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际融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 ,高等教育的国际融合已成为一种世界大趋势。中国必须及时地把握和顺应这一大趋势 ,在这种融合中更好地发展高等教育 ,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一中国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 ,曾经有领先于世界的先进文化和生产力。明朝时 ,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当时世界上重要的发明创造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 30 0项 ,中国就有 1 75项 ,占 57%以上。到“康乾盛世”(1 662 - 1 795) ,其经济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成就。乾隆末年 (1 795年前后) ,中国人口…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家风育英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是一个人才济济的真正“大家”,一个家庭有9个子女,其中有3个是院士: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其他6个子女也是在本领域内颇有成就和贡献的学者和人才。他们的父亲便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卓著的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化宗师梁启超。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成果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这是因为他所营造的家风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3.
“好,好!”一阵阵欢呼声从操场上传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我们学校的“神七”!“五、四、三、二、一!”第一支火箭伴随着同学们的呐喊成功升天了,接下来一连几枚都发射了,一枚枚火箭都打开了自己的降落伞,蓝的、花的、红的、粉的,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突然,有一枚火箭降落在校园里,三年级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地往火箭“降落”的地点跑去。  相似文献   

4.
刘玮 《中学科技》2014,(11):20-21
秦九韶创造的“大衍求一术”,开创了系统的一般一次同余式组解法的先河。在中世纪,它不仅代表了中国数学的最高成就,即使在当时的世界领域中也是处于最先进的水平,比西方同类解法早500多年。  相似文献   

5.
北宋一朝 ,能与四川峨眉“三苏”相提并肩者 ,只有陕西的蓝田“四吕”。以蓝田“四吕”在当时的地位、人品、学术成就而言 ,又决不在“三苏”之下。蓝田四吕出身于关中世代诗书之家 ,祖父通 ,曾做过太常博士 ;其父 艹贲 ,为比部郎中。吕 艹贲 共有六个儿子 ,其中五子登科 ,荣获进士及第出身 ;又其中四人成大家 ,《宋史》为之列传 ,这就是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 ,被尊称为“吕氏四贤”。再其中大忠、大钧、大临都曾师从关学开山祖师张载 ,故又有“蓝田三吕”的称谓。这在中国古代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吕大忠 ,字进伯 (一作晋伯 ) ,是…  相似文献   

6.
随着倒计时的开始,全国人民的心都在激动地跳着。终于数到“1”了,火箭在一瞬间点燃了火,急速地飞向太空。这就是享誉世界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它飞上太空,绕地球14周后返回。这表明中国将进入航天大国的行列,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研制可回收式载人飞船的国家。这是多么激动人心又令人难忘的时刻,这一刻将永载史册!回望历史,中国从一个连汽车、火车、轮船都不能制造的国家到一个能自行研制并发射火箭送宇航员上太空的国家,历经了多少风霜雨雪,遇到过多少艰难困苦,但中国人还是挺直腰杆站起来了。如今,“神舟5号”满载历史使命和…  相似文献   

7.
WanHoo断想     
WanHoo 是谁?我们现在还不清楚。  据目前资料所及,WanHoo 为世人始知,是在1945 年。当时美国有一位叫H.S.Zim的科学家,在其著作《Rockets and Jets》(《火箭与喷射》中提到WanHoo :“必须提一下 )WanHoo 的事迹。这位生活在大约15 世纪的中国官员是试验火箭上天的第一人。……他坐在椅子上,椅子下面捆绑了47 支当时最大的火箭,他命其仆人点燃火箭,然而,随着一声巨响,WanHoo 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之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按H.S.Zim所述,应该说,WanHoo 的故事同五百年后的“挑战者一号”是一样悲…  相似文献   

8.
继续工程教育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国航天事业之所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到高;我国的“长征三号”载火箭、同步定点通信卫星等高技术成果之所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取得举世瞩目的惊人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以继续工程教育为本,边干边学起家的。我国航天事业创建于五十年代中期,当时全国解放不久,旧中国给我们留下的工业基础、科技水平等十分薄弱,正处在一个一穷二白的状况,要建立我国的尖端事业,只能是平地起步,白手起家。我们在“自力更生”为主的建院方针指导下,奋发图强,刻苦学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飞船由“长征2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神箭”,就是指发射载人飞船用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这种新型火箭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为基础,其芯级是用发射成功率很高的“长征2号C”火箭改进的。“长征2号C”火箭曾经11次发射返回式卫星,无一失败。利用这一优质火箭,采用先进的捆绑技术,即在它的第一级火箭周围对称捆绑4个液体助推器,这样就加大了火箭的推力,提高了运载能力。这种最新研制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主要用来发射载人飞船…  相似文献   

10.
陈正军 《历史学习》2004,(10):12-13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在科技、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斐然。这一时期的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世界文明和后世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那么,这一时期的文化具有哪些特点呢?一、科学技术领先世界魏晋之际,刘徽注《九章算术》,并著有《海岛算经》,他首创“割圆术”,得到圆周率为3.14,刘徽运用初步的极限概念,提出了割圆术,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刘徽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小,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的思想、方法为宋、齐时的科学家祖冲之所继承,…  相似文献   

11.
金秋十月,我国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即将发射。这既是我国空间技术实力的又一次大规模展示,也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又一个新起点。神舟六号飞船的发射比起神舟五号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呢?基本上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但是“神五”和“神六”又确实有一些不同之处。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一是火箭装上了自拍相机,可靠性有了更加充分的保证。发射神舟飞船的长征2号F火箭是一种2级火箭,起飞重量479.7吨,是我国最高、系统最复杂的运载火箭,它能把8吨重的载荷送入200~350千米高的轨道,其可靠性从以往不载人火箭的91%提高到了97%,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  相似文献   

13.
看天下     
飞叨 《中学生博览》2024,(10):22-23
<正>航天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升空近日,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将搭载的“云遥一号”18-20星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该火箭的首次飞行。“引力一号”创造了多项纪录——迄今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世界首型全固体捆绑(固体芯级+固体助推动力)运载火箭、中国运力最大的民营商业火箭,也是中国首型捆绑式民商火箭。  相似文献   

14.
当今,人类社会正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历虫性跨越,这种重大的社会变革必然会导致世界军事领域的强劲发展,国外将它称之为“世界新的军事革命”.前苏联曾最先预见到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到来.早在70年代末,当时的苏军参谋长奥尔加科夫元帅等一批著名理论家就曾预言:”先进的非核技术的出现,正在引起一场新的军事革命.”当时他们就对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入军事领域倍加关注.认为这能制造出比火箭、核弹更加厉害的兵器,从而引起军事上的新变革.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与十月革命“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一正确的命题,说明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当时中国革命发生的巨大的和深刻的影响。有两种世界革命,一种是资  相似文献   

16.
从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到嫦娥一号工程,从现代化的航天城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火箭、卫星、测控网,“中国创造”和“中国制造”的标识无处不在。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催生了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正是这样一批批投身我国航天事业的科学家和研发人员,他们坚持不懈地创新和努力,造就了我国航天事业一个又一个里程碑。而在航天领域,我国的运载火箭尤为值得称道。j月5日,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姜杰在参与讨论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时,在报告中“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涌现出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载人航天飞行和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这一段下面重重地划上了一条横线。从1988年开始,姜杰就开始参与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的研发,“嫦娥一号”卫星正是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送入轨道的。20年间,姜杰见证了我国运载火箭跻身世界先进水平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几风 《天津教育》2002,(5):15-18
“海信杯”全国中学生计算机邀请赛的硬件部分展示现场。啊!在发射井架上竖立着一枚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模型!那高高昂起的箭头上镶嵌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中国航天”四个苍劲的蔚蓝色大字在乳白色的箭体上更加光彩夺目。尽管尺寸是大大缩小了,参观者依然不愿相信这只是仿真的模型。太逼真了,而且还能发射。一时间,火箭发射现场上变得灯火通明,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过,人们都远离发射现场。火箭就要发射了。只见护卫火箭的五只“手臂”缓缓地张开,火箭发射进入倒计时准备,十、九、八……“发射!”随着一声号令,火箭…  相似文献   

18.
1929年,一位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北帝国大学获得日本理学博士学位.这是第一个获得日本理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也是在日本取得这一荣誉的第一个外国人.这个消息轰动了当时的日本,日本报刊以及当时世界主要报刊都在头版刊登了这一消息:日本的理科学者们专门集会庆贺他的成就.这位中国留学生,就是来自浙江省绍兴的陈建功.  相似文献   

19.
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至今,文学批评界毫不吝惜地把数不胜数的桂冠加冕于郭沫若的头上。这其中既有出于门户之见的同人的大力吹捧,冯乃超在横扫了当时文坛所有作家的成就之后说:“我们若要寻一个实有反抗精神的作家,就是郭沫若”,“在中国新诗的劳作上,是成就最高、贡献最大的人。”周扬更把郭沫若奉为中国的歌德、中国的泰山之神;也有后来做了浪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火箭诞生的故乡。公元969年,北宋军官岳义方、冯继升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以火药为动力的飞行兵器——火箭(火药鞭箭),到了12世纪制出了靠喷气推进的火箭(图1)。在元、明时期,民间广为流行的能高飞的“火流星”(亦称“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