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07高考语音题回眸 1.考题覆盖: 近几年随着高考语文客观题数目的压缩,语音题和字形题常常是“二考一”。07年高考语文18套试题除全国Ⅰ卷,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语用题是高考语文试题的“百花园”、“创新地”,此话说的一点也不为过。高考语文试题中近年来创新元素最多的就是语用题。语用题命题取材的视野极为开阔。  相似文献   

3.
“语言运用”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最富于魅力的部分。其魅力主要在于其考查内容和考查形式的“变幻莫测”。其“变幻”性是缘于试题内容紧紧贴近丰富的生活现实,因现实的“多彩”而使得试题富于“变幻”;其“莫测”性则在于备考过程中缺乏能够操作的“成熟套路”用于仿效训练。这些对高考考生提高语文成绩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从近些年的高考实践看,“语用题”得分率一直低迷。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一组“语用题”指导性文章,希望从解读语言运用规律的角度,供广大高三学子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2002年颁布的高考语文新考纲将语文试卷第Ⅰ卷客观题由原来的60分改为45分,全卷题量由原来的28道题减为26道题。这是自“3+2”高考改革以来,语文试卷的一次重大调整。这意味着高考语文试卷将进一步走向客观、公正和成熟,也预示着语文教学将更加趋向于理性化、人文化和实用化。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在语文考试中,选择题是排他性很强的题目。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求学生在对中选错,或在错中选对,因此题干多采用明确的肯定式或否定式表述。比如:“(不)正确的一项是“‘(不)恰当的一项是”等等。然而笔者在查阅近几年各地高考语文试题时却发现:句子衔接类选择题在高考语文试题中的题干多采用“最恰当的一项是”这种特殊的表述。  相似文献   

6.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的一个考点。标点符号题虽不是一种常见题型,但每年都有几个省市卷出现。2010年有三个省市卷(湖北卷、山东卷、重庆卷)出现。现结合近六年高考语文标点符号题,谈一谈高考语文标点符号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94年高考语文试题的新意安徽省巢湖市二中李敦凯与近几年高考题目相比,94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题量持平(与93年一样,都是30题)、题型稳定、考点大致一样,充分体现了命题指导思想中的“稳定”二字。“一年一度秋风劲”,如果“稳定”到雷同的地步,则...  相似文献   

8.
经过2004年自主命题的平稳过渡,2005年,湖南高考语文卷敢为天下先,勇敢突破了多年来形成的“全国卷模式”,对考查内容进行了大胆改革:删除了第六大题“语言运用”类的3道试题;在第五大题现代文阅读中增加了“赏析短文写作”题。这是极富创意的设计,是2005全国16套语文试题中最炫的亮色。请看题: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多采用因文设题、以题解题的命题方式。2022年全国新高考语文Ⅰ卷试题以语言文字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强调个体对语言规律的学习与内化。从“聚焦法”的角度,关注“语篇”和“语境”,进行语言的积累、建构、转化,进而综合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最关键的一步。据抽样调查的情况表明,在高考中,一些考生作文得分之所以较低,大多都是由于审题失误所造成的。因此,新的普通高考《语文科说明》,对作文的审题要求从原来的“正确理解题意”修改为“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这一改变,对今后的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无疑将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在高考语文试题中,有一类题被形象称为"高考试验田"。是的,这就是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题。这类题可以用三个"最"字来概括:取材最热、创意最奇、变数最大。我们都知道,"读"与"写"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地促进"读"与"写"的提升一直是高考语文备考的重难点。语言表达与运用题,正是将"读"与"写"两者有机地结合来考察。这类题因其巨大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实用性,可以充分考察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如果说每年的高考语文题是"稳中有  相似文献   

12.
高考语言表达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最活跃的一种题型。综观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卷,你会发现高考语言表达题更加注重语言的品味推敲,注重表达的连贯  相似文献   

13.
语文探究能力的考查在2007年高考“新课标”卷中初露端倪,在2008年和2009年高考的“新课标”语文试题中也全部呈现。2009年已有十省市实施了“新课标”高考,2010年将有更多的省市进入“新课标”高考的行列,这意味着201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将会出现更多的“探究题”。  相似文献   

14.
一、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的特点(一 )分值比例大。由于现代文阅读能力是高校学生学习深造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因此近年高考都将现代文阅读作为最为重要的测试内容 ,所占分数比例也大。譬如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第三题“科技文阅读”与第四题“现代文阅读”的分值分别占“10分”和“2 0分”。 1999年第三题“科技文阅读”与第四题“现代文阅读”分值则分别为“12分”和“18分” ,尽管“微调” ,但总分值不变。(二 )难易区分度强。综观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 ,题目平实 ,重视基础 ,考查能力。题型稳中有变 ,在保持试卷结构、主客观题目、单选…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全国高考已经尘埃落定,最受人关注的高考作题也随之成为定局。细细推敲全国卷高考作题,仔细品味各省市卷高考作题,再用“最”的眼光来扫描一遍,用“最”的标准来衡量一下,那就不难分辨出它们的异同,准确找出它们的之“最”。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 ,“语言表达”升堂入室 ,成为语文高考家族颇有生命力的新成员。1999年高考《考试说明》最显眼的变化 ,就是将原有的“语言知识及运用”改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这一变化随即在当年高考试卷中得到体现。试卷第五大题 ,删掉了考查识记能力的“古文化常识”“名言名句”等传统题目 ;“语言表达”题第一次以组合板块的形式自觉出现 ,分明处在了读与写的结合地带 ,成为试卷“吸纳———释放”的桥梁 ,使试卷整体结构更加清朗、合理。2000年高考《考试说明》对“语言表达”做了更具体、明确的分解。广义来讲 ,包括客观型题和…  相似文献   

17.
探究题是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出现的一种新题型。在近四年的发展中,逐步成为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常客”。那么这类题应该如何去解答呢?我们还是追本溯源,先看看新课标对于这类题的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通讯》第5期的“考试指南”为高考冲刺的学子们和辛勤的老师们提供了最新信息,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尤其对本年度高考语文试题的展望,我认为是很有价值的,确实为高三学生的迎考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经考后核实,《语文教学通讯》第5期有许多处与1999年高考试题相吻合。一、语言运用加大比重《语文教学通讯》第5期上明确指出,今年高考会“进一步加强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今年高考语文,要重视语言运用能力题的考查”。这与1999年的高考试题是相吻合的。1998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第五大题为10分,其中语言运…  相似文献   

19.
语言运用题在高考语文卷中常占12分,分值并不算大,但历来有“高考语文试验田”的美誉。2005年,福建省高考语文中取消了原来18分的语基客观题,有人就预测,将来语基考查的任务将由语言运用题来承担一部分,此题的分数值也许还会增大。因此,这是一道不容忽视的大题。  相似文献   

20.
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在“表达应用”考点上作了一个较大的调整,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改变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熟语”考查题明确地列入高考考试范围。在2004年高考语文卷中,“熟语”考查题的题型设置相对其它考点而言,显得较为单一,估计在2005年的高考当中,题型设置将会趋向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