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蒲松龄既批判科举制度,又热中科举考试,而后者往往被人们忽略。蒲松龄对科举制度所持的双重态度。给予《聊斋志异》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科举制度是中华民族在行政领域中对世界的重大贡献。科举考试传至西方,后形成的公务员制度又从欧美传回中国。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科举制度是现今公务员制度的历史渊源,公务员制度是科举制度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3.
《聊斋志异》的众多故事里不乏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种种弊端的作品,因此《聊斋志异》也被称为"孤愤之书"。同时作品也从考生的角度对当时的科举制度作了全盘展现,凸显了作者对科举考试既痴迷又怨愤的复杂情感和心理体验。本文旨在通过作品分析梳理出众多考生的角色特质。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制度,既与传统的科举制度有所相似,又有其自己的特点。它更多地打破了旧科举的一些限制,力图体现自身特色,特别是它所倡导的平均主义、开设女科等举措无疑加速了清末科举制的废除进程。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太平天国的科举制考试是古代科举考试和近现代考试制度的一个分水岭。  相似文献   

5.
金时,国力较弱,政治、经济体制发展都不尽完善,民族教育公平问题突出.统治者面对这些问题,采取实施科举考试、崇儒兴学等诸多策略和措施,促进民族教育公平发展和民族阶层流动,金的许多做法和措施对今天民族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封建文化最具典型的产物,它集中地反映了封建制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本质内涵。文学创作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深刻地反映着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环境里的文化思潮。遑论前朝各代,就清代文学发展嬗变的轨迹而观,与清代开科取士,尤其举荐博学鸿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换言之,是科举考试推动了清代文学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特别是博学鸿词科考试制度的完善,给清代文学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以下试就博学鸿词科考试及其与文学的关系略作梳理,以辨证其源流。  相似文献   

7.
<正>进士是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的产物,对读书人来说,中进士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历史上也曾有过"武进士"的选拔,但"进士"通常措的是文进士。它必须经过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等四级考试,通过层层的选拔,才能脱颖而出云南虽然地处西南边陲,但历来重视教育和科举考试。明清两代,全国共举行进士考试201科,云南仅有数次未参加考  相似文献   

8.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中的一大系统工程.它在中国封建社会选官取士制度的演进过程中诞生并逐步完善.特别是通过长期考试实践总结出来的一整套考试防舞弊措施,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清朝康熙皇帝沿袭旧制,在选拔武官方面仍采用武举制度,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其对武举制度进行了变革,这与清初战事频仍、康熙本人爱惜人才及武举制度本身具有缺陷有关。在改革的过程中,对武乡会试兼行事宜进行修改,鼓励士兵参加武举并确定考试用书,仿照科举制度对各省名额进行了分配。这些改革措施改变了重文轻武的传统,并且收到网罗人材的效果。康熙朝武举制度的改革对其统治的稳定起到了积极意义,同时也为后来清代历任皇帝树立了良好的制度典范。  相似文献   

10.
科举制度作为封建社会人才选拔的主要标准,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存续了整整1300年。自1905年被废除以来,科举制度成了腐朽、落后的代名词。本文从科举制的特色和影响谈起,力求人们坚持扬弃地对待科举制度,远离偏见,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11.
科举选拔人才,教育培养人才,与科举关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教育。明清教育的兴盛相当程度上依赖于科举,人们的科举观念和态度,在教育中有着相应的反映。明清教育体系,从官学到私学,从教育体制到教育主体无不表现出以科举为核心的各种状态。学校、私塾、书院原本相互补充的教育体系,逐渐发展为秉持应考科举的同一理念,各级教育的体制与实行形成了巨大反差。  相似文献   

12.
"武科应试器械"考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体育文化角度对古代“武科”考试内容、应试器械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武科”,又称“武举”,创立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废于清末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8月29日),历经一千二百年。考试分外场(以长垛、马射、步射、刀术、枪术、翘关等体育项目为主)和内场(策论)。唐“武科”主要外场器械为弓箭,辅从刀、枪等。宋以弓箭刀枪为主同时将弩踏等作为考试项目。明代“武科”项目沿袭唐宋,外场器械未有变化。清代开始增加了“技勇”项目,分别为开硬弓、舞大刀、掇石。课题研究旨在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的长足发展提供实质性的理论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是中国科举史上的成熟期与鼎盛期,但又是它的衰落期与终结期。与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相比,明清科举考试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高度一体化;主要以八股文取士;科目高度单一;以程朱理学为指导思想与精神内核;防范和惩治作弊制度空前严备。  相似文献   

14.
宋代武举武学研究四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宋代武举武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很多问题尚有争议.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解决了宋代武举复置时间、武举考试程序、四川武举类省试始置时间、武学设置时间及县级武学的存在等长期悬而未决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判”是唐代科考中的一种特殊文体,凡欲入仕为官或继续为官者,必然要与“判”发生关系。《百道判》虽是白居易参加“书判拔萃”试前的虚拟性习笔,但其中所反映、思考的问题,诸如家庭婚姻、科举教育、丧葬礼仪、为政之道、军界生活、品行操守、触律犯禁等,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较大的学术价值,且是透视白氏早期思想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6.
士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社会角色。唐前士人的社会角色经历了曲折的变化。唐代士人社会角色的变迁是与唐代社会政治的变迁紧密相连的。儒士、文人和官僚的三位一体,构成了唐代文人的基本面貌。从社会身分的角度看,活跃在唐代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的几种社会角色,基本上可说是郎官、翰林学士、谏官、幕僚、州官等等。这几类人中,除了翰林学士是新产生的一种社会角色外,其他几类基本上是在原有的官僚体制格局中略作调整;但郎官、幕僚和州郡官之流在社会政治和文化活动中尤为活跃,所起的作用也更加明显。科举和入幕,特别是科举,成为士人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转换社会角色的两大基本途径。大多数士人都走过这条坎坷不平之路。而科举和入幕的共存,集中体现了唐代士人社会角色变迁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7.
北宋初,宋太宗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治国方针。有宋一代,科举和教育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意义。同时,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衰落,为新兴社会力量的崛起提供了空间。在这种形势下,新兴士人家族的出现,在社会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宋代新兴士人家族具有三方面特征:读书应举成为家族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并身体力行;士人家族的兴衰与政治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士人家族都拥有一定的财富。  相似文献   

18.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为适应科举考试需要而形成的集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机构。保定莲池书院是第四任直隶总督李卫所创办的官立书院,其教育目标定位于为科举考试服务,从而造就了众多封建官僚,培养出一大批文人学者。但随着科举制的废除,书院制度推陈出新,提倡自由讲学,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重视学术交流与争鸣,为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现代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资源。这些因素或成分不仅有教育历史价值,更有其超越时空限制在现代教育语境下的现实意义。而且在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文化遗产保护、爱国主义教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亦可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