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时代的建筑与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意识相适应。不同时代的建筑观念有不同的建筑形制与之相呼应。18—19世纪西欧的建筑观念受相应历史背景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有贯穿整个时代的内涵和特点。本文从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建筑形制入手,对其建筑观念的发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其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将中国近代历史划分为中体西用时代、西体时代、西化时代和回归理性时代几个大的历史区间,通过对历史的整体把握,认识到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必须把握、遵循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规律,必须正确处理手段与目的、理性主义与信仰主义、法治与人治、特色与一般规律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AI)技术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也重塑了人类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诞生于工业时代的传统社会创新理论在AI时代的解释力逐渐势微,学术界提出了重建AI时代社会创新理论的新任务。本文在比较传统社会创新与数字社会创新的基础上,提出AI社会创新的内涵,以此建构AI时代的社会创新理论。本文强调AI社会创新有助于智能识别漂浮的社会问题,推进解决方案的最优匹配,促进社会创新成果的扩散。围绕AI在社会问题与解决方案匹配过程中的作用,本文以社会问题的紧迫性和解决方案的新颖性为框架,首次提出AI自主搜索式、AI赋能生成式、AI自主修补式、AI赋能探索式四种AI社会创新模式。研究发现拓展了已有社会创新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经历了狩猎与采集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如今我们正处在信息经济时代,专家预计在21世纪20年代末期人类社会将进入成熟的生物经济时代.不同的经济时代,农业的功能、发展条件与模式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正>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进人了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时期。综观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史,一条基本的规律就是: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推动人类社会从蒙昧走向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这部名著中,根据美国进步历史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关于历史的分期法,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大致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他以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依据,指出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物为主的时期;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而文明时代则是以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为基本特征,它的根本标  相似文献   

6.
编者絮语     
《未来与发展》2006,27(7):F0002-F0002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社会和生态理念以及人与社会、自然的各种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期的“专家论坛”栏目,刊出薛焕玉同志的文章《教育、社会、生态理念的变革—构建和谐社会之根本》。文章认为,促使教育、社会和生态理念产生历史性的根本变革,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前提条件。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7.
文章预言和论证了地球智能化是人类社会跨入后信息化时代的标志,进而展望了后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社会的激剧变革,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随之教育的重要性在增长,教育、社会和生态理念也在发生重大变化,产生重大飞跃,人与社会、自然的各种关系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实现和谐社会,维护世界和平,需要把握时代脉搏,顺应世界潮流,遵从客观规律,体现时代特征。促使教育、社会和生态理念产生历史性的根本变革,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有一些技术起着牵引历史前进的“火车头”作用。蒸汽机、电力、内燃机等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人类社会由农业经济走向工业经济时代,即社会经济的增长从依赖于土地和劳动力转化为依赖于资源的利用。而在本世纪中叶开始产生的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再次牵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知识化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力量是知识经济。1961年一位美国经  相似文献   

10.
数字时代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呼唤与之相匹配的理论和技术。为满足这一需求,本文提出一个交叉学科的新研究领域——“计算治理”。“计算治理”是针对数字社会中“信息—物理—社会”强耦合的关键特征,融合复杂性科学、控制论、社会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系统深入地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相关基础理论与逻辑基础,构建数字时代社会治理体系,设计稳健和灵活相兼顾的治理机制;同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方法工具,研发数字时代社会问题感知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社会治理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1.
建设和谐社会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对于解决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严峻挑战和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的要素有公平、责任、信念。一个和谐社会应该给这个社会的成员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和分享机会,应该是一个有责任的社会和全体社会成员有共同的理想信念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迎接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型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的增长方式由以往的管理型向创业型转变,创业精神对社会和企业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笔者从企业家的心理特质出发对企业家的个人特质:成就动机、风险偏好、内外控偏好、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力一一做出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生物经济时代与农业功能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经济(Bio-economy)是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为基础的、建立在生物技术产品和产业之上的经济,是一个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相对应的新的经济形态。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漫长的狩猎采集经济时代和农业经济时代,以及于18世纪开始20世纪完成的工业经济时代;目前正处在信息经济时代的中途。生物经济预示着一个时代的来临,预计人类社会将在21世纪20年代迈入生物经济时代(Thebioecera)。  相似文献   

14.
知识社区——后数字图书馆时代的信息空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秦鸿 《现代情报》2007,27(3):93-95
人类社会的发展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社区是知识社会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新型信息空间。本文介绍了后数字图书馆时代、网络基础设施、知识社区等概念,重点分析数字图书馆和知识社区的关系,并对知识社区的分类及知识组织工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6,(11)
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从农耕时代踏入工业文明时代,再从工业文明时代步入了信息化技术时代。在这个时代,网络技术的创新发展,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强盛的标志。"智能化"这一新兴名词,无疑成为了人类社会所关注的对象。为了研究出更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国际社会许多研究者前仆后继。其中,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最典型的成就之一,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大焦点更是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6.
一、现代制造技术的本质特征 现在,人类社会又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这个新的经济时代有种种叫法,如信息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后工业社会等等。我认为关键不在于它的叫法,而在于它的实质。新的经济时代的实质是什么呢?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资本论》第一卷204页)这就和制造技术有关,也就是说,认识新的经济时代制  相似文献   

17.
闫杰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4):102-10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终身学习的时代,也是学习型社会的时代,中共十七大提出了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高校应责无旁贷的承担起重任。发挥高校继续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对促进学习化社会的形成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继续教育的发展也遇到了很多困难。通过借鉴SWOT分析法对现阶段继续教育所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重点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社会信息化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渝  程沅  程家纲 《科研管理》1999,20(2):22-27
社会信息化是一个发展过程,其含义包括家庭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和国民经济信息化。信息及其利用是存在于各个经济时代的,只有当社会信息利用量达到一定的阀值之后,才能当作社会生产要素来影响社会,只有当它达到一个更高的阀值之后,才能说社会信息化的到来,使人类告别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9.
时代的变化和进步使得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科技化、信息化和数字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建立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模式正是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要求。数字媒体专业与数字化通信技术、数字化网络技术及市场商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不断融洽该专业与市场上的互动关系,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教学的形式与方法,建立有效的数字媒体专业教学与市场融洽互动的模式,才能够实现该专业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满足社会对数字媒体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的发展,至今已经历了石器时代、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现在正处于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过程。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的职能必将进一步的扩展,从单纯的培养人才到开展科学研究,再到直接为社会服务,也即是说高等学校由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外部因素逐步走入其核心,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仍依靠人才,高校既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也担负着为自身发展、实现自身职能而输送新生力量的责任,因此,人才的素质、人才的培养仍为高校的核心问题,确立正确的人才素质观是高等学校较好地履行其职责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