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区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术界对苏区精神的内涵和特点、苏区精神与井冈山精神的关系、苏区精神与“左”倾错误的关系、弘扬苏区精神的现实意义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苏区精神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正>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随着红色区域的开辟和红色政权的建立,人民司法机关和一系列的法律、法令、条例和训令等也就孕育而生,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统一的,比较系统的苏区法制。了解、掌握和研究苏区法制、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本文拟对苏区法制的性质、特点、地位和作用进行粗浅的概述。  相似文献   

3.
苏区精神是中国苏维埃运动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风貌的总称。加强苏区精神的研究和宣传是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新的历史时期,苏区精神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具有特殊的意义,应采取措施加强苏区精神研究和宣传。  相似文献   

4.
苏区史的研究必须突破传统党史和革命史的研究范式,必须在理论与方法、史料的挖掘,以及研究的宏观视野等方面"兼筹并顾"、"埋头苦干"。这样,苏区史的研究水平才有可能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
研究的不断深化与研究视角的下移使得苏区史研究呈现出由“泛化”转向“专化”的趋势,有关苏区政权的研究堪称这一趋势的集中体现。与往昔纠缠于红色政权思想理论、政权性质及其组织形式、选举制度与廉政建设等宏观性问题不一,县级,特别是乡、区级基层苏区政权问题成为时下学界关注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史上一件伟大的事件。从一九二七年三湾改编到一九三四年北上抗日这七年中,革命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根据地的开辟、巩固和发展,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事业。这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生活,是文艺创作的丰富源泉。苏区文艺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非常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风貌和时代特点。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文艺的感染力、战斗力和认识作用都来源于真实。苏区文艺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却能发挥极大的战斗作用,其根本原因就是苏区文艺是真实的文艺。  相似文献   

7.
第二章苏区戏剧大革命失败后,在我党领导下的开辟根据地、发展根据地、巩固根据地的长期斗争中,革命根据地里茁壮地生长着一棵文艺新苗--革命戏剧,人们习惯地称它为红色戏剧。这些戏剧之所以誉为“红色”,是因为它产生在红色的苏维埃政权下,发展在翻身作主人的工农兵群众中,充满了新的思想、新的感情,从而把中国无产阶级戏剧运动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近几十年来,随着学界对中央苏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视阈更加开阔,从传统的宏大叙事与时序记叙向底层下沉,研究也更加模块化、精细化。中央苏区的移风易俗运动作为苏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清楚不仅对于研究苏区社会建设有更为深入清晰的认识,而且还有助于从不同视角理解整个苏区政权建设,同时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与文明城市建设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苏区基本上是在封闭而落后的山区开辟的,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使山区农民长期禁锢在封建文化意识之中。土地革命的开展,使他们从政治经济上翻身了,但文化观念的真正解放还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转化过程。急遽的社会变化,强大的文化攻势,引起了苏区文化心理结构的迅速裂变和重新整合,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体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诸如人如观、世界观、权力观、妇女观、伦理观等等,都有了质的飞跃。观念的普遍更新,标志着新的文化形态和社会形态的诞生,历史即将跨入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正>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包括:江西省苏区,粤赣省苏区、闽赣省苏区、赣南省苏区)、湘赣省苏区、湘鄂赣省苏区、闽浙赣省苏区。根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下达的任务,我们赣南师院苏区教育研究室,对以上苏区有现是江西省范围苏区,或跨越邻省范围的苏区中现是江西省范围的县的有关教育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汇编、研究,正在进行苏区教育史的编写工作。 目前,在研究编写江西苏区教育史的工作中,在有些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见。现把我们在研究中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的意见,以及笔者个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写出来,供有关同志参考。不妥之处,请党史界、教育界的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物品匮乏和经济恐慌的局面,鄂豫皖苏区鼓励与支持私营商业发展,首先是针对商人群体,实行累进税政策,采取招揽贸易、武装护送等形式帮助广大中小商人来往于苏区与非苏区之间做生意,其次是实施新的粮食政策与筹款政策,坚决地同投机商人作斗争。私营商业发展有效缓解了鄂豫皖苏区的财政困难、粮食危机,促进了苏区部分地区的商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女英自述》记载了31位参加过中央苏区革命的女英自述,这部自传体书籍,以访谈资料、回忆录的形式叙述女英们的苏区革命经历,以生动、真实的文字记载苏区开展斗争生活的情景,既保证了史料的真实可靠,又呈现了女英们的革命情操和战斗历程,是一本生动而珍贵的史料,反映了女性记忆与革命叙事并重等特点,体现了存文存史,有助于了解苏区女英的女性记忆;推进苏区研究,有助于认识苏区女英的革命叙事;资政育人,有助于理解苏区女英所体现的革命精神等价值。不仅对于拓展中央苏区史的研究领域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而且对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一九二九年春,毛泽东、朱德等同志率领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开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并于一九三一年,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标志着苏维埃红色政权的日益巩固与发展。为了彻底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把帝国主义的势力赶出中国去,以夺取革命的全胜,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苏区人民开展了苏区的各项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4.
<正> (一) 一九二九年春,毛泽东、朱德等同志率领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开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也称中央苏区),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了彻底粉碎国民党军事上的包围,经济上的封锁,把革命推向全国,把帝国主义的反动势力赶出中国去,以夺取革命的全胜,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苏区人民开展了各项建设事业。苏区体育(当时称赤色体育,红色体育)是苏区文化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党和苏维埃政府对苏区的文化教育工作很重视,明确提出了苏维埃文化教育“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学术界对鄂豫皖苏区教育事业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在苏区史的专著中设有独立章节从宏观层面对鄂豫皖苏区教育事业进行整体性概述;二是对教育对象的研究;三是研究鄂豫皖苏区教育事业的影响因素;四是研究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历史成就与经验。未来学界应加强对鄂豫皖苏区教育事业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运用跨学科和比较研究法深入研究鄂豫皖苏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突出特征与经验教训;融入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背景的学者拓宽研究视野,提升对鄂豫皖苏区教育事业的理解与研究更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股票债券ABC     
现在社会上不断兴起新的热点,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期特开辟“热门话题”栏目,就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讨论或发表评介文章。这期我们向您介绍一些股票、债券的基本知识,或许有一天您也会涉足其中。  相似文献   

17.
欲使肇始于赣南、历时20余年的苏区精神研究进一步拓展与深入,需正确估量“左”倾错误与苏区精神的关系;正视苏区精神的产生,是苏区军民挑战自我、继承弘扬民族优良传统的一种结果;克服苏区精神研究方法上的偏狭,并加强资料建设。  相似文献   

18.
苏区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苏维埃政权区域的简称。长期以来,苏区史研究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界,特别是革命史和中共党史学界研究的重要领域,而苏区经济史是苏区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学界前辈的辛勤耕耘下,苏区经济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令人遗憾的是,随着经济史研究的衰退,苏区经济史研究同样处于不景气的状况。但是,我们认为,苏区经济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一方面经济是一个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川陕苏区妇女教育对于川陕革命根据地建设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对于研究川陕苏区教育、革命发展、妇女解放运动等具有深远意义。通过借助达州处于革命老区的地域优势,利用所在学校国内唯一专门收集川陕苏区研究资料的数据库——川陕苏区文献研究数据库,通过前期资料收集和准备工作,从教育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视角,归结了川陕苏区妇女教育的发展特点和妇女教育对于川陕苏区发展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所开辟的革命根据地,大多在两省或数省交界的边缘山区,这些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生活贫困、文盲充斥。如1929年兴国县红色政权刚成立时,这个县的文盲竟达95%以上。在当时的苏区地方政府许多干部中,由于文化程度低,不理解上级命令和政策而贻误工作、贻误军情的屡有发生。这严重影响根据地的巩固和安全,制约苏区内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大力扫除文盲,发展教育事业,提高苏区干部群众的文化素质,就成为苏维埃政权的一件大事,成为和军事斗争、政治斗争、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