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教材的教学内容由说变做,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作为一个中学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方法、手段、途经和资源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反思、探索和实践,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单一式”为“多样式”.本文从积极探讨新的教学方式、变抽象为生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几个方面浅谈笔者在教学中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张璇 《教育艺术》2010,(7):74-74
新教材的数学教学内容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从方法、手段、途经和资源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反思、探索和实践.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单一式”为“多样式”。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在数学教学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顾泠沅教授曾说过:“变式教学是我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大法宝.”在数学课堂中恰当地运用变式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深刻性和变通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去伪存真,全面认识事物,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数学变式教学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多向、多角度、多手段、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的发散型教学模式。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进行教学,注重激活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想像、去探索,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凸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展示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培养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如何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徐为春 《考试周刊》2009,(27):213-214
高中物理课主体教学模式是针对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借鉴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关成果,结合教学实践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设适时点拨——共同归纳创新”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学生是自我身心发展的自主参与者.积极学习的探索者和创造者,是主体。  相似文献   

6.
“开放互动式学生主体综合教学法”是笔者自1991年从事职业教育教学以来.学习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的一种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开放互动式学生主体综合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做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堂教学倡导主动探索、动手实践,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必须让学生主动发现、自主建构,故而教师不能只是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而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探索研究,让学生亲历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求“变”的规律.这样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我们在引导学生如何开展“自主探索学习”的学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自主探索学习”以变“教我学”为“我会学”为核心目标,它的教学理论建立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职责是纽织、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之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师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  相似文献   

9.
傅锦疆 《上海教育》2000,(3):24-25,48
长期以来,中学课堂教学的严重问题就是: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缺乏活力。要让以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课堂主渠道上得以真正落实,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动”起来,进而逐步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据此,我校以探索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课堂模式为目的,  相似文献   

10.
“反馈教学法”强调教学以信息反馈为主线.把自学研讨贯穿始终.使课堂教学信息变单向传递为多向传递.注重的是培养学生自学、互学、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更应关注数学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首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呼唤“新版教育”.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呼唤学生生命活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自由舒展。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因此进行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寻找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与学的方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曾泽光 《广东教育》2009,(12):49-49
现代教育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重视加强对学生创新学习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尝试探究教学”以“尝试——讨论探究——再次尝试”为基本模式,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以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为参与过程,为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创建最宽松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下面是笔者运用尝试探究引导学生创新学习的几点实践.  相似文献   

14.
沈坤华 《江西教育》2012,(14):18-20
数学课要凸显数学学习的本质,要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这些方面怎样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呢?经过实践,笔者认为数学教学要实行三个先后顺序转变,即变“有问先答”为“先探后答”,变“有疑先议”为“存疑后议”,变“先操作后想”为“先想后操作”.这样三个转变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加以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实际生活例子引出“不会提问就意味着不会创新”,紧接着针对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提问能力现状进行剖析.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追求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既看教,更看学,“以学论教”。要设法让学生主动接受信息,教师只起引导和评价作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挥与发展。在这一改革的大潮下,课堂教学应怎么发展,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急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从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导演”作用等方面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使政治教学在改革中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世纪.要培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课堂教学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教学的“组织者”.而不是“操纵者”,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且是参与者和创造者。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探索、发现、思考的情景.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侯开云 《考试周刊》2010,(4):219-219
什么是素质教育?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哪里?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课堂教学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因此,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如何变传统教学为创新教学,以及在课堂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它有着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核心功能最终必须定位在促进学生创新,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奠定基础.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优化课堂教学艺术,创造各种创新机遇重视解题教学,发展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了探索.1优化课堂教学艺术,创造各种创新机遇课堂教学应以创新要求为归宿,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核心,要变“接受性学习”为“创新性学习”.这就要求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如下几点:1.1突出课堂教学的探索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不“紧抠教材”,而是以开发教材,拓展教材为宗旨,学生不是以执行教材为目的,而是以学…  相似文献   

20.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更应关注数学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口头禅.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文将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发展的心理环境和如何诱发心理动因方面来探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