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东北虎”威名饮誉中国足坛的辽宁东药足球队在前主教练李应发统率下横扫诸旅,夺得“八冠王”之称。这在中国足球史上确实是令人难以企及的战绩。于是热衷于足球事业的人们,把目光一致投向李应发身上,似乎李应发能使不太景气的中国足球有所转机。但李应发在饮下“八连冠”的庆功酒不久后,却令人意外地辞职卸任,将帅印移交给曾被足坛人士誉为“快马”的杨玉敏。 2月14日下午,辽宁省体委副主任崔大林当众宣布:辽宁足球队“八连冠”的主要设计者李应发卸任主教练一职,出任辽宁足球总教练。辽宁东药足球队主教练由东北风缘茵学校主教练杨玉敏担任。新组成的教练班子成员是杨玉敏、王洪礼、蒋立升三人。  相似文献   

2.
李应发尽管在“海埂竞选”中成为令万众球迷抱为撼事的“舆论风波”的中心,但他并未为此背上半点包袱,也未在情绪上有所波动,仍是一如既往地率领辽宁东药足球队转战绿茵沙场未下鞍。他相信,带领地方队同样能给中国足坛带来生气,同样能给中国足球在亚洲、乃至世界争得荣誉。不论舆论界如何评价李应发,也不管球迷们如何议论李应发,李应发早已摆脱了“竞选”的困惑,全部身心地率领他的球队投入新的绿茵大战。当记者问及此事时,李应发只是轻松地说:“竞选一事我不愿多谈,也没精力去考虑,我是辽宁队的主教练,要对这支队伍负责,要带好这支队,打好比赛,其它事对我来说不是紧要的。“如果国家队需要我的帮助,我一定全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1990年的中国足坛,继续由辽宁东药足球俱乐部队扮演着霸主的角色.特别是这支"东北虎"一举捧走亚洲俱乐部冠军杯后,更进一步提高了身价。辽宁东药队不愧是中国足坛的杰出代表。她  相似文献   

4.
李应发是一位实力派教头,这不仅仅表现在他46岁的时候挥师辽宁足球队勇夺亚俱杯,开创建国40年来中国足坛未登男子亚洲冠军之先河的佳绩。而且,李应发在球场上指挥若定,潇洒从容的风度令人倾倒。这位1米78的关东硬汉有着非同寻常的智慧,难怪足坛人士直呼其为“智多星”。不过,李应发虽然有“五连冠”的佳绩,“智多星”的美誉,但也曾背有“大傻瓜”这个不太雅观的绰号。李应发的执教生涯尽管伴有坎坷,但最终他开创了一条中国足坛“前无古人”的业绩。李应发足可以凭着这一点,问心无愧地回顾他所走过的崎岖不平,却充满希望的阳光大道。事实证明,李应发不仅在这条道路上走得好,而且可以用“漂亮”、“潇洒”这样的形容词来描绘。(一) 李应发确实是一位“怪才”,这  相似文献   

5.
杨玉敏足球训练中心开张 前国脚大器晚成,“快马”杨玉敏蜚声亚洲足坛。退役后,他就在辽宁足球队、辽宁足球俱乐部任教练,后因杨玉敏脾气禀性与俱乐部不合闹翻出走,受聘出任江苏足球俱乐部主教练。终于,国内教练统领国内甲级俱乐部队的余地越来越小。 像特别注重自己的发型和服饰一样,杨玉敏特别注重自己的名声,“说什么也不能到乙级队执教,别砸了杨玉敏这块牌子。” 今年的炎热高温登陆沈阳特别早,日均温度零上三十度,广州那面却凉意袭人,两地像调了个个儿。就在“儿童节”之际,酝酿筹备已  相似文献   

6.
曾经在国内足坛风云一时的著名球员杨玉敏,最近又以其独特的脚法大闹“禁区”——出任辽宁省东药队主教练,实现了其完美的“绿茵之路。”  相似文献   

7.
李应发这个名字相信所有的中国球迷都会熟得不能再熟了,“发子”是人们对他的昵称,“东北大帅”是人们对他的尊称。 八十年代的中国足坛可谓是“李应发时代”,他所率领的辽宁足球队所向披靡,勇冠三军,共计夺得八项全国杯冠军,可以说,在当今的中国足坛尚无一人可与之匹敌,众人只有望其项背的份儿。  相似文献   

8.
正像人们所预料的那样,老牌冠军辽宁东药队再次称霸国内足坛,取得“八连冠”。不过,看花容易绣花难,尽管辽宁队在今年的比赛中取得了联赛冠军、亚俱杯亚军、全国锦标赛四强的佳绩,但其背后却也有人们鲜知的艰辛,那种滋味,只有主教练李应发和他麾下的队员们才能深深地体会到。  相似文献   

9.
绿茵场内的李应发神情庄重,且不拘言笑,然而,往往他却是比赛的最后胜利者。李应发称得上是一位实力派教头,在他46岁的时候,他的身后不仅有五连冠的光环,而且他挥师辽宁足球队勇夺亚俱杯、开创了建国40年来中国足坛第一个亚洲成年男子冠军的先河,人们也最终领略了这位关东硬汉的智慧。4月29日沈阳五里河之战,成为中国足球历史性的转折点。李应发也可足以凭  相似文献   

10.
3月19日,中国足球史上首次由“竞选”和民主投票推举的国家队主教练人选。中国奥林匹克队主教练徐根宝以13票优势独占鳌头,然而具有竞选实力的辽宁东药足球队主教练李应发、大连足球队主教练戚务生却激流勇退。为此,笔者特走访了沈阳各界球迷,笔录如下: 是他率队夺取了全国足球甲级联赛的七连冠,是他代表中国在洲际比赛中首次夺得“亚俱杯”;但是,李应发退出竞选是明智的。  相似文献   

11.
辽宁足坛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依托其“十冠王”的辉煌背景,引诱了许多中国足坛重量级人物来此一搏,然后再用它的方式将其吞噬。这就是1994年,中国足球转入职业化以后,辽宁足球给我们的印象。杨玉敏半年,王洪礼一年,李树斌半年,现在又是苏永舜备受煎熬了半年……所有这些从中军大帐中卷铺盖走的人,在辽宁足坛甚至中国足坛都是叫得上号的“腕儿”。尤其是苏永舜,在经过15年前的那次悲壮的失败之后,这位老人便在中国足坛的名望有点像武侠小说界的金庸,每当中国足球陷入“黑色数分钟”时,球迷们总是不自禁地想起这位曾经将中国足球带到西班牙门槛前的儒雅老人。在球迷中,弥漫着一种:“永舜不出,足球不兴”的情绪。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东药队终于如愿以偿,在亚俱杯上刻下了中国人的名字,实现了中国成年男足历史性的突破.李应发教练是如何降服与自己队实力处于伯仲间的日本尼桑队呢?我看取胜之道主要有三. 一、知人善任,大胆使用马林这位在国家队打世界杯外围赛常是替补的人物,在亚俱杯复赛和决赛中却立下赫赫战功,为什么同一个人,会有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3.
“东北虎”辽宁足球队称霸国内十余载,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十连冠”,故被足坛谓之为“东北虎现象”。有人对此称道,有人叹为悲哀。一时间舆论界争议纷纷。最近,足坛五名宿直抒胸臆,放谈“东北虎现象”。李应发(辽宁八连冠创造者、现辽宁足球队总教练):辽宁队夺冠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看辽宁队比赛舒服,全队流畅的打法标志辽宁足球的成熟,也证明中国足球是向前发展的。辽宁代表了中国足球的主流。我认为,辽宁队的成功不仅仅是北方队的成功。辽宁地处北方,但南方的技术、意识我们也具备。从现代足球发展趋势看,说明我们是在不断地创造和发展。我个人带队时每年都有创新,从个人经验上找出了辽宁足球与国外先  相似文献   

14.
看了第148期《球报》的那篇《李应发答本报记者问》后,生理上极不舒服,不等做出反应,第149期《球报》上《我也有话说》的访谈录又出现在我面前,联想起李应发接受《足球》报记者采访时所流露出来的心态,不禁要问:李应发在辽宁足球降组之时,到底有何反思? 李应发作为辽宁足球“十连冠”的缔造者、全国人大代表、辽宁足球队总教练,本以为他在辽宁足球蒙难后,以一个老同志、老功臣的胸怀,以他在辽宁足球界的影响,讲出些有益于辽宁足球总结经验东山再起的话来,做一些富有积极意义的事情。然而相反,李应发本来留给人们的良好形象,被他自己的前后矛盾的讲话而变得模糊了。李应发,你留给人们的岂止是遗憾!  相似文献   

15.
1991年神州足坛甲级联赛曲终人散,人们看到一个罕见的局面:辽宁一省在 A组8支队伍中拥有辽宁东药、大连、沈阳三支队伍。辽宁足球强大的奥秘何在?它为关心中国足坛的人士以哪些思索呢?题内话:一山能容三虎的秘密辽宁历来是足球大省,上至省市领导,下至基层单位都酷爱足球,这就有一个大的足球气氛。辽宁足球队参加几届亚俱杯,其外汇经费都是省政府直接批付的。辽宁队教练蒋立升对笔者说:“省政  相似文献   

16.
1997年2月16日,也就是辽宁足球队主教练杨玉敏在与辽宁足球俱乐部签订工作合同期满的前四天(杨玉敏的工作合同日期为1997年2月22日),辽宁足球俱乐部在沈阳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杨玉敏不再担任辽宁足球队主教练。辽宁足球俱乐部聘任大连青年队主教练、现任中国青年队教练、辽宁省参加第八届全运会  相似文献   

17.
4月16日,也就是辽宁足球俱乐部正式确定杨玉敏接任盖增臣,第三次出任辽宁队主帅的前一天,杨玉敏还执意要求黄祖钢出任辽宁队领队,否则不参加翌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令。43岁的黄祖钢,身为辽宁省足协秘书长,去年中旬。杨玉敏接替苏永舜执鞭辽宁队,黄祖钢兼任辽宁队领队。这是杨、黄二次携手合作,此前,当黄祖钢任沈阳球迷协会会长并创办“绿茵足校”时,杨玉敏曾任足校少年队主教练。他们二次握手筹划辽宁队,为队伍注入勃勃生机。可是随着今年初杨玉敏与张桐坡矛盾的激化,杨、黄二人不得不弃手辽宁队。杨玉敏此次力邀黄祖钢出山,让辽宁足坛首脑人物很为难。因为辽宁足球俱乐部4月份这次“大手术”,不想把它视之为有深刻背景的事件,而只是当成拯救辽宁队现状的一次纯“技术行为”。 在这次“大手术”中,导致直接的后果是辽  相似文献   

18.
今日之最     
最受关注的嘴每逢足坛的莱一重大赛事来临之前,贝利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谁让他有张出了名的“乌鸦嘴”呢?各个国家队的教练、球员和球迷关心他,是因为担心他会预言自己的国家夺得冠军;各大媒体关心他,是因为“球王”的每次预言都可以成为新闻和焦点。今年,贝利学聪明了,为防日后因一时语失而被巴西人口诛笔伐,他决定“打死我也不说巴西夺冠”。日前,为了给德国世界杯造势而专程来到上海的贝利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您认为哪支球队  相似文献   

19.
如今的中国足坛,“洋务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上至政府机构,下至各俱乐部,从球员到球迷对聘请高水平的外籍教练大多持肯定和欢迎的态度。在这样的“大气候”之卜,金志扬的观点也许显得有些另类,但对于仍处于“上下求索”阶段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许多问题的轨是孰非都还没有定论。金志扬教练在天津接受记者采访时谈了他对聘请外籍教练这一问题深刻且独到的见解. 金指导认为现在国内很多俱乐部聘请外籍教练存在着严重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恨不得今天请来,明天就能出成绩,这不可能,也不现实。他做了一个很恰当的比喻,他说外籍教练就…  相似文献   

20.
中国足球的希望在哪里?多少人在思索着,探寻着。佛山队的出世,开创了足球职业化的雏形和先河,随后辽宁东药俱乐部、广州白云俱乐部也相继宣告成立。就在人们满怀希冀职业化道路在中国的美好前景时,各队教头却疑虑重重:兵源不足、强将难求已是头等大事。纵然你手里有一大笔钱,队员也愿意加盟,但现行的体制不能使他们得到所需要的队员。像不久前,东药俱乐部教头李应发看中原山东队的李强,李千里单骑闯关东转投东药队,竟使两队“反目结仇”,闹到打官司以求公了的地步。人才流动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动力。中国之大为人才流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各行各业如此,竞争性极强的足球亦是如此。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足球近乎没有人才流动制度来保障人才流动的正常化、合理化、公开化,一些所谓的“人才流动”只能是“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