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字小考湖南潘新华《陈涉世家》里有一句:“攻铿、赞阝、苦、柘、谯,皆下之。”对于“赞阝”的注音,书中注为"zan”,并说明“赞阝、苦、柘,在现在河南省。对于“赞阝”字,自70年代该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以来,一直这么注音,也没有更正。在《新华字典》中...  相似文献   

2.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一段文字,讲的是人成才应经受思想、  相似文献   

3.
“跑”字二音二义,阳平pao表兽足刨地,上声pao意为“急走”。音义分别,本不该相混。然今人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见了“虎跑泉”便念“虎pao泉”,此种误读之普遍,反映了我们语音史、词汇史研究在“跑”字上的缺位,以致诸多大型权威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普遍失误。阳平表兽足刨地之“跑”,是早在汉代产生的老词,上声之意为“急走”pao,是晚至元代才出现的一个新词。这个问题不解决好,也会直接影响到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文学史的表述。  相似文献   

4.
高中人教版选修课本《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课后练习(第43页)中的“弹”字。选文如下:客谓梁惠王曰:“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王曰:“诺。”明日见,谓惠子曰:“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曰:‘弹之状若何?’应曰:‘弹之状如弹。’谕乎?”王曰:“未谕也。”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中出现“荫蔽”一词,书下注释为“荫蔽(yin bi)”;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也出现“杨荫榆”这一人名。笔者认为:“荫”的正确读音应为“yin”。  相似文献   

6.
关于文言虚词“乃”作代词的用法,新编高中语文第二册第354页《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一)》中,说“乃”“只用作第二人称”。肯定语气且冠以“只”字限制,旨在强调其用法的唯一性,排除“乃”作其它代词的任何用法。对于此种看法,笔者不敢苟同。首先,这种说法与教材本身相抵触。高中第一册《三元里抗英》中的“备乃器械,持乃糗粮”中“乃”注释为:“‘乃’,相当于‘其’,他的。”同一套教材,前后却不能自圆其说。当然,对于“备乃器械,持  相似文献   

7.
“睛”字晚出,始见汉代典籍,《说文》不收,《玉篇》:“目珠子也。”其后之字典、辞书皆承用其说,即是新版《辞源》、《辞海》也不例外,似乎“睛”的本义就是眼珠子,然验诸书证,考诸词源,似觉未安。在古代汉语中,常用“眼”表示眼珠子,《史记·刺客列传》:“因皮面决眼,自屠出  相似文献   

8.
一些文献将“賨”注音为“zong”,此为不妥。究其原因,一是认字习惯因素使然,二是和历史文献的解读不全面有关。历史文献对“賨”的字义及文化内涵的表述存在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寅人的出现应早于秦汉;賨人仅是巴人的一支,不能完全代称巴人,二者不能混称。賨的称谓最初不应是来源于赋税之名,而是和龙图腾有关的一支种族的原始称号的音译。  相似文献   

9.
汉语里,"三"除了以示实数外,还有一个特殊用法:表"多'表"众".无论是古语还是瑰代语体里,这样的例子可谓俯拾即是。如:一日不见,知三获兮!"诗经·王风·米葛"复三今五申之。(《史记·孙于吴起列传))三人行,必有我师几。  相似文献   

10.
“峒”“硖”“孽”三字小考张守基,张崇文1993年,华山管理局决定给华山的主要景点立碑介绍。碑文草就后,约我们前去华山下与碑文作者们一起讨论定稿。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通常写作“千尺”,“百尺峡”、“椽”中的“”、“峡”、“”三字有问题。经过考索,觉...  相似文献   

11.
刀字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被解释为兵器,而《诗经》中"曾不容刀"的"刀"则被认为是假借字。但实际上,其假借一说仍有待考证。而刀字的本义也存在疑点,刀字与小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刀字所蕴含的文化和字义源流是极具研究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位正在注释李商隐诗的朋友,不耻下问,向我提出: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一韵》中,有“昔闻成阳帝,近说嵇山侬,或著佳人号,或以大夫封”;关于秦始皇(咸阳帝)于泰山封“五  相似文献   

13.
"鼻"字小考     
自,鼻也,象鼻形,为"鼻"的初文,很少用其本义.后起"鼻"在义符"自"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声符"畀". "白"省"自",只是从其字之构形进行训释,却忽略了它们本身的字义, "白""畀"组成的"量"不存在.  相似文献   

14.
《公羊传》中的“诺已”不是一个词,“诺”“已”当单独成词,分别义为“许可”和“不许”。《祭妹文》中的“诺”“已”也当单独成词,分别义为“许可”和“不必”。  相似文献   

15.
朱旗 《语文知识》2006,(6):25-25
宗璞的美文《紫藤萝瀑布》里有这样一句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这里,作者为什么将常见的“察言观色”写成了“察颜观色”,是一时笔误还是有意为之?这两种写法到底哪一个对?为了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笔者特意去查阅了有关的工具书,发现《中国成语大辞典》《辞源》《现代汉语词典》都是写做“察言观色”。可以说,“察言观色”已被公认为这个成语的规范写法了。  相似文献   

16.
俞莉娴 《现代语文》2007,(5):125-125
婀娜,有轻盈柔美之意。例如:古乐府《孔雀东南飞》:"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唐張文成《游仙窟》:"華容婀娜,天上無儔;玉體逶迤,人間少匹。"《法苑珠林》卷五十六:"有一力士,手捉金杖一擬,四十萬眾人馬俱倒,手腳繚戾,腰髖婀娜,狀似醉容。頭腦陂峨,不復得起?  相似文献   

17.
“著作等身”是赞扬写作者的著作量大得惊人,其著作叠放在一起可与身高相等同。然而。“等身”最早却是形容重量的。唐德宗时泾原行营节度使郝珧勇猛嗜杀,与之对垒的吐蕃赞普对其国人下令道:“有生得郝毗者,赏之以等身金。”意为赏赐与其体重相等的黄金。到宋朝时。“等身”由重量变为了长度。宋人贾黄中自幼聪明过人。  相似文献   

18.
(通过报刊、广播、电视、招贴、橱窗布置等形式)向公众介绍(商品、服务内容或文娱体育活动等)信息的一种宣传样式,我们今天称之为“广告”。  相似文献   

19.
“书香”是我们常见的一个名词,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一个浪典雅的词汇,它有很美好的内涵.是西方文化所没有的.何渭“书香”?原来是古人为了防止书的蛀虫(也称衣鱼)咬食书籍,遂于书中放置“芸香草”,该草有杀虫作用.能避蛀咬.把芸香放在书中,书中便留下了一股幽幽清香,‘书香’之名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20.
筷子是我国传统饮食丁具中最重要、也是最具特色的进餐工具。一方面,“筷子”以其普适性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走入任何一户中国家庭,都可以看到一个盛满了筷子的筷笼。另一方面,“筷子”又是汉文化的标志性事物,灵活自如地运用两根筷子进食几乎成了中国人的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