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兴趣教育思想是西方历代教育革新家高举的一面旗帜。作为一种以儿童心理为取向、以养成学生兴趣为主旨、注重学习者主动性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学说,兴趣教育在西方有着漫长的历史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它萌芽于古希腊、古罗马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的思想中,雏形于17、18世纪的夸美纽斯、洛克尤其是卢梭,形成并发展于19世纪的赫尔巴...  相似文献   

2.
郭戈 《教育研究》2012,(3):119-124
兴趣原则是近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为诸多著名教育家所提倡。其依据是对兴趣教育价值的肯定、兴趣教育目标的确认和兴趣学说的兴盛,反映了教学过程规律和提高教学成效的要求。历史经验表明,兴趣的多样性和兴趣形成的复杂性决定了多方面兴趣的培养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兴趣原则的实施需要考量它的运用标准和条件、实现形式和方法、一般规则和要求。继承和发展兴趣教学原则,有助于兴趣教育理论的构建,推进教育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兴趣课程观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趣课程观是以儿童兴趣为取向、选择和组织课程教材的思想观点,它是西方近现代儿童中心理论和兴趣学说在课程领域中的反映和运用。其演进过程、编制原理和基本主张反映出课程、教学和教育理论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既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当前,如何在发展兴趣课程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兴趣课程论,是我国课程教学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兴趣学说作为创新教育的着眼点,通过重新解读赫尔巴特的兴趣学说,深入分析了兴趣的主动性、多方面性和统一性,并注意挖掘其理论中的积极因素,以便为我国的创新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个热门话题,兴趣研究为多学科所关注,但最为教育学和心理学所看重。对兴趣的深入研究形成了兴趣理论或兴趣学说,这有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历程。对兴趣的探讨存在于心理学的诸多领域,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即"兴趣心理学"。兴趣更为古今中外教育学家所孜孜以求,围绕兴趣与教育教学诸方面的关系,构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兴趣一直是教育理论关注的重要话题.杜威针对传统的两大兴趣学说,重新阐释了兴趣概念,认为它具有统一性、冲动性、发展性的特点;以这种兴趣观为基础的课程应该基于儿童本能,源于儿童生活,而教学应该成为含有理智努力的活动.杜威的这种兴趣观集中体现了他的一元论哲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实现了从社会到儿童,从目的到生成的观念性转变,但是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囿于个人兴趣或导致外部赏罚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杜威明确提出了教育目的,与其著名的兴趣学说密切相关。他认为教育过程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其本身,而反对过于强调附加在教育自身之外的目的。杜威将儿童兴趣与教育目的联系起来,认为教育目的含有个人关心和热切注意的态度,不仅“遵循自然的教育目的,意思就是注意儿童爱好和兴趣的起源、增长和衰退”,而且教学“这种活动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或对他有兴趣”。这与赫尔巴特培养“多方面兴趣”的教学目的论以及现当代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情感态度”目标遥相呼应,体现了现代进步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的共通性,对于我们深入认识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并正确把握以兴趣为取向的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兴趣测评是对兴趣的测量和评价,学习兴趣测评和职业兴趣测评是其两大构成。兴趣测评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在测量技术不成熟时,以定性评价为主,侧重论述兴趣在教育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中的价值;受心理测量技术的影响,兴趣量表随之出现,并广泛应用于教育、培训、组织与人事管理等领域。职业兴趣测评是在继承、借鉴、融合的基础上发展的,在兴趣测评历史中占主体地位;学习兴趣测评的发展却经历了波折,尤其是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兴起到认知心理学革命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学习兴趣测评都被排除在心理学研究的大门之外,曾一度被动机、情感、态度等相关研究所取代,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才又复苏。学习兴趣测评的发展水平不及职业兴趣测评,至今仍存在研究理论分散和研究结果孤立等问题。未来兴趣测评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测量技术、统计学、脑科学及交叉学科的技术突破而发展,并有可能在情绪评价框架下发展出整合较好的兴趣测评理论,推动兴趣研究到达新高度。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必然投射于一定的对象,从而产生喜欢和趋向、厌恶和逃避等态度和行为。兴趣经历着从自然兴趣到文化兴趣发展的过程。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应根据兴趣的不同而分别起抑制、发扬、疏导、顺应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事教育特有乐趣,作为人师别有趣味,乃圣人名家之人生体验,也为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特性所决定。教育兴趣是教育者热爱教育事业、走向幸福快乐的重要源泉,又是有效教学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还是破解教师职业倦怠、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路径。具有持久高雅的教育兴趣,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一项职业素养、精神境界和心理品质,应成...  相似文献   

11.
刘勰著作《文心雕龙》提出了涵盖创作与鉴赏为主要内容的"比兴"的文论理念,其中"兴"的缘情起物、吟咏性情的特性对严羽《沧浪诗话》的"兴趣"理论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体现了古代诗论演进的轨迹。"兴趣"说可看成是刘勰"比兴"观的发展与继承,没有刘勰"比兴"观,就没有严羽对"兴趣"理论的综合。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发展:从“技术兴趣”到“解放兴趣”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技术兴趣”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和教育的普及,但它同时也形成了对人的精神的严重压抑,使教师成为“操作工人”,使学生成为“加工原料”,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而“解放兴趣”能够最大限度地使人获得自由和解放,使师生都回归其主体地位,从而使教师的生命力量得以激发,主动创造的专业本质得以体现。从“技术兴趣”提升到“解放兴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13.
史理 《培训与研究》2008,25(6):39-41
“利益”一词无时无刻不对人产生巨大影响,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不仅孕育着一切矛盾的萌芽。同时也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和出发点。本文认真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利益”问题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并逐步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范畴的历史过程,对马克思利益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作了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不同侧面论述了党的统一战线实践与理论及其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间的关系,认为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实中,或是理论与实践上看,二者都具有一致性。前者以后者为指导思想,后者以前者为实践手段。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学界利益表达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利益表达问题成为我国学术界关注的又一热点,其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利益表达的涵义和功能:利益表达的基本类型;我国利益表达的历史和现状;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教育改革中的利益集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集团是影响美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制定教育行业标准、游说、示威或暴力抗议、政治捐款等方式表达各种不同的意愿,左右教育决策,影响教育改革.利益集团是美国政治体制的产物,也与美国人长期以来形成的集团意识有关.利益集团的作用虽然不可低估,但是也存在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了解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以及兴趣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情趣是一个洋溢着诗意的美学语汇。人类生活的许多活动,由于情的注入,情的浸透,遂生出深浓的趣味。  相似文献   

19.
我国物权法未对物权征收中的公共利益问题作出界定,而此界定事关征收各方的利益。界定公共利益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应由立法机关对公共利益作出界定,行政机关则依法遵循相应的程序对征收行为是否符合公共利益作出决定.最后由司法机关从实体与程序两方面对行政机关的征收行为是否符合公共利益作出终局裁决。  相似文献   

20.
利率市场化一直是我国金融货币政策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其市场化的过程波及经济主体的方方面面。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预算机制、融资结构等的变化需要其转变经营方式,通过硬化企业预算与信贷约束机制,理顺与政府及银行之间的关系等举措来保持企业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