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课改后,基础教育"教材城市化倾向"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教材价值导向、教材内容、话语方式、教学方式以及考核内容的城市化。这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对此,我们应该革新教材设计理念、改革教材内容、改组教材的编写与设计人员、改革评价考核内容与标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和教师资源,以此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孩子享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农村教师的城市化流动和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发展是农村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但是,由于受到经济资本和个人关系等非正式制度性因素、刚性人事编制制度以及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的影响,农村教师城市化流动存在平等不足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建立公共关系范畴和政府宏观指导下的公平流动制度、弹性化的教师编制制度,摒弃教师流动中资本因素、人为限制和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的影响,是实现农村教师城市化平等效率性流动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3.
文化资本是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提出并用来分析教育现象的有力工具.在我国,由于城乡小学生在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中所积累的文化资本的差异,特别是受到现行语文教材所存在的城市化倾向的影响,农村小学生对语文教材的适应性要明显弱于城市学生,这是导致城乡学生在正规学校教育中学习成绩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建议从改变教材的城市化倾向、改进农村家庭教养方式、改善农村文化生活环境等方面来提高农村小学生对语文教材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人城市。由此而产生的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流动儿童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 1.教育起点不公平就教育起点公平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就学权利平等,亦即受教育权利的平等。  相似文献   

5.
农民增收问题无论从历史或现实角度看,一直是沉重的话题。目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是农村政繁官多、职能错位和越位、农民参与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的过程不平等导致结果不平等、对农业长期取多予少,单家独户小农生产的潜力已基本挖掘殆尽。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精官简政、转变职能、消除事实上对农民的歧视、实现农民参与过程的平等、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和增强农民的竞争力,跳出小农生产的局限,跳出农村,通过体制创新与农村城市化,最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而产生的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一、流动儿童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1.教育起点不公平就教育起点公平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就学权利平等,亦即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它指  相似文献   

7.
赵萍 《现代教育论丛》2008,(4):41-44,57
推进和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学校教育尤其是老少边远地区农村的教育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与城市化的不相适应,如生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不合理等.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提高农村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多渠道吸引合格教师并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改革课程教材,注意与老少边远农村地区的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基于全国及29个省(直辖市)历年城乡居民收入和教育数据,对我国教育不平等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面板模型对我国教育不平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测度。研究显示:我国城乡教育起点不公平问题日趋严重,农村家庭教育观念亟待转变;我国城乡教育过程不平等问题有所缓和,农村基础教育还需加大投入;政府长期构建的教育不平等大环境影响作用很强,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可以通过政府实施农村偏向的教育政策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9.
农村、农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城市化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农村、农民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文章从城市化的视角出发,根据农村地区教育现状,提出城市化背景下快速发展农村、农民教育的必要性。并分析农村地区教育存在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不全面,农村教育价值主张不一致等问题。从实际出发,提出"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提高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地位以求全面发展农村教育"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基础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化与教育之间存在着良好的互动,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发展也不容忽视。农村教育不仅关系到农民素质的提高,相反也制约着城市化的进程。分析了河南省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着文盲人口较多、教育设施落后、师资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河南省城市化与农村教育同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以来,为了使教科书贴近农村,进行了如下努力:通过服务工农的国家宗旨,确定教科书服务农村的方向;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运动中,使教科书融入农村;在尊重农民并倾听他们呼声过程中,关注了解农村;在教科书多样化过程中,关照农村;在调整农村教学目标过程中,切合农村;在乡土文化传承中,贴近农村。但六十年来也存在着教科书悖离农村的几种情况:对苏联教科书的过度模仿,远离了中国农村实际;对直接知识的过度强调,偏离了教科书的意义;城乡教育差距加大了教科书在农村的教学难度;过分让渡教育权力给农村,损伤了教科书的统一性;农村地方课程开发不善,降低了教科书在农村的实效性。反思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以来教科书适切于农村的发展历程,需有整体性思维,营造教科书在农村教学的良好环境,加大教科书在农村的二次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当下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和普及中的基本语境。它影响农村的学前教育需求,对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供应提出挑战,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出现;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但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城乡二元割裂的制度,形成了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分立,二者在农村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知识基础、形式、内容等方面有不一样的诠释,成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和普及中的文化难题。为此,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明确以促进儿童发展为宗旨的发展路向,立足乡村儿童教养习俗,创新机构形式,增加农村学前教育供给,在清晰农村发展语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创造农村学前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3.
“乡土中国”的格局正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改变,大量乡土在“企业房产”等推土机前不断流失,无数乡民逃离土地,远走他乡,“离土时代”的到来也宣布了乡土文化的黄昏。同时,乡村教育也并未能承担起“传承文化”的责任,在“城市导向”的教育面前退缩为“忘本的教育”。乡村少年在此环境中经历着特殊的成长烦恼、读书价值的怀疑、乡土身份的迷失、教学文本的困惑以及教学方式的矛盾。“离土”问题在西方文化回应教育学中的共鸣为乡村少年的烦恼找到新的路径,即从教学身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实现“离土”到“归根”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汪伪政权为配合日本全面侵华的战争需求,积极秉承侵略者意旨,在统治区制定并实施奴化教育政策及课程,建立教科书编审机构,加强学校教科书的修改、编审活动。这些教科书凸现出日本奴化教育的特色,对中国青少年学生产生了思想控制及精神毒害,对此应有警醒的认识,并加以深刻清理。  相似文献   

15.
Gender representation in the public sector schools textbooks of Pakista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examines gender biases in school textbooks after a decade long effort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MoE) Pakistan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IOs) to eliminate all forms of gender inequality in education. The intention underpinning these initiatives was to nurture a view of gender equality based 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more positive gendered images into school textbooks in Pakistan. However, the stud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discovered that schools textbooks are still embedded with gender-biased messages and stereotypical representations of male and females. Gender biases in 24 textbooks (Urdu, English and Social Studies) from class 1 to 8 were analysed with the help of a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approach. The paper draws attention to the insouciant approach taken by the MoE and IOs towards the goal of gender equality. The study found that, despite the prevailing claims of achievements, the new textbooks are ideologically invested – and contribute to the perpetuation of gender inequality. In this context, the gender blindness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ers and textbook authors is a matter of serious concern.  相似文献   

16.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职教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毋需置疑的。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证实了这一点。结合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针对当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加快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有助于完善柳州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发挥职业技术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地教科书是编辑者根据实际不断摸索、长期努力的结果,事实显示,根据地教科书具有浓重的农村倾向。根据地教科书根据特殊的社会环境和现实需要,注重对农民的政治动员功能,开启民智,全面系统传播农业的科学生产知识;指明农村未来发展的方向,抓住农村问题的关键;同时,根据地教科书贯穿战争理念和斗争意识,昭示武装斗争在革命胜利中的价值。根据地教科书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教科书必须回应现实需要,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教科书应突出两大时代主题,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积极探索新的内容呈现形式,以培育新型的国民。  相似文献   

18.
“晋江模式”是我国典型的农村城市化模式之一。本基于TM遥感图像解译的1985年和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借助ArcGIS8.2软件和统计分析技术,叠加晋江市政区图,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结合采用1990、1995—2001年土地利用变更资料和相应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了以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动力的“自生”式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结果表明:非农建设用地迅速扩展并呈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均衡布局,土地利用方式多元化,土地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但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培育中心城市、加强城镇体系规划,工业向因区集中,提高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为该模式下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育出现的城乡教育尤其是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性别、身体健康方面的特别要求,均成了对公民受教育权的不平等与歧视.要改变这种状况,国家不仅要对公民有平等关切的理念,完善司法救济制度,还要大力发展经济,为公民享有平等受教育权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农村教育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学生不断向城镇学校集中,由此而产生了不同的中小学生管理模式。文章总结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六种管理模式,并从学生权益、质量保证、教育成本及文化适应四个角度对这些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寄宿型、寄管型和随读型学生管理模式是农村教育城镇化进程中适宜推广的模式。在推广的过程中,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为学生寄宿提供保障;制定相关政策,对学生寄管机构进行有效监管;取消城乡二元的户籍制,给予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城镇中小学校应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的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