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哈贝马斯以资产阶级公众领域的结构为对象,将这一结构的运作规则概括为:平等交往、关注世俗、公开讨论.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是介于公共权力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一块中间地带,其开放特性给了所有人同样的进入机会,从而不受束缚地协商,自由地发表意见,结果是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东西在其中成型了,公共领域的文学和政治功能也因此有了发挥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是在与私人交往相区别的意义上使用了公民交往的概念。在20世纪的哲学家中,哈贝马斯深入洞察了发生于近代劳动与交换领域的交往又与之相互疏离的市民的公共领域。这种交往可以被概括为公共交往,并在理论的思考上区别于私人交往。公共交往与私人交往的相互疏离,是近代以来的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私人交往关系在基本性质上是特殊主义的,人们用于支持朋友和伙伴间的友爱的基础也是共同交往所产生的感情关系。在公共生活中,交往关系是“普遍主义的”,这种关系上的相互有效性要求所诉诸的是人们对陌生人或“一般人”的法律的相互关系,以及基于这种关系的尊重与平等相待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公共领域有古希腊的公共领域、代表型公共领域和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这三个发展阶段,它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公共空间,其主体是具有批判能力的公众,客体是公众关注的问题,而公众经过讨论形成的公共意见具有重要影响。当代媒体在这种意义上属于公共领域,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哈贝马斯的公共性概念探析--从批判到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性是哈贝马斯交往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哈贝马斯系统论述了公共性概念的含义以及随着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所发生的由批判功能向整合功能的转变。与此同时他也根据其话语理论赋予了公共性以新的理解。抛开其保守性,哈贝马斯的公共性原则为我们研究当代民主法治诸现象及特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行动是人们在公共领域内就公共问题与他人展开交流,通过自己的言行,对他人产生积极影响的活动,它指向人的卓越发展。大学的师生交往有着强烈的行动意蕴,行动是大学师生交往活动的核心特征。现实中由于工具理性的泛滥,导致师生交往的生命意识淡薄;“他者”关怀缺位,导致师生无法走向“视域融合”;交往形式单一,导致师生交往中的言说力量薄弱;公共领域模糊,导致师生交往的公共性衰微;同质化倾向,导致师生交往的独特性丧失。需要弘扬价值理性,唤醒师生交往的生命意识;超越“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交往,走向“他者性”交往;构建多元对话平台,增强师生交往中的言说力量;在互动中共筑公共领域,提高师生交往的公共性;积极思考和探究,彰显师生交往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建构“文学公共领域”的问题成为近两年中国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文学批评活动可以成为团结公众的中介,合理地进行对话交往的批评可以内在地形塑公众参与社会文化议题的讨论方式。在当今我国学界倡导建构“文学公共领域”的文化语境下,文学批评家应具备艺术素养、智性素养以及精神素养,具有对话、建构和流传的职能。  相似文献   

7.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贝马斯是当今西方知识界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他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对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发生、发展及转型进行了研究。抛开哈氏“公共领域”的资本主义语境来探讨中国如何构建自己的公共领域,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西方人道主义文学是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潮在文学领域中的反映。这种人道主义思潮在历史上曾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产生于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它的最初表现是人文主义。它所针对的是中世纪以神为中心,贬低人的地位,蔑视世俗  相似文献   

9.
20世纪20年代,是通俗小说家人才辈出的时代,这些小说作者通过传媒、社团等公共交往网络相互联结。编辑、作者之间以传媒为中心的公共交往网络的形成,为他们编辑刊物、发表作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他们所成立的文学团体,并无明确的宗旨和严密的纪律,但在团体活动中,他们也分享相近的价值观,并使这种友谊性质的交往网络成为了保证他们编辑和创作事业获得成功的重要基石。周瘦鹃主编时期的《申报·自由谈》作者群体的交往,是这一时期通俗文学创作群体公共交往网络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0.
网络交往作为21世纪最具时代特色的人类交往行为,在文化交流和政治参与中都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网络交往的公共领域基本符合了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预期。基于哈贝马斯的视角,我们将从公共领域理论的理论维度探讨网络交往的理论合法性。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article we explore two urban interventions art projects in the public sphere designed by our Masters’ students at New York University as they set the stage for a discussion on how urban art interventions can function as a form of critical public pedagogy. We argue that these kinds of public art projects provided a space for dialogue with people on the streets about the increased corporatis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This kind of urban interventionism, we believe, is needed in art education today, as the public sphere is increasingly being eroded by private interests and it is only by reclaiming the public sphere that we can develop a cultural politics that in turn renews our democracy.  相似文献   

12.
以央视《面对面》节目为例,论述电视公共领域在网络时空下的结构转型特点:对话形式从传统的"在场的对话",转变为"在场的对话"与"不在场对话"的断片式接续;对话者除了权威独白的代表,还增加了散在"回嘴"的大众们;对话机制从利益集团方便地制造"伪共识",转变为利益集团的代表与公众在公共性话题上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  相似文献   

13.
公共领域是一个处于私人领域和国家之间的社会交往及理性批判空间,其核心是公共利益和公共意志。其建构以社会相对分离和民主制度建立为基础,由主体、公共空间、自由交往和共识四个要素构成。网络的发展无疑给公共领域的构建带来新的机遇,但也助长了消费主义的泛滥,带来了严格的信息过滤以及社会群体极端化、分裂化的倾向,使公共领域的构建面临新的困境。而这一困境的解决有赖于自由表达体制的建立和政治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以尧斯和伊塞尔为代表的接受美学十分关注文学阅读活动中的读者,学界多据此肯定其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范围,此乃将接受美学与之前的美学流派比较而得出.然而,深一步认识接受美学的创新与意义可以得出:接受美学并非滞于对读者的重视,更将阅读活动视为一个生命实现的过程,阅读活动将文本从僵死激活,呈现为主体间性对话.他们认为审美活动乃审美主体感性展示过程,这种感性的主体间性对话,既张扬了美的感性特征,也为颠覆传统美学观的现代艺术的合法地位进行了理论注解.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我国地方公共决策中公众参与呈现出主体不断扩大、主动性日渐增强以及参与类型多样化的趋势。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应重视公众的参与,改变传统管理思维,构建新的治理理念;同时,公众参与需要在政府管理体制的指导下,在政治实践中实现理性参与理念的培养。地方政府和公众之间应建立有效对话平台及沟通机制,把体制外的参与内化到体制内,形成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物联网、高速宽带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随着智慧城市中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以网络为公共空间和互动平台,以网民为主体,网络公共领域及其网络舆论已经影响到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稳定。基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在研究信息分享(弱关系)和情感分享(强关系)基础上网络公共领域的内在动力机制,提出了网络公共领域建构的过程:结构性诱因、结构性紧张、网络互动、一般性信念(网络共意)、触发因素、行动动员和社会控制;并提出引导网络公共领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大学课程决策要呈现更多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色彩,一个重要的路径就是构建有效的决策空间,它是一个组织平台、运行机制和公共理念的复合体,藉此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就大学课程的各个方面进行民主对话、互动交流和博弈协调。构建大学课程的决策空间需要建构参与型决策文化、优化决策主体构成和完善课程决策运行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国家政体由专制转向共和,介于国家公权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公共领域开始形成。这一时期,作为公共领域的主体,民间力量由"遮蔽"转向"公开",经个人而及组织,通过报刊舆论、投身实践、组建社团等公共途径,对学制变迁的影响呈现出由"涓滴"到"管涌"再到"洪流"的形态。民间力量参与近代学制变迁的形式及内涵的变化,彰显了中国近代教育变革进程中民间力量的渐起轨迹,亦折射出社会变革的复杂面相。  相似文献   

19.
浅论网络公共领域与公共政策合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治进程的发展,公众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公共政策的合法性问题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根本性问题。公共政策的合法性问题关系到公共政策能否以及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问题,公共政策只有具备合法性才能够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和执行。对于转型期的我国来说,要有效消解公共政策的主体合法性危机、程序合法性危机、价值合法性危机,则必须重视以公众参与为主体的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和发展,有效地保障公共政策的公平、正义,代表公共利益的价值得以实现,为公共政策提供了主体、程序及价值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