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朝光绪十年,张之洞由山西巡抚升任两广总督。因为张之洞在社会上颇有名气,两广人士对他来任总督都感到高兴。张之洞新官上任,也烧了几把火,例如禁烟啦,禁赌啦,建广雅书院啦……然而,由于当时社会风气已经败坏,官场腐败之风蔓延,张之洞一人怎有回天之力呢?所以他上任不到一年,便民怨四起,人们对张之洞满腹牢骚,大失所望。当时有人编了一首歌:  相似文献   

2.
张之洞(1827-1909年),是甲午战争以后洋务运动著名领袖人物,他在湖北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军事、民用企业,使湖北发展成为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基地,为中原腹地湖北的勃兴奠定了基础。对洋务运动后期这样一位重要领袖人物,认真分析其洋务思想的形成及内涵,对研究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大有裨益。 张之洞兴办洋务运动,始于其山西巡抚任内。他提升两广总督后,即行筹办枪炮厂、纺织厂。1889年调  相似文献   

3.
刘坤一是晚清时期一个重要的地方官员,也是洋务运动后期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历任江西巡抚、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坐镇东南,屹然为中国之重”。1901年,他与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更成为晚清新政的基本方针。对于这样一个清末封建统治阶级中学习西法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史学界的研究是明显不足的。本文试就刘坤一洋务外交思想的发展过程、洋务外交思想的特征做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清末,张之洞作为后超的洋务派巨擘,十分重视工业建设,先后兴办了一系列在中国近代史上较有影响的工业设施。在两广总督任内,他筹办了铁厂。在湖广总督任内,他修建了汉阳炼铁厂、机器厂、水泥厂、枪炮厂,以及织布厂、火柴厂、制麻厂等。当时这些工厂的机器设备多来自外国,工艺较为复杂,工人操作存在一定困难。为了使工人尽快掌握技术,张之洞提出要在工厂中进行技术培训工作。1895年,他在汉阳炼铁厂内  相似文献   

5.
张之洞(1837——1909年),直隶南皮人。16岁时、中乡试第一名举人。27岁参加殿试,以一甲第三名赐进士及第,授职翰林院编修。此后,先后担任湖北学政、四川学政。34岁起,担任山西巡抚,接着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督鄂长达17年之久。1907年,张之洞调任军机大臣,主管学部,成为全国教育的最高长官。作为清末洋务教育的著名代表人物,张之洞十分重视留学教育,发表了许多有关言论,利用其在教育界的特殊地位,不遗余力地推进留学的发展,为培养近代中国社会所急的各种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  相似文献   

6.
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光绪七年年底,张之洞出任山西巡抚,这是他首次担任封疆大吏,也是他兴办洋务的开端。在抚晋期间,张之洞开展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整肃财政、禁种鸦片、发展铁业、编练新式军队等,为山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虽然这些措施在其离任之后并未在晋省沿革实施下去,但却是他迈向洋务的第一步,为他以后在其他地区兴办洋务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张之洞是河北人,清朝同治年间进士, 历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等职。一日,张之洞到江南巡察。南方人自恃人杰地灵,常常会刁难北方的官员。这天, 张之洞被请去看戏,戏还设开演,突然有人跪下来,禀告说:“列位大人,台上还缺一副对联呢,请张大人赏一副吧。”话音未落,文房四宝就已摆了出来。张之洞一看这架势,便明白了这些人的意图,也不推让,饱蘸墨汁,一挥而就,写出: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齐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名士尽低头这天要上演的正是三国戏,张之洞的这副对联既符合这部戏,同时又巧妙地借题发  相似文献   

8.
刘坤一与晚清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坤一(1831—1902),湖南新宁人。历任江西巡抚、两广总督、两江总督。作为晚清庞大政治势力湘系集团后期资望最高之人,他长期担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坐镇东南,屹然为中国之重”,人称其“声望一切均堪与傅相(指李鸿章)匹敌”,是清末重要的地方高级官员。他步曾国藩、李鸿章等后尘,积极投身于洋务运动,是洋务派后期的主要成员,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向前发展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那么,他对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相似文献   

9.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人,清末洋务派杰出代表,曾任浙江、四川乡试副考官,湖北学政,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及兼管学部的军机大臣。在其漫长的政治生涯中,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任主考官、学政等与教育有直接关系的官职,后半生虽主要从事政治活动,但尤重教育,特别热心于旧教育的改革和新教育的提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其丰富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互保”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在“护馆”、“护侨”、“平定义和团暴乱”的名义下,派侵略军侵入我国华北。清统治阶级内部惊恐万状,各派势力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乃至各行其是。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东南督抚在清廷被迫“宣战”的情况下,却同帝国主义列强结成“东南互保”。本文试对这一历史现象,予以评述。一“东南互保”是由刘坤一、张之洞担任盟主,并在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支持,铁路督办大臣盛宣怀从中出谋划  相似文献   

11.
张之洞(1837——1909),直隶南皮(今河北)人,字孝达,号香涛,又号香严。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三世为州县官”(1)。二十七岁参加殿试,以一甲第三名赐进士及第,授职翰林院编修。同治六年(1867)充任浙江乡试副考官,随即任湖北学政。同治十二年(1873),典式四川,就任学政。光绪七年(1882年初)出任山西巡抚。三年后(1884年)提任为两广总督。光绪十五年(1889)调任湖广总督,担任这个职务一直到1907年。其间除了1895——1896年和1902——1903年两次临时代理两江总督以及入京厘定学制之外,张之洞  相似文献   

12.
张之洞(1837——1909),直隶南皮(今河北)人,字孝达,号香涛,又号香严,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三世为州县官”。张之洞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有争议的人物。他以翰林起家,曾典试提学,做过两任学政,先后主管湖北和四川两省的教育工作,后来担任山西巡抚以及两广、湖广和两江总监,创建了一批著名的书院和洋务学堂,并大力提倡留学教育。1903年主持制  相似文献   

13.
阎敬铭因湖北巡抚胡林翼、严树森多次向清廷大力推荐,始得越级升任山东巡抚。在山东巡抚任上,他因在军事方面缺乏经验,经济方面有些吝啬,政治方面过于偏激,受到严苛的弹劾,两江总督曾国藩又多次为他辩护。在山西赈灾期间,直隶总督李鸿章、山西巡抚曾国荃又对他称颂不已,这都对他后来出任军机大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课本第 12 0页 :“后来 ,两湖总督张之洞等奏请停止科举考试 ,普遍兴办学校。”清末张之洞曾任湖广总督 ,从未任两湖总督。尽管清朝湖广总督管辖之范围是两湖 (湖南、湖北 ) ,可却从未有两湖总督之官名。湖广总督是沿用历史上的习惯称法。元朝时设有湖广行省 ,湖广总督管辖湖南、湖北、广西 ,到清朝时广西已归两广总督管辖。而管辖两湖地区的 (湖南、湖北 )依然称湖广总督 ,而不称两湖总督。清末在张之洞之前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曾任湖广总督。在张之洞之后有瑞任湖广总督 (武昌起义时 )。查清朝历史职官表也未有张之洞任两湖总督之说 ,…  相似文献   

15.
曾国荃是曾国藩的胞弟,著名湘军将领。他与乃兄一道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又同曾国藩一样,在治军、为官、处世、教子等方面都有过人之处。他曾任浙江、湖北、山西巡抚和两广、两江总督,从政数十年,深谙为官之道。他执政期间的吏治思想既是对前人经验的传承,又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并付诸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6.
作为洋务派的后起之秀,张之洞不仅在办近代工业企业中起过重要作用,而且在扭转社会风气,改革弊政方面也做出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巡抚山西期间(光绪七年十二月——光绪十年四月)禁种罂粟,颇为人们称道。鸦片问题在中同近代史上至关重要。英国侵略者为了打开中国古老的封建大门,卑鄙地使用了鸦片。贸易。1840年鸭片战争后,由于中国战败,鸦片走私更加猖獗。随着鸦片的大量输入,国内就有栽种罂  相似文献   

17.
张之洞(1837-1909)是晚清重臣和洋务派健将,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他任湖广总督18年,兴实业、办文教、练新军,成为湖北武汉地区现代化的先驱及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巨擘。为推动张之洞研究,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政协武汉市文史学习委员会拟于2002年9月上旬在武汉主办“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主题有:一、张之洞与晚清政局及社会;二、张之洞与晚清两湖地区社会转型;三、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论锡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锡良是清末的一名重要的蒙古族封疆大吏,历任山西、河南巡抚,热河都统,四川总督,云贵总督,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等要职。他有着明确而强烈的主权和国家利权意识,在革除弊端、奖掖和培养人才、维护国家主权、推行新政、强化边防、禁毒、防洪诸方面都不懈努力,某些方面还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他也是一位干练、负责、廉洁的官员。在政治态度上他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了广雅书院张之洞一生都重视教育,他认为"智以救亡,学以益智,士以导农工商兵;士不智,农工商兵不得而智也。"①"大抵国之智者,势虽弱,敌不能灭其国,民之智者,国虽危,人不能残其种。"②"国家之兴亡,亦存乎士而已矣。'③"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④"学术造人才,人才维国势。"⑤他在川、粤、鄂,都创建过书院.广东的广雅书院,是其中之一。创建广雅书院的具体原因他在广州办广雅书院的具体动机,是:"查两广总督旧治肇庆,设有端溪书院、为总督课土之所,两省人士得肄业其中,自总督移…  相似文献   

20.
<正>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袁世凯领衔,联合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岑春煊、两江总督周馥等会衔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得到批准。清政府谕令从丙午(1906)科起,停止所有乡试、会试和各省岁试。如此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为新式学校的发展扫除了障碍。袁世凯后来经常与其子女谈起这件事,认为是一生中最为得意的事情,并说自己从小就痛恨科举制度。他的精明之处还表现在吸取过往改革受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