育教师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安徽省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属于中等强度;女性教师群体的情绪衰竭水平和去人性化两个维度上显著高于男性教师;就教龄而言,5~10年教龄的教师个人成就感最强;职称高低在职业倦怠的去人性化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情感衰竭和成就感维度上,各职称之间有显著差异;职业压力源的各个层面(学生因素、工作因素、职业期望、组织气氛、自我发展、科研)及总职业压力同总倦怠及情绪耗竭、去个性化两个因子均呈显著相关。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缓解安徽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技工院校教师承受着工作和自身发展的双重压力,他们更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基于此,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对技工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统计;然后根据调查统计结果从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三个方面对其产生职业倦怠心理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缓解职业倦怠心理的具体建议,以期能够为缓解技工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和工作特征问卷对145名特教教师进行了测查,结果显示(1)职业倦怠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2)私立学校的特教教师的身心衰竭程度显著高于公立学校的特教教师.(3)中专及其以下学历的特教教师的身心衰竭程度显著高于大专和本科学历的特教教师.(4)教龄在5年内的特教教师人格解体程度最严重,极易产生职业倦怠.(5)职业倦怠中的身心衰竭维度与工作特征的全部维度都有较显著的正相关,而人格解体和缺乏支持与公平感呈显著正相关,成就感与感知社会偏见呈显著负相关.结论(1)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上并不严重,但在各维度上的发展不平衡.(2)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其工作特征的关系紧密且复杂.  相似文献   

18.
由于经济、社会、心理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地方性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日趋严重。地方性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主要是受职业压力、角色模糊、职业认同感的消减、管理体制的欠缺及个人因素的影响等。通过外部环境及自身调节,可以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帮助地方性高校教师摆脱职业倦怠,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职业倦怠、工作压力的现状,采用总体工作幸福感量表、Maslach倦怠量表和教师职业压力量表对271名在职教师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目前高校教师总体工作幸福感不强,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有一半以上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工作压力较大或很大;高校教师的工作幸福感与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呈负相关性,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性,而且正负相关性都较强。通过进一步归因分析之后,进而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校女教师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自编的高校女教师生活质量问卷,对云南某高校634名女教师生活质量进行断面调查。结果:受测高校女教师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与总得分均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已婚女教师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优于未婚女教师;行政岗位女教师在生活方式、家庭和谐两维度上得分高于专任教师岗位女教师;家庭结构为大家庭的女教师在家庭和谐、人生价值维度得分高于其他家庭结构的女教师;本科以下学历女教师在生活方式、生活期望维度得分高于其他学历女教师,以上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结论:婚否、家庭结构、学历及工作岗位是影响高校女教师生活质量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