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固原北朝文物考古的序幕揭开于1981年北魏漆棺画墓的发掘。迄今为止,已经发掘清理北魏、北周墓葬八座,出土了大量带有或受中亚与波斯风格影响的文物,引起了考古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充分证明了北朝时期贯通中西丝绸之路兴盛时固原在东段北道上的咽喉重镇地位,以及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后期在固原发掘的李贤、字文猛、田弘等高官墓葬,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从文化融合的视角再现了北朝原州独特的历史地位与文化风貌.而固原南郊史氏家族墓地的发掘,大量反映中西文化交流与中亚风格的遗物,印证了基地的主人是流寓中国境内的中亚粟特侨民,即中国史籍所载“昭武九姓”之一的史系家族.使人们对流寓中国的粟特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也为粟特人东迁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3.
固原北朝、隋唐文物考古中出土有多枚波斯萨珊王朝卑路斯B式银币、东罗马金币、金覆面、蓝色宝石印章、萨珊玻璃碗、鎏金银瓶、银装环首铁刀等一批独特的丝路奇珍,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见证了这一时期丝路重镇的兴盛与中西文化交流的繁荣.  相似文献   

4.
宋代以后的历史时期,固原的区域考古化呈衰弱之势,物考古发现主要有泾源县泾河源镇和西吉县西滩乡宋代墓葬的发掘,以及固原城郊元代墓葬的清理。基中出土了一批雕砖,内容有推磨图、碓米图、担物、孝子故事、武士、花卉图等。这些雕砖,雕刻技法较高,工艺简洁,内容很有特点,是研究宋代本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弥足珍贵的资料。还有零星的考古发现,收集到了一些十分珍贵的物。  相似文献   

5.
从秦汉开始由于战争及其他原因,周边各少数民族即纷纷内徙,到魏晋南北朝形成高潮,这些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以后,积极接受汉文化的熏陶,学习和实践汉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将本民族的优秀成份融入到汉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生活中去,在民族融合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实践证明,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为隋唐盛世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儒学实际发展的历程来看,尤其从以"六经"为法典的传注训释学发展的实际情形考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这数百年的儒学非但未曾沦歇与停滞,而且在中国儒学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丝绸之路与北朝隋唐原州古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途经固原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个脍灸人口的词汇,几乎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代名词。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Richthofen)提出丝绸之路的120年间,世界上众多的学者以此为课题进行了深入而又宽泛的讨论,研究的结果并没有使人们的认识日趋统一,相反丝绸之路概念的不断外延,使丝绸之路扩大为古代欧亚大陆交通贸易路线,但是一些严谨的学者更愿意采用所谓狭义丝绸之路,因为这其中路的概念是清晰的,广义的丝绸之路实际在欧亚大陆古代交流中呈“网”状分布的。虽然东西方文化交流从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就已经开始,公元前五世纪通过东西方奢侈品贸易丝绸已经传达到希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西亚的一些动物纹样也随着游  相似文献   

8.
现代田野考古调查发掘研究,广泛应用数字化技术,使考古研究工作发生深刻变化,但历年考古发掘的大量遗址、墓葬、窑址,形成了庞大的文字、图表、胶片、影像和实物资料,以及具有科学价值的事物,传统技术手段保存纸质、照片、胶片、实物等考古资料,不能适应信息网络技术和时代发展要求,应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抢救性保护,转化为永久保存和利用的电子信息资源,建立信息资源综合数据库,从而提升文物考古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促进和深化考古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宁夏文物与考古方面的新发现和近两年来出版的有关学术专著、报刊所载发掘简报(报告)以及研究论文的综述,为大家提供了宁夏文物考古方面的学术观点和资料信息。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地主阶级分为士族和庶族两个阶层,士族包含门阀地主和寺院地主,庶族包含豪族地主和富商地主,通过对这几个地主阶层的分析可以得知:在中国封建社会,皇权不断加强、专制主义的不断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商品经济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的最早出现有众多武僧活动的寺院是邺下(今安阳一带)寺院,从北朝著名武僧稠禅师到隋唐时期的慧休、玄林等邺下名僧大德都与武艺武功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这在其他佛教寺院中并非多见,他们佛武双修,声名卓著,在中国佛教史和武术史上占据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骆驼俑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也是丝绸之路的象征。文章对京都长安地区与陪都洛阳地区的出土驼俑进行了考古类型学研究。整体来说,这两地区的骆驼俑不仅在形制上差异很大,洛阳地区的骆驼俑在制作工艺上也远不及长安地区。究其原因,除了长安地处西方,更易接近外来文明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长安作为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吸引了世界各国使臣纷纷来朝,这一点是作为东都的洛阳不可比的。骆驼俑是唐代中小型富人墓的常见随葬品,是唐代经济繁荣、政治开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产物,特别是两京地区的骆驼俑,有利于我们还原当时的社会面貌,为研究唐朝西域地区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贞节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是个乱世时代,统治阶层和精英阶层,都意识到肃严贞节观念的重要性,女子的贞节被反复强调,并出现了女子由守节到开始殉烈的趋向。隋唐时期,进一步加强礼教,妇女的道德标准进一步强化。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观,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并实现了由礼入律的转变,贞节观念在唐代经历了不断趋严的势头。但总体来看,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贞节观念仍比较淡薄。  相似文献   

14.
隋唐运河商丘段是隋唐运河通济渠的重要渠段,全长约199.7公里,大多埋藏于地下,保存基本完好。对隋唐运河商丘段的历史沿革、考古发现、历史风貌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可以为研究隋唐运河商丘段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文化价值提供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出土了上百件精美的西夏瓷器,文章对这些重要的考古发现进行了梳理,对西夏瓷器的造型、工艺及纹饰等进行说明,进而探讨西夏文化及审美风尚.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民族史观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史观发生突出变化的历史阶段。这种变化从它的历史形式来说,体现在民族观与民族政策等方面;从史学形式来说,则在史家的主体认识、史书的编撰思想中得到了更为具体、深入的体现;在民族理论问题上,正反两方面的理论总结,成为历史形式与史学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并勾勒出这一时期民族史观演进的大致轨迹。  相似文献   

17.
古老的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积淀了深厚的历代文化遗迹和遗物,是中国发展的历史见证,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与辉煌的传统文化,当前社会,经济越来越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同时也是文物工作最艰难的时期。如今,考古勘探调查在地下文物遗存保护研究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物考古资源是地方文化的积聚,是构建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基础。文物和考古旅游已成为最强劲的新兴专项旅游。以滦河下游为例,分析了利用考古文物资源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优势,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干栏”是古籍中记载的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屋。这件“干栏”式陶屋底层架空,安置了一对脚踏长碓,可以加工谷物。上层房屋结构与中原地区。房屋相似。看来,这是中原与夜郎地区两种建筑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70年代以来,固原地区先后出土了隋唐宋金时期的铜镜。这些铜镜种类多,内容丰富,造型和题材别具一格,属青铜器中精美的工艺品;是各个时期铜镜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丝路要冲固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