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诗歌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甘肃大地,多年来诗歌创作活跃,成就斐然,成为名副其实的诗歌大省。从1986年至今,已经有19位甘肃诗人参加了诗刊社举办的被誉为"中国诗坛的黄埔军校"的"青春诗会"。他们立足于西部大地,根植于民族传统,无限真诚地热爱诗歌,集体守护着诗歌理想,以不同凡响的创作实力和锐气,引起全国诗坛的广泛关注。生活在河  相似文献   

2.
“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鸟已飞过?”泰戈尔说出了鸟飞的意义,《鸟路》则进一步揭示了鸟飞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穆旦的诗《赞美》礼赞中华民族坚韧的生存力,情调深沉悲怆,感人至深,堪称中国现代诗歌的一篇力作。其语言的运用也自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4.
李汉荣擅长在散文中通过对比、联想等手法给生活注入诗意的感悟,并融入温馨的乡土气息,因此往往能使读者对周遭容易被忽略的事物、景观获得焕然一新的认识和体味。这一特色在《井绳》中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相似文献   

5.
[赏析] 现代著名诗人公刘的这首诗,通过描写天安门前劳动人民尽情欢庆的场面.抒发了自己对新中国无比热爱的感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水自古以来就源源不断地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新的时代,黄河更是焕发出了青春与活力。桑原先生的诗歌《巴彦高勒》就是一首对黄河水所唱的颂歌,也是一组优美迷人的山水画卷。  相似文献   

7.
唐朝的牛 当然,唐朝的牛是辛苦的,也没什么文化,这一点,与现代的牛相似。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人生礼赞>这首名诗的两个不同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指出诗歌翻译不是刻板地忠实于原诗的语法结构、词汇、行数、韵律等.而应忠实原诗的意义和诗情,再现诗的内涵、诗的意境.要保持其韵味和音乐美.  相似文献   

9.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窗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当代诗歌创作中,女性诗歌一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诗人大多以自己独特的声音和鲜明的个性为诗坛所瞩目。进入新世纪后,网络的发达与普及,使诗歌的传播变得异常简单,谁都可以写诗,谁都可以发表诗。一部分女性诗人更是利用博客创作了大量诗歌,最为真实地展示了自己的情感世界,最为丰富地显露了自己的艺术才华,最为自由地呈现了自己的审美个性,生动而精彩地释放出女性诗歌打动人心的力量。有人将这部分女性诗人的创作命名为“新红颜写作”。  相似文献   

11.
雨和瓦 20年前的雨听起来与现在的有所不同,雨点落在更早以前出产的青瓦上.室内的人便听见一种清脆的铃铛般的敲击声。毫不矫饰的说,青瓦上的雨声确实像音乐,只是隐身的乐手天生性情乖张喜怒无常,突然地失去了耐心,雨声像鞭炮一样当空炸响.你怀疑如此狂暴的雨是否怀着满腔恶意,然后忽然它又倦怠了撒手不干了.于是我们只能听凭郁积在屋檐上的雨水以其惯性滴落在窗门外.小心翼翼的.怀着一种负疚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与其说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不如说是一篇用散文笔调写成的心灵的诗。无论是文章唯美的语言。还是作者灵动的心绪,都让我们在诗情画意中感受良多。  相似文献   

13.
每次翻开才拿到手的新教材,扑面而来的除了那若有若无的淡淡的墨香,便是那清新明丽的现代诗歌,她们的语言简洁而意蕴悠长,含蓄而回味无穷。然而长期以来,诗歌的词语教学却一度成为了无人问津的冷窝头,老师们也是有顾虑的,总担心词语的讲解打破诗歌的意境,于是在保持诗歌整体意境宗旨的指引下,生吞活剥者有之,浮光掠影者有之,弃之一旁者更是有之。那么,摆在我们一线老师面前的另一困惑是,怎么教?笔者就此也听了许多老师的随堂课,并对目前老师们的普遍做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讲究根据学情“以学定教”,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还要特别注意根据课文特点“以文定教”,即准确把握课文的体裁、题材以及语言特色,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请看一位教师《匆匆》一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诗坛的一颗巨星,他运用简朴的语言再现了普通生活中的平凡事件,平凡中饱含着诗人炽热的情感,蕴含着诗人与大自然,诗中人与大自然的契合,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绝妙境界。  相似文献   

16.
袁思源 《成才之路》2010,(33):35-36
《西风颂》是19世纪英国诗人雪莱的代表作之一,在诗中,诗人把西风当做革命力量的象征,它横扫败叶,是"不羁的精灵";同时又对新生事物起了保护和促进作用,是"破坏者兼保护者"。全诗气势豪放,想象奇丽,意境雄浑,思想深沉,在艺术上达到了辉煌的境界。本文尝试从诗歌《西风颂》的背景、结构、抒情、艺术特点四个方面对该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工菘舟老师说:“语文教学亟需诗意之水的浇灌,语文教师亟需诗意之水的滋养。  相似文献   

18.
江冬 《初中生》2010,(5):42-45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生贫寒,父母早丧,不到16岁便辍学谋生。1816年发表处女诗作《哦,孤独》,次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诗歌》。1818年到1820年,是济慈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先后完成了《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海伯利安》  相似文献   

19.
《垓下歌》《大风歌》都是古体诗,不受近体诗的格律限制。尽管古体诗与近体诗在体式上不同,但在意境上要求是一样的,都要求“为情造文”。“自得”是诗的最高境界。项羽和刘邦的这两首诗可以说是达到了这种境界。《大风歌》只三句,这在诗中很少见,四句为绝,两句则成对联了,可见它是不拘格的情感奔泻的“自得”诗。把项刘的诗放在一块鉴赏,抛弃“成王败贼”的偏见,就会悟得:项刘都是推翻暴秦的大英雄;他们的诗都是情真意切的好诗;两诗结尾都流淌着败者或王者不尽忧伤的情思。  相似文献   

20.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因其"累佐戎幕,往来鞍马烽火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塞堡,无不经行。"所以他的诗雄奇瑰丽,风格奇峭,读来令人慷慨感奋。特别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既不落一般边塞诗的俗套,也不失边塞风情的惆怅。给人以雄奇之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