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漠狼孩》是作家郭雪波的一部生态小说力作,小说故事以内蒙古草原为背景展开,作品通过离奇而神秘的叙写向读者展示了人与狼的紧张关系,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冲突,表达了作者对文明与野蛮,人性与"狼性"的冲突与生态思考,体现了浓浓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
凸显强烈生态忧患意识的生态微型小说的出现,为方兴未艾的微型小说走出了一条健康的"绿色通道":揭示现代社会文明的进程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谴责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野蛮行径,呼吁人们善待自然;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渲染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唱响生态保护的赞歌;展示资源匮乏的苦痛与无奈,讴歌节约能源、保护地球资源的善举,为可持续发展推波助澜。微型小说应该成为环境文学的轻骑兵,应高扬生态的旗帜,树立生态伦理信念,不仅洞察当今困扰人类的生态危机的严重局势,而且为解决这一危机积极地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3.
在张承志的小说里,自然、生命一直是一个醒目的存在,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看,张承志的这些小说文本显然没有达到所谓生态文学的标准。关于自然、关于生命、关于人的认识在他的小说里常常是互相矛盾、冲突的。正是这些矛盾和冲突破坏了他的小说的和谐美,留下了一些遗憾。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回族文坛出现了大量优秀的小说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因为民族传统文化因素的加入,使得小说人物在人生抉择时呈现出了自己的特色.在小说文本涉及"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冲突、限制与自由的冲突、现代与传统的冲突而需要人物做出抉择时,都能看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玛丽·雪莱的《现代普罗米修斯》是世界上第一本科幻小说。传统的评论多是从科技与人文精神的冲突这一角度进行文本分析。本文则试图以这一冲突为背景,从"异化"这一全新的视角对小说进行观照,指出小说其实是一个人类异化的隐喻,异化的发生分为三个层面:人与自身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人与自然相异化,并分别借用拉康、马克思以及新兴生态批评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6.
《弗兰肯斯坦》讲述了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利用死尸造人,结果创造了一个面目可憎的怪物,发生了一系列变故后,最终与怪物同归于尽的故事。本文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去研究这部小说,深刻分析小说中蕴含的人与自然的冲突与和谐。  相似文献   

7.
生态小说作为一种虚构文体的表达,形成了具有生态思想与理念的审美维度和价值范畴,主要表现为自然取向、末世情绪与生态理想;新乡土叙事与空间意象;城乡伦理价值的冲突与迷失;超越种际的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8.
生态批评是9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迅速在全世界传播开来的一种批评思潮。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始以生态批评的视野研究沈从文小说,这可以看作是中国生态批评热潮的一种表现。在生态危机的现实和历史语境下,生态批评的内涵、特征与沈从文小说的生态意蕴相契合,使得沈从文小说生态批评得以可行。新世纪沈从文小说生态批评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为沈从文小说研究提供了新视野,突破了沈从文小说研究中"人本"的传统模式,对作家及小说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重估,这也为生态批评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作为关注英国社会"文化、阶层和性别"研究的早期作品,E·M·福斯特的长篇小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以现实主义手法展现英国与意大利间的民族文化冲突、英国不同阶层间的等级观念冲突及两性文化间的男权观念与女性地位的博弈对抗,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他这部小说中的"女性悲剧"。  相似文献   

10.
《曼舞雪松湾》是美国当代小说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继畅销爱情小说《廊桥遗梦》三部曲之后创作的第四部畅销小说。小说延续了作者在《廊桥遗梦》三部曲中的生态主义思想,表达了现代文明与自然的冲突。男主人公迈克尔·蒂尔曼是生态主义者的典型,与沃勒的经历十分相似,体现了沃勒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