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京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铸就其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北京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衰退、失传的困境,根本问题在于这些无形文化遗产所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改变或遭到破坏。因此,认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运用文化生态的理念分析其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村),同时处理好“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与“保持特色”的关系等,以推进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
赵瑞雪 《下一代》2013,(7):44-45,4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得以传续、发展。面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青少年作为未来国家的中坚力量,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脉在青少年手中进行传承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入手,阐述了新形势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全面探究透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和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问题、困境人手,找出解决思路,以保护我国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至今,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保护机制以及与此对应的非遗传承人名录机制。名录机制反映了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与选择,展示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思路,体现了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上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推动了我国非遗事业的规范化发展,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羌文化语境下的国家级非遗名录体系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具体剖析了三江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价值,以及当前其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威胁与困境,在此基础上探寻保护和传承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巨大困境。如何在社会与经济变革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引发了如何保护和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讨论和研究。俄罗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可以借鉴,其国际合作发展较快,探讨俄罗斯当前的发展路径及相应传承策略,以期对我国非遗传承带来经验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是政府组织和全社会共同的神圣职责。河南省周口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独具特色,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发展困境。本文从保护意义、保护路径和具体措施入手,以周口的发展现状为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当前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传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艺,所面临的传承问题更为直接和迫切.在传承问题上,必须重视和讨论三个问题: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规和非正规教育问题;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的课程配置问题;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师徒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件双向性极强的事情。以现实中典型案例所提出的问题为线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界定,进而针对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期待能够对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新宾县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我们根据现阶段新宾县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开发与保护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社会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从社会文化人类学对于人类文化形成的一些理论认识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作者认为,社会文化人类学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对背景知识的认识、对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的认定、对于非物质文化所具有的“人类遗产”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保护方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不可或缺的责任,人类学可以为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做出它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同样面临着忽视其所具有的经济功能和产业属性,缺乏一个系统的、完善的面向市场的利用发展机制和实施措施等问题。本文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中,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中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行政保护为主,这一方式已不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保护客体间的联系,应从知识产权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5.
对几个“非遗”理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是使用"民族民问文化"这个术语,后与国际接轨采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容范围上有差异,前者比后者宽和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译名的误导,在保护方向中上容易产生误导;文化空间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类别,而是民俗活动的一种载体;以儒家为核心的上层文化,所弘扬的大传统作为正统,既不适合传统文化艺术的保存,也不适合多元民俗的发展.而被一些学者称为"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民间信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延续处于濒危的严重局面,要进行全面普查、确认、收集、登记、立档,尽可能做到原生态性的保护,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建立文化生态区.  相似文献   

16.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是使用“民族民间文化”这个术语,后与国际接轨采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容范围上有差异,前者比后者宽和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译名的误导,在保护方向中上容易产生误导;文化空间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类别,而是民俗活动的一种载体;以儒家为核心的上层文化,所弘扬的大传统作为正统,既不适合传统文化艺术的保存,也不适合多元民俗的发展。而被一些学者称为“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民间信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延续处于濒危的严重局面,要进行全面普查、确认、收集、登记、立档,尽可能做到原生态性的保护,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建立文化生态区。  相似文献   

17.
渑池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其保护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所依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传承后继乏人、宣传力度不够,保护意识淡薄、人力和资金不足;基于此,应提升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健全保护制度与措施、强化宣传、加强财力支持以促进渑池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8.
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青岛市成功申报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戏曲等10类27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传承渠道不畅,与教育脱节,缺乏对民族文化资源价值评估等原因,青岛市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为此应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进程、加强理论研究与宣传教育、构建有效的保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形式、发展特色民俗旅游促进优秀民俗文化传承、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化进程及现代化发展,传统文化的保存与继承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对于象征着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至关重要。当相关领域学者开始探讨如何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博物馆就在这个时候被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责任。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分析在台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博物馆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发挥着何种功能,并以台湾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为例,分析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如何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得出结论博物馆在保存和展示的功能之外,更应该注重收藏之后的后续规划和教育工作。由“传统”转入“现代”再转入“传统”的经营理念也有利于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存。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新概念名词已愈来愈被人们所熟悉,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正成为文化界的热门话题。但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诸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应遵循"以人为本、活态传承、合理利用"等原则,才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