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汉语的音节中,无论音节包含多少个音素,音节发音的长度是相同的。一般来说,汉语中一个字有一个读音,每个字都是一个语素,这就产生了汉语中音节、语素、汉字相生相应的局面。表音文字让人们认识到了音素,而表意文字让人们发现了音节。汉语中音节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汉语语法的发展变化,本文拟探讨汉语音节对语法的制约作用。一、音节影响语言单位的组合(一)语素组成词双音化是现代汉语词汇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汉语单音词的多义性十分显著,针对这一问题,有学者提出以义项为单位进行词义教学。本文提出,从多语词汇对比的角度看,有些一词多义现象,具有语言共性,不必单独教学,有些一词多义现象,更具有汉语特性,应该单独教学。  相似文献   

3.
汉语词汇从古到今发展的趋势是双音化.从西周开始就有了双音节词的出现,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多音节词汇开始增多,而且占了总词汇的大多数.元明清时期,双音节词汇已成为汉语词汇的主流.本文先对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原因做以阐述,然后指出汉语词汇双音化的研究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屈原赋》复音词的初步探索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是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与认识活动的结果,用词并依据语法规律造成的句子记录下来,使人类社会中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得以进行的一种工具.语言的基础是基本词汇和语法,而词汇则又是构成语言的材料.词汇若按音节多少来区分,可分为单音词和复音词两种,所谓复音词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词.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汉语虚词词汇化过程中,两个同义双音节虚词,通过概念叠加与词形整合,形成一个同义三音节的虚词。该类演变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AB+AC→ABC,如"便则道"、"一壁厢"、"依然原";第二类是AC+BC→ABC,如"久已(以)后"、"起为头";第三类是AB+BC→ABC,如"多敢怕"、"只除非"、"只除了"、"只除是"等,这是同义词叠加整合再词汇化的结果。以往对单音节词同义连言形成的双音复合词的研究较多,而对江蓝生先生提及的"同义词的叠加和词形的整合"现象研究较少,基于此,力图以侧重语言事实的描写,而对词汇层面的同义词概念叠加和词形整合现象提供文献用例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中,兼类词和词类活用现象的关系同语言和言语的关系相似.兼类词是一种"语言规则",是语言层面上对词类的归纳和认可,是汉语词义系统性和词汇规则性的体现.而词类活用是一种"语言习惯",体现出汉语词汇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引言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汇单位”(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第402页)。所谓“最小的语法单位”、“语汇单位”,并不意味着它的内部不会再出现变异。从语音形式说,有的语素由于不同的分布形成不同的语素变体(如双音节语素“蝴蝶、蚂蚁”在“粉蝶、蚁蚕”等词中的语素变体是单音节的“蝶、蚁”)。从语义和功能来说,多义语素的不同义项语义和功能当然是有所不同的;在同一义项(包括单义语素的唯一义项和多义语素的某一义项)的范围内,一个语素出现在不同的合成词中的  相似文献   

8.
学生常常混淆汉英词汇在词类上的用法区别。从汉英在划分词类的标准、汉英词类的特点和汉英兼类词现象等三方面进行对比。汉语在词类划分方面同时注重词的功能和意义 ,而英语则主要根据词的功能来划分词类 ;汉语和英语词类虽然具有许多类似之处 ,却在词类的组成及用法上有许多的不同 ;汉语和英语在词的兼类现象上也有语音、语义和词形等不同之处。最后提出英语词汇教学应采用的方法 ,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探讨汉语词汇双音化大多是从语音制约、语义细化、词汇化、语法化等角度着手,通过语音、语义、语法3个层面来阐释,这是可以而且必需的。然而对于语音的促成作用、语义语法模式的制约作用、语用要求与使用频度等问题关注不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考察《水经注》名物词的实际,提出汉语词汇双音化的4组制约与促成:双音化作为优势语音结构,对汉语构词产生着强力制约;汉语词汇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稳定的语义模式,大大制约着新的双音词的产生;构词语素之间的语法结构类型的反复利用,深刻影响了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进程;双音化是语用的客观选择,长期的语用反过来加速了词汇的双音化。  相似文献   

10.
谈谈兼类词     
兼类词是指具有两类或几类词的语法功能,且意义相同的词.汉语缺乏形态变化是兼类词产生的基本原因,同时它还受欧化语法、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影响.由定义可知,判定兼类词要遵循同一性、经常性和多功能性三条原则,从而将兼类词分为形、动兼类词,名、动兼类词和副词、区别词兼类三种.兼类词这一复杂的语法现象有待于我们今后做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双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大特点。现代汉语中日益增多的双音词,绝大多数是由两个有意义的字组成的。它们的组合情况多种多样。吕叔湘先生曾发表过一篇题为《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①的文章,以大量的材料说明了现代汉语中词汇双音化的种种现象。这对进一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很有好处。如果我们从双音词的内部构造来考察,还可以看到另一种特有的现象:某些双音词通过自身的变化构成了另一个新词。  相似文献   

12.
汉语音节词是在殷商时期萌芽,周代大量产生,泰汉及唐宋持续发展,元明清时期渐踞汉语词汇的主导地位."五四"及建国后双音节词更大量涌现,至今已成为汉语词汇的绝大多数.汉语双音节词汇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增多的,并且成为汉语词汇的主流,代表着汉语词汇的发展趋势.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原因有两方面:汉语词汇双音节化与社会发展和语言本身发展密不可分;汉语词汇双音节化与民族的心理素质和习惯爱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一个词形具有两个完全相反的意义,这一有趣的词汇现象被称作反义同词现象。反义同词现象在多种语言中存在,英汉语中也存在大量此类词汇。认识语言学的体验哲学从体验的角度来分析语言现象,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来探讨产生反义同形这一现象的可能根源。  相似文献   

14.
词组词汇化与词典释义考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中的复合词大多是由词组词汇化凝固而成,词组词汇化反映了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趋势。双音词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一个从非词的分立的句法层面的单位到凝固的单一的词汇单位的词汇语法化过程,即由短语词或词组演变为词。就语义而言,由单音词合成的双音词体现了一个由词组或短语词义逐渐凝固成词的变化过程。语文词典,尤其是大型语文词典,在收释由自由词组凝固而成的同形复合词时应从语言演变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反映其古今演变的线索,揭示其词汇化过程,反映出汉语词汇演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水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涵义。汉语中的水不仅仅指自然界中无色无味的液体,还可以指水域和水体等。基于原型理论的视角,拟从水的范畴化和原型意义出发,对"水"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探讨,主要分析了水作为"水域、水体"这一义项的具体涵义,以便更深刻地诠释"水"一词的多义化过程,并为词汇教学提供建议以期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多义词的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阅微草堂笔记》中穷尽性地搜集了12 952个双音节复音词,并以此为讨论对象和讨论范围,首先根据构造方式系统地考察了《阅微草堂笔记》中双音节复音词的类别,然后详尽地分析了双音节复音词所呈现出来的特点.《阅微草堂笔记》中双音节复音词的类别和特点,折射出了汉语词汇发展至清代中叶时汉语双音节复音词的发展概貌.  相似文献   

17.
音节语素化现象是构成新词,促进汉语词汇不断发展的途径之一。音节语素化现象包括联绵词和外来词的音节语素化。音节语素化节省了音节,构成许多新词,符合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从单音词到复音词的过程,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但上古已经出现了复音词.在先秦汉语中,词和词组界限比较模糊,不同学者存在多种划分方法.本文以意义标准为主,结合语法标准,参考修辞、使用频率等标准,考察了<论语>中复音词的概况,从结构和语义两个方面分析了其特点,进而又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汉语自身发展演变的角度分析了汉语复音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复音词是汉语词汇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复音词为主。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整个词汇系统由以单音节为主发展到以多音节为主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变化。这种变化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这种变化对汉语内部各系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学术界很重视对复音词的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不少学人对汉语复音词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研究,其研究情况可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汉语词汇的复音化指汉语词汇以单音节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双音节为主的发展变化.为从构词的角度了解敦煌变文复音词(尤其是双音词),本文从中选取《茶酒论》一文对其双音词进行系统归类,分为单纯词与合成词两大部分,又将单纯词分为叠音词和联绵词,合成词分为复合式和附加式几类分别辨析.其中,复合式合成词占有较大比重,与复音词发展的总趋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