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原国芳认为教育完全是一项感化的事业,是一种用“全人”来感化陶冶“全人”的工作。因此他认为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教师。要培养“完人”,教师首先要修养成“完人”。“圣”是教师修养的极至境界,他倡导教师用宗教般的热忱去践行自己的教育事业。小原国芳教师思想披上神秘色彩,脱离了社会实践。显然是带有唯心色彩。但是教师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物质世界、工具化社会的超脱和对人的终极关怀的情怀,在我们今天功利化、工具化趋向社会环境下,仍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该文扼要介绍小原国芳的道德教育理论。对他提出的全人教育思想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由真、善、美、圣四者铸成一体的文化人格及育成多方面和谐发展人的思想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理论中的体育思想在世界体育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一直没有得到国内体育理论研究者的重视。利用文献资料法对小原国芳的体育教育思想进行挖掘和整理,通过对小原国芳在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大众体育等方面的见解和认识的分析,探求其中的合理因素,为我们今后的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日本教育家、思想家小原国芳的育人思想,探讨了小原国芳的育人观对当前我国思想教育工作的启示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小原国芳是日本著名教育家,其全人教育理论意蕴深远,影响广泛。他的美育思想为小学美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提供内生源泉,梳理小原国芳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哲学基础,其在美的内涵界定、美育的功能探析与路径选择等方面皆有独到见解,对我国小学美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新时代下,结合我国当前社会背景与教育现实,充分挖掘小原国芳美育思想中的优秀资源,为小学美育发展赋能助力,使美育发挥其价值。  相似文献   

6.
小原国芳是日本近现代全人教育理论家,他十分关注女子教育,提出了系统的母教思想。文章对其母教思想做了介绍,并阐述了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小原国芳(1887——1977)是日本大正时期新教育思潮中的进步教育家之一。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教育思想家,而且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实践家。他的全人教育思想,特别是他在玉川学园的全人教育实践,不仅在日本享有盛名,而且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有较大的影响。小原国芳一生辛勤耕耘,著作等身,所涉内容相当广泛,其中关于教师问题的论述也十分全面和深刻,对当前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仍然具有启发意义。小原国芳认为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教师。他说:对于教育,兴之抑或亡之,在于教师,在于“人”;教育制度要由教师来实施,教育理想要依靠教师来实现,课程、设备、…  相似文献   

8.
小原国芳(1887—1977)是日本大正时期新教育思潮中的进步教育家之一。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教育思想家,而且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实践家。他的全人教育思想,特别是他在玉川学园的全人教育实践,不仅在日本享有盛名,而且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有较大的影响。小原国芳一生辛勤耕耘,著作等身,所涉内容相当广泛,其中关于教师问题的论述也十分全面和深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在道德教育效率低下的今天,重读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仍带给我们以深刻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道德教育的现象,邓小平同志强调了加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如何加强道德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杜威德育思想与我国德育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海 《教育学报》2007,3(4):69-76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并且,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12.
美育是普通教育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普通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本文在论述美育与德育的关系基础上,提出美育作为以情感为中心的综合教育,应弥补现行教育结构中人文素质培养的缺失,承担起维护教育完整性的职能。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实效问题是困扰我国学校德育的一大难题,也是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关键问题。作者通过对德育现状的反思,从德育概念,德育功能,德育目标,德育方法,德育时效观等多方面对德育实效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以期能对我国当前学校德育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道德教育也随之有了新的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后现代主义的背景,在分析后现代道德教育的新发展之后,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校德育过程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德育过程“内化”和“外化”的成因,并提出了几点有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是道德构成的基本要素和道德教育的基本环节。声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就是要求声乐教师通过教学过程、实践过程以及与学生的交往过程,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声乐人才。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德育思想,是我们构建大德育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卢梭的分期教育思想、培养自然人的道德教育目标、循序渐进的道德教育过程、注重实践及榜样示范的道德教育方法对今天的学校德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有助于学校的德育教育在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重视实践教育、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等方面做的更好。  相似文献   

19.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德育工作如何在观念、内容、方法、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实施创新是广大教育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善良的涵义及其结构出发,阐述了德育是以“善良”为基础的观点,并提出了“善良”和“爱心”为核心一个圆柱式的结构关系模式。这个圆柱式的德育目标的内侧核是由基本层次“善良”到较高层次的“爱心”的连续体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