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记者韩阳)12月10日东方出版社举办了《1900年的北京》一书的签售活动。该书作者阿德里亚诺·马达罗,一个有着“现代马可·波罗”之称的意大利记者、作家现场与中国读者见面,并回答了读者提出的相关问题。马达罗的家乡在威尼斯。15岁那年,一本马可·波罗的中国  相似文献   

2.
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他写文章,往往是“信手拈来,涉笔成趣”,即围绕着文章的主题不拘一格地选用合适的材料,“嘻笑怒骂,皆成文章”。鲁迅先生的这个经验能否用在新闻写作上呢?回答是肯定的。如若不信,请读全文译在下面的美联社新闻背景专稿《马可·波罗桥——历史的见证》,由于马可·波罗的介绍,卢沟桥蜚声欧洲。有些外国人仍习惯地把它称作“马可·波罗桥”。1987年6月26日,中日政府成员会议在北京开幕;当天,美联社播发了这篇新闻背景专稿。新闻背景专稿,顾名思义,是记者为介绍重大新闻事件背景而专门编写的稿件,按照惯例,记者只需把有关情况讲清楚便可以交差了,因此,一般地说,新闻背景专稿不太讲究可读性。而《见证》一稿的作者却不然,他  相似文献   

3.
兰登·华尔纳和他的助手霍拉斯·翟荫费尽全力爬上卵石遍布的斜坡,进入黑城遗址的东门之前,他们没有料到,这座马可·波罗时代的城市已经被先期来过的俄国人柯兹洛夫和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挖掘得差不多了.  相似文献   

4.
幽默的力量     
大侦探马可·波罗在没成名之前是一名治安警察,他在工作期间就曾利用幽默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有一次,一名男子试图制造一个轰动全国的新闻,便爬上全市最高的楼顶,做出要跳下去的架式。很快楼下围满了人,警察、医生、记者轮番喊话劝阻,那男子故作疯狂地叫道:“谁要是上来,我就跳下去!”  相似文献   

5.
马可和雅各的传说 马可·波罗(Marco Polo)真的到过中国吗?这句话是我前年看到的一本书的书名,作者是英国人Frances Wood,这个英国人怀疑马可吹牛。不过,去年又有人把雅各·德安科纳( Jacobd’Ancona)的《光明之城》(The city ofLight)译成了中文,整理者也是英国人,他神秘兮兮地宣称,在一个更神秘的人那儿发现了这本书。于是有人说,即使马可没到过中国,反正有雅各比他更早就到过了中国。 是真是假,好像一时难以论断。主张马可和雅各真的来过中国的人,和主张马可和雅各没有…  相似文献   

6.
公开的力量     
相传几百年前有一个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人,在目睹了蒙古骑兵的强悍以及中华文明的灿烂之后,给当时还相对落后的欧洲人带回两样东西:一个是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而另一个,则是一种开东西方饮食文化交流之先河的食品———馅儿饼。只可惜当年的“马”先生并不是什么合格的厨师,所以在朋友们面前炫耀时,竟无论如何也无法将馅儿“整”到面里去。情急之下,他只得将“馅儿”贴在“面儿”上弄熟了事。不想上桌后竟也赢得满堂喝彩。几百年后,这种“馅儿饼”几经改良竟然风靡全球,并且还漂洋过海又回到了它的老家———中国。不过留洋之后它有…  相似文献   

7.
果海英 《兰台世界》2012,(12):14-15
本文从商税、市舶税、盐税和税收蠲免等方面,参合元朝官方文献,对《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述的元代税法进行研究。这些记述为从不同侧面探究元代税法提供了难得的史料,在某些细节上弥补了相关文献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丝绸的发现     
《全国新书目》2021,(3):67-68
[英]乔纳森·克莱门茨英国著名剧作家、国际问题专家、亚洲史研究专家。曾担任《寰行中国》(国家地理国际频道)节目主持人,并应邀到中国多所大学开展题为"丝绸之路的起源"的专题讲座。主要作品包括《秦始皇》《朕乃女人:武则天》《马可·波罗》《忽必烈》等。彭建明现执教于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拥有丰富的国际文化交流和外交、外事口笔译经历。出版过多部翻译作品。  相似文献   

9.
40年前,一个闷热的夏日,一位美国高级外交官突然"肚子疼",被送往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远在深山的官邸。他的真实目的地是数千里之外的中国——一个仍和美国愤然相对的东方大国。也许是仿效马可·波罗700多年前打开中世纪欧洲通向中国大门的冒险之旅,这次绝密行程代号为"波罗一号"行动。经过之后48小时的访问,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叩开了中美之间尘封20多年的大门。40年后,同样炎热的夏日,这位望九老人,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此时,隔着浩瀚太平洋相望的两个大国——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已走过重启交往的"不惑之年",正在致力于打造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虽然不时仍有争吵和龃龉,两国也从不回避双方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展阶段上的巨大不同。双方都珍视40年前那个历史性时刻为两国关系发展带来的机遇,也愿意继续努力去克服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继超级畅销书《不一样的卡梅拉》第一季(12册)和第二季(12册)创造了童书市场不败的销售记录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趁势而上,推出《不一样的卡梅拉》第三季(10册)。此次各路名人轮番登场:荒唐骑士堂·吉诃德把鸡舍看成了风车巨人,小鸡们苦练的武功派上了用处;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了一头爱叫唤的驴,其实是被施了魔法的匹诺曹;炼金术士尼古拉居然用废铜烂铁炼起了黄金;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为国王的登基庆典从中国  相似文献   

11.
音乐家马可1918年6月27日出生于徐州城西关余井涯吉祥巷29号,1929年在徐州培正初级中学读书.1932年考入徐州私立中学高巾部.1935年考入河南大学化学系。抗战爆发后,他领导学校的“怒吼歌咏队”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后参加“抗融演剧第十队”.深入农村宣传抗日。  相似文献   

12.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自己与自己的12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13.
如果眼下乌克兰有人能够掌握靠拢欧洲而又不触怒莫斯科所需的复杂舞步话,波罗申科是当仁不让的最佳人选。有分析人士指出,他超凡的“平衡术”、卓越的公关能力以及当断则断的强人手腕和普京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4.
媒界大观     
2003年10月,新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鲁伯特·默多克先生作客中央电视台《面对面》,“名嘴”王志就一系列中国观众感兴趣的问题,与他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对话。通过节目,默多克先生表达了他对中国的特殊感情,他说道:“我觉得中国对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她有非常非常悠久伟大的文  相似文献   

15.
马可宝 《新闻前哨》2009,(11):12-12
马可宝说,对于传媒业来讲,中国是个巨大且日益壮大的市场。“毫无疑问,中国通过创意,聪明才智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不仅可以与其全球媒体伙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更会成为这个有影响力产业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6.
放下     
黑指波罗门来到佛陀面前,手持两个花瓶,前来献佛。佛陀对黑指波罗门说:“放下!”波罗门把左手的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波罗门又把右手 的花瓶放下。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这时黑指波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请问现在你让我放下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艾伦·麦克法兰热衷于讲述他第一次来中国的见闻。那是1996年,他当时51岁,去访问北京往北的农村,“一个不毛之地。”他和当地的居民聊天,发现他们“都很兴奋地聊起近几年的戏剧性变化。”改革开放近二十年后,村人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穿着和住房条件迅速改善,有些家庭甚至开始购买电视机和冰箱。  相似文献   

18.
视野     
《视听界》1999,(5)
十年来中国电视发展历程描述1999年第4期《中国电视》刊登胡智锋文,描述了10年中国电视发展历程。他认为十年来中国电视本体建设有五个标志性阶段: 一、电视纪实。电视纪录片《望长城》在90年代初推出,标志了中国电视“纪实”的开始。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出现,使电视“纪实”达到了它的高潮。电视的“纪实”一时间成为电视业内外竞相标榜、推祟的时尚,甚  相似文献   

19.
1552年,第一位耶稣会士圣方济各·沙勿略发觉中华帝国的无数百姓“是具有接受福音真理的资质的”,于是开始了他绝意跨越海禁进入中国的艰辛历程,最终,阻挠他的是同样信仰上帝的马六甲守官、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之子阿尔瓦罗  相似文献   

20.
《中外交通与交流史研究》一书,是安徽教育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的涉及黄盛璋先生自上个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从事中外交通与交流史研究的论文合集,总计有21篇论文,时间跨度长达30年。除了《柬埔寨华人街历史考证和<马可·波罗行纪>》与《新疆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争议问题辩证提要》两篇文章是未曾发表过的以外,其他均己在国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了,发表的时间集中在上世纪60年代和80-90年代两大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