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绿色化学理念的界定“绿色化学”源起于美国,是由美国化学会(ACS)提出的。随着人口迅速增长以及生产力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工业及生活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从而导致了大气、水质、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所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76):182-183
<正>一、案例背景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如果没有地球这个广阔的自然环境,人类就不可能生存和繁衍。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业及生活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从而使大气、水质、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生态平衡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和破坏,许多资源日益减少,并面临着耗竭的危险;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日趋严重,粮食生产和人体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到重大的破坏。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是当今世界三大污染。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人类大致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等阶段。人类要生存、要发展,不可避免地要作用于自然界、作用于环境。在不同的阶段,人类的生产活动对基因的多样性产生了程度不同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5.
工业设计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伴随着现代大工业、科学技术和人类文化艺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工业设计,已将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其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对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今天,工业设计已广泛应用到企业的各个领域,涉及到产品的使用方式设计、使用功能设计、造型设计、色彩设计、操作指示及表面装饰设计;涉及到高技术产业、传统技术产业和  相似文献   

6.
创造力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人类进化的历史,实质上是一部人类创造力不断发展的历史。当今世界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势态,即不是用产品数量占领市场,而是以产品的独特功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研究土壤污染的原因,探索防治土壤污染的途径迫在眉睫。从土壤污染的现状、危害及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土壤污染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张健 《教育教学论坛》2013,(38):117-118
随着工业文明的萧条,生态问题的不断发生,人类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也开始反思工业文明时期高强度的经济发展给人类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必然要走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四大要素:大气、淡水、土壤、生物。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在工业发展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能源结构的变化,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化肥、农药的利用又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地危害人类的健康,阻碍了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化学与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复杂,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对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工业发展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能源结构的变化,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农业的化肥、农药的不合理利用等,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地危害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大约从5000年前的农业文明时代开始,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对自然界的破坏开始加剧,毁林开荒、过度放牧使森林和草地等遭到了严重破坏,引起了水土流失、沙漠化,使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速度大大高于自然丧失速度。特别是18世纪以来,人类由农业文明跨人工业文明,伴随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也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有而不断演进,生态思想在对“人地关系“的不断思考中得以深化.经历了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生态自发,工业文明的生态失落与生态觉醒.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生态学的迅速发展与生态思想的泛化,世纪之交人类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从而为人类走出生存危机和获得新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其中土壤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据统计全国近20%的可耕种土地已受到污染,中国政府加快了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的战略部署,急需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土壤污染修复》课程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专业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育环境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和湘潭大学《土壤污染修复》课程教学现状入手,进行了《土壤污染修复》课程信息化教学必要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前人们在社会生活许多方面都会遇到问题,但很少会对我们周围的环境产生疑问,比如说水的问题、空气污染的问题、有毒物品的问题,还有一些废物利用的问题等.现在我们的环境问题和以往的环境问题不一样了.在工业发展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能源结构的变化,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三废的排放,化肥、农药的利用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地危害人类的健康,阻碍了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众文化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人类实践方式和实践产物的文化,是一个自身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过程的有机体,任何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必然引起特定文化体系的变化和革新。人类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根本跃迁也带来了人类文化体系的重大改观,而大众文化就是随着工业文明的发生和发展而兴盛起来的文化样式,它顺应了大工业社会民众的精神需求,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但大众文化自身的非批判性、非创造性、非选择性又决定了它具有很大的现实局限性。因此,批判地建构健康的大众文化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同的生产技术主宰着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些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方向。在狩猎技术、农业技术和工业技术带领着人类社会跨过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的长河,穿越机器轰鸣的工业社会之后,一项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伟大技术——信息技术迅速席卷了世界的每个角落,信息化浪潮滚滚涌来。面对信息化浪潮的汹涌态势,知识界特别是教育界人士,都在认真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全球的信息化浪潮将给今后的教育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17.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有4大要素: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界。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利用,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在工业发展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能源结构的变化,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化肥、农药的利用又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地危害人类的健康,阻碍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所以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8.
利用化学课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四大要素: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界。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利用,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在工业发展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能源结构的变化,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化肥、农药的利用又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地危害人类的健康,阻碍了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我做班主任多年,常常喜欢引导学生评论电视中的公益广告,让学生关心公益广告.一次,我问学生最喜欢哪个公益广告,全班竟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喜欢上同一个广告.先是一个地球的图案,然后长出一棵幼苗,再看见幼苗长绿叶.究其原因,学生都说:希望地球永远绿色环保.从这次评论后,我开始关注环保问题.从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知道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科技产品不断出现,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到重大破坏,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等,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全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心声.环保人人有责,如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我在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20.
因为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人类在不断地砍树,工厂在不断地排出废水、废气、废渣,人们在不断地破坏着生态环境。《病地球》这篇文章就描写了地球遭到人类破坏后,形成的严重后果:原本绿色的地球已经开始变黄、老化,海洋与河流因为被污染而不适于生物生存了。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不禁感慨万千:美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