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比引路     
例题 :“用汽车运一批货 ,已经运了5次 ,运走的货物比 35 多一些 ,比 34 少一些。运完这批货物至少要运多少次?运完这批货物最多要运多少次?”学生解答 :5÷ 35 813 次)5÷ 34 623 次)答 :运完这批货物至少要运7次 ,最多一共要运9次。学生采用的是“进一法” ,他们对“运走的货物比 35 多一些 ,比 34 少一些”这句话不理解 ,取 35 只是取了最小值 ,813 次就比实际的次数多了一些 ,取 34 是取了最大值 ,623 次就比实际的次数少了一些。而次数取整数只能取“7”和“9”。为此我先出示一道题与前一道题对比 :“一台拖拉机每次运货3.5吨 ,运14吨…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五年制教材九册第59面练习16第5题是:“车站有一批货物,用甲汽车10小时可以运完;用已汽车15小时可以运完。用两辆汽车同时运,多少小时可以运完?”第6题是:“车站有货物450吨,用甲汽车10小时可以运完;用乙汽车15小时可以运完。用两辆汽车同时运,多少小时可以运完?”一位教师要学生练完这两题后说;“这两道题虽然形式不同,但解题思路相同,都是‘总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所以这两道题都是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3.
评价具有检测和激励等功能,通过即时评价,教师可以把握课堂学习状况,调控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有时候,即时评价也会带来负面效应,甚至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例如,教学工程问题时,出现这样一个题目:一堆货物,甲车需13小时运完,乙车需14小时运完,如果两车合运需几小时运完?学生纷纷举起了手。一学生回答说:1÷(13+14)=127(小时)。我没有马上评价,而是不动声色地另出了一题:一堆货物,甲需3小时运完,乙需4小时运完,如果两车合运需几小时运完?仍指名该生回答。该生发现两道题算式一样,知道肯定错了。其他同学抢着说:第一题肯定错了,…  相似文献   

4.
1.变换问题的形式。即将课本中的例(习)题,按标准化试题的要求进行变式,如基本题:车站有货物45吨,用甲车10小时可以运完;用乙车15小时可以运完。用两辆汽车同时运,多少小时可以运完?(第11册P59第6题) 变式题:车站有货物45吨,用甲车10小时可以运完;用乙车15小时可以远完。用两辆汽车同时  相似文献   

5.
在我市1984年的升学考试题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两个搬运队,共同搬运一批货物,如果甲队单独运要16天,而乙队每天可以运1·8吨当他们共同运完这批货物时,甲队运了总数的5/8,求这批货物一共是多少吨?(综合列式解答)。”根据沙坪坝区5343个考生的不完全统计,就有22种解法,其代表性的解法是:  相似文献   

6.
镜头一:教师出示习题:“王师傅生产一批零件,3天生产了这批零件的15,照这样计算,其余的还要几天完成?”“请大家仔细想想,该怎样解答?”“我相信,每个人起码能想出两种解法!”老师在积极鼓励学生,。短暂的沉默后,呼啦啦一排排小手高高举起,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答起来:(1-15)÷(15÷3),1÷(15÷3)-3,3÷15-3。“肯定还有别的解法。”老师对学生充满了信任。沉默。“刷”,教室里又高高举起两只小手。3×(1÷15)-3,3×犤(1-15)÷15犦。镜头二:教学《海底世界》,在理解“景色奇异”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提问:“海底有光吗?海底有声音吗?”“有光有声…  相似文献   

7.
一、尝试准备题扫一间30平方米的教室,甲组单独扫10分钟完成,乙组单独扫15分钟完成,两组合扫几分钟可以完成? 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准备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展示解答方法。30÷(30÷10+30÷15)=6(分钟)或30÷(30/10+30/15)=6(分钟)或30÷10×x+30÷15×x=30或(30÷10+30÷15)×x=30 师生共同修正错误解法,对每一种解法都给予鼓励。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道思考题:“一本书有132页,小英3天看完,小勇4天看完。小英比小勇每天多看几页?”大多数学生这样解答:132÷3-132÷4=11(页)。教师问:“有没有更好的解法?”学生甲说:“我是这样解答的:132÷(3×4)=11(页)。”教师问:“你能说出这样解答的理由吗?”甲说:“我说不清楚,我觉得好像应该是这样。”教师问其它学生:“这种解法对不对?”  相似文献   

9.
镜头一:在一节数学练习课上。出示“王师傅生产一批零件,3天生产了这批零件的15,照这样计算,其余的还要几天完成?”“请大家仔细想想,该怎样解答?我相信每个人起码能想出两种解法。”教室里悄然无声。短暂的沉默后,呼啦啦一排小手高高举起,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答起来:(1-15)÷(15÷3)1÷(15÷3)-33÷15-3 “肯定还有别的办法。”老师对学生充满信任和鼓励。沉默。唰,教室里又高高举起两只小手。3×(1÷15)-33×[(1-15)÷15] 镜头二:教学《海底世界》一文,在理解“景色奇异”这部分课文时,老师提问:“海底有光吗?海底有声音吗?”…  相似文献   

10.
2月下旬的一个星期日,与同事刘老师闲谈。她拿出一本数学杂志给我看,上边有一道很平常的应用题,有一种新颖的解法。这应用题如下:一家糖厂要榨一批甘蔗,原计划每天榨45吨,4天榨完,后来为赶时间,改变计划,要求提前一天榨完。问按新计划,每天应该比原来多榨多少吨?这类应用的一般解法是:45×4÷(4-1)-45=60-45=15(吨)而新颖的解法是:45÷(4-1)=15(吨)起始我觉得这样解没有道理。刘老师解释说:原计划用4天,后来用了3天,这等于说,后来这3天,每天除了要榨45吨外,还要把原计划第4天榨的45吨榨掉,所以直接用45除以3。细细想来确有道理。我突然记起…  相似文献   

11.
《湖南教育》1986年2期的《如此道理不能成立》一文,谈了学生对一道题目的解法。题目是“一项工程,甲独做20天可成,乙独做30天可成,现由两人合做,中途乙因故间断了几天,结果经过14天才完成。乙间断了多少天?”一学生的解答是:“1÷(1/20+1/30)=12(天),1/20×(14-12)=1/10,1/10÷1/30=3(天)。答:乙间断了3天。”作者分析了学生的错误,提出了自己的解法,这是正确的。但我对文中的论断,如说“学生的思维误入歧途”,“由1÷(1/20+1/30)得出12天答数后,教师应指出他下一步为什  相似文献   

12.
统编教材十一册练习十六有这样两题:第五题:车站有一批货物,用甲汽车10小时可以运完,用乙汽车15小时可以运完。用两辆汽车同时运,多少小时可以运完?第六题:车站有货物45砘,用甲汽车10小时可以运完,用乙汽车15小时可以运完。用两辆汽车同时运,多少小时可以运完?  相似文献   

13.
一、导入新课,展开讨论 出示例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后,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教师巡视,板书学生的解法,并让学生说出列式的理由。 ①140÷2×5(归一法) ②140×(5÷2)(倍比法) ③140×5/2或140÷2/5(分数方  相似文献   

14.
找一找解题的根据银川市城区五小袁浩在小学六年级以前,学生学过一般工程问题的应用题。例如:"车站有货物45吨,用甲汽车10小时可以运完,用乙汽车15小时可以运完。用两辆汽车同时运,多少小时可以运完?"按学生以前学过的解题方法,须这样列式计算:。到了六年...  相似文献   

15.
有些数学问题,根据其自身的不同特征,采用不同的策略,可获巧妙解法。下面就结合例题,向同学们介绍几种巧思妙解的策略。策略一:化实为虚例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送货,每小时行驶45千米,11/2小时送到,返回时的速度是原来的6/5,问几小时可以返回?[一般解法]45×11/2÷(45×6/5)=11/4(小时)。  相似文献   

16.
据说,下面是一道“既繁又难”的问题:在同一条公路上有两辆汽车同向而行.开始时甲车在乙车前4千米,甲车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前进,乙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前进.问乙车赶上甲车的前1分钟两车相距多远.这是一道追及问题,习惯思路是先考虑两辆汽车的开始位置,然后再顺着时间推算才能解出.也就是说,先求出追及所需要的时间:4000÷(60000÷60-45000÷60)=4000÷250=16(分),然后再算出追及前1分(即追了15分)时乙车已追赶的距离:(见图1)(60000÷60-45000÷60)×(16-1)图1=250×15=3750(米).因此,在追及前1分钟,两车相距4000-3750=250(米).以上是…  相似文献   

17.
联想,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解决问题时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通过类比训练,培养联想能力数学知识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密切,其中许多知识有相同之处或有类似之处。只要对这些知识加以分析,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训练,就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例如,有这样一道题:“货场有货物90吨,用大汽车10小时可以运完,用小汽车15小时可以运完。用两辆汽车同时运几小时可以运完?”  相似文献   

18.
一位五年级数学教师在复习课中,出了一道题让学生练习:“李方原计划18小时看270页书,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看了20%,实际几小时能看完?”顿时,学生纷纷举手列式解答:270÷[270÷18×(1+20%)]=15(天)。教师连连点头并“及时”作出评价:“很好!我们都已会解答这道题了。”接着,叫学生做另外一些习题。这道练习,学生轻而易举,列式可谓千篇一律。 另一位同年级的老师在复习课中,要学生解答:  相似文献   

19.
在教完分数应用题之后,我要学生做复习题中的思考题: 同学们参加野营活动。一个同学到负责后勤的老师那里去领碗,老师问他领多少,他说领55个。又问:“多少人吃饭?”他说:“一人一个饭碗,两人一个菜碗,三人一个汤碗。”算一算这个同学给参加野营活动的多少人领碗。绝大多数学生的解法是: 55÷(1+1/2+1/3)=30(人)。然而有个学生的解法别出心裁:6×(55÷11)=30人。两种方法的答案是一样,但是,第二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呢?结果正确是不是偶然的巧合?我有点莫名其妙。于是我就叫那个学生说说他是怎么想的。他说:“假设6个人一桌,则一桌就要6个饭碗,3个菜碗,2  相似文献   

20.
有些较复杂的应用题,用一般方法求解,有时可能思路曲折、计算繁琐。若打破常规,变换一下思路,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数量关系,便可以获得比较简捷的解法。例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4小时,货车从乙地开往甲地需要5小时。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在离两地中点10千米处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一般解法:按常规思路从“工程问题”的角度考虑,把两地全程看作单位“1”,先求出两车的相遇时间:1÷(14+15)=229;再求出客车每小时比货车多行的路程:10×2÷229=9(千米);然后根据两车每小时的路程差与分率差的对应关系求出全程:9÷(14-15)=180(千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