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央提出加强改进舆论监督坚决杜绝虚假新闻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0月25日公布。  相似文献   

2.
新闻舆论监督是正面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搞好舆论监督工作指明了方向,各级、各地领导人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认识和态度,给新闻界提供了很大的操作空间和实践动力。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舆论监督工作,必将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依法通过媒体将公共权力部门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反映出来,以舆论的力量达到约束和监督的目的,具有时效快、辐射面广、透明度高、震慑力大的特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这对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时下,新闻舆论监督既是新闻媒体的热点,也是难点,笔者就媒体从业人员如何做好舆论监督工作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新闻评论是党报的灵魂和旗帜,也是党报的一大优势。旗帜就是方向,党报的评论对于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具有独特的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这是"舆论监督"连续第5次出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邓洪涛 《新闻前哨》2009,(10):40-4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与实效。”2008年6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增强接受舆论监督的自觉性,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推动和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7.
刘磊 《中国广播》2008,(4):31-32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吹响了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号角,为新闻媒体履行舆论监督职能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8.
舆论监督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用重大,也是新闻媒体所需行使的重要职能之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推动解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是,仍有一些地方和部门不重视舆论监督甚至消极对待。而作为舆论监督实施主体的新闻媒体,往往应对办法不多,手段创新不够,久而久之,使舆论监督陷入被动境地。因此,迫切需要创新手段,开创舆论监督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新闻评论是党报的灵魂和旗帜,也是党报的一大优势。旗帜就是方向,党报的评论对于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具有独特的作用。作为地市...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我们党首次把"四个监督"作为一套完整的监督体系明确提了出来。其中舆论监督作为"四个监督"之一,是党和政府对新闻媒体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求真务实精神,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但是具体到地市级媒体在  相似文献   

11.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依法通过媒体将政府机构等公共权力部门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反映出来,进行公正恰当有力的批评,以舆论的力量达到约束和监督的目的,具有时效性强、辐射面广、透明度高、震慑力大的特点。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舆论监督,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七大,都要求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周潇 《新闻知识》2004,(5):39-41,35
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提出:“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应当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听取意见,推动和改进工作”。把舆论监督纳入党内监督条例,赋予了舆论监督的法律效力和明确的地位,在我们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闭幕不久的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温家宝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之后,各地官员"力挺"媒体监督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昆明更是把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联系电话公之于众.对此现象,一种主流声音是:领导干部应学会在舆论监督中工作.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功能之一,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最特殊的一种,具有时效快、辐射面广、透明度高、震慑力大的特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也对加强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加强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军新闻战线,不仅承载着新闻信息传递的功能,更肩负着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和建设军队先进文化的重要职责。军队新闻工作者应当自觉成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排头兵,努力在宣传先进文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之后,各地官员"力挺"媒体监督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昆明更是把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联系电话公之于众.对此现象,一种主流声音是:领导干部应学会在舆论监督中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以及《湖北省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均对舆论监督工作明确提出了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性要求。这一原则性要求,说到底,还是一个如何把握好批评报道的导向性原则问题。因此,批评报道中的导向性原则,应是我们当前必须着力弄清并需在办报实践中贯彻始终的重大业务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无论哪个社会阶段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民孜孜不倦奋勇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之一。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随着近些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到不断完善,政治文明的加强和法治建设的不断巩固,舆论监督的力量不断崭露头角,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七大,这连续的二十年期间,"舆论监督"这一个概念从第一次出现到党和国家不断提升其高度,这是党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更是历史的选择。舆论监督作为监督的方式和手段,已经灵活地渗透到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公众生活的方式。但是无论它以什么样的形式,舆论监督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协调科学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对提高舆论监督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年 ,“舆论监督”作为党和政府推动和改进工作的重要措施 ,已越来越发挥出它的重要作用。新闻媒体在正确有效地实行舆论监督的同时 ,如何搞好自我监督 ,正确处理好舆论监督和监督舆论的辩证关系 ,对新闻媒体和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是至关重要的。一、“舆论监督”也需要监督舆论监督是公众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表达具有社会普遍性的意见 ,从而实现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决策、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的制约。舆论监督有其幅射面宽、影响力大、干预性强等自身优势 ,它所发挥的作用 ,是司法监…  相似文献   

20.
权力让度下的新闻舆论监督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我国有关方面高度重视舆论监督。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进一步扩大公民、社会和新闻舆论对政府及其部门的监督。"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有这样的话:"落实党内监督条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