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惠永春 《记者摇篮》2006,(11):39-40
新闻,最关键的就是一个“新”字,这是新闻与生俱来的根本属性,是新闻赖以发展状大的惟一基础,难怪同行人都说:新闻姓“新”。那么,作为一名记者,不也应该姓“新”么!为了“新”,记者们跑得更勤了,乘坐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使用最先进的传播技术,争分夺秒,一比高低。报道形式上有了现场报道、连续报道、跟踪报道、深度报道、重点报道……表现方法上,大量借鉴其它文字尤其是文学的表现手段,在确保新闻真实的原则下,有散文表现法、小说描写法、戏剧对话法……在叙述方式上,不仅限于第三人称,也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不过,也有不少人不能冲破旧习…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网络趣缘群体视角,以社交媒体“新世相”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阅读推广活动中相关的趣缘群体——“新世相”公众号原有关注者、“新世相”阅读推广活动的原始参与者,以及对阅读推广活动的后续辐射人群三个层次的特征.继而依据趣缘群体的扁平化和再度中心化的结构特征与网络趣缘群体中信息传播过程的聚众传播特点,深入探究“新世相”阅读推广策略,揭示社交媒体阅读推广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网络流行体特指在网络交际中出现的,具有特定词汇、句式或韵律特征,并表现出特定风格的网络语言形式。它是近年来网络语言中兴起的新的语言现象。网络流行体作为网民娱乐大众、宣泄情绪、表达意见的一种网络语言形式,势必会折射出这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从而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契合。本文主要就网络流行体的"调侃"功能进行分析,并进而透视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4.
金鑫 《报刊之友》2012,(11):98-99
本文从网络语言中盛行的“体”范式入手,对于这一现象进行了完整的描述,并且根据“体”范式流行的源头对其进行了粗浅的分类。文章由现象展开,对“体”范式所代表的网络语言的变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和对话目的三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总结了在新媒介时代中,网络语言对传统的话语造成的一系列影响挑战及对网络这个新媒介产生的反作用。只要进行特定场合的疏导和规避,“体”范式为代表的新媒介时代的网络语言其实是语言发展中产生的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5.
边苏 《新闻前哨》2007,(7):47-48
报纸导语的活是导语的生命所在,报纸导语活中求“新”更为导语增添了新的活力和色彩。  相似文献   

6.
林文  温玲英 《传媒》2022,(19):90-92
在新媒体环境中,以流行语、缩略词、表情包为代表的新兴网络语言逐渐渗透到日常交际和现实生活,成为文化传播领域的一种媒体奇观。2020年,B站用户发布的“早安,打工人”系列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并成为年度网络热词。文章借助模因理论,系统分析网络语言“打工人”作为模因的出现、传播与变异,并就“打工人”传播现象做出合理反思,用以厘清网络语言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做新闻的首选,当然是做自己的独家新闻,做自己的原创新闻。但是,善于借新闻做新闻,并善于在“借”中求“新”,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那么,如何借新闻做新闻呢?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传播风靡之现象及其哲学救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婷 《东南传播》2010,(9):89-92
网络语言似一阵流行的季风在网络及网络之外风靡。网络语言纷繁的游戏景象,映射了语言背后的"人"的精神生态以及大众传媒为导向的大众文化浅薄、表面、虚无的时代风象。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后现代主义文化及社会"碎片化"的语境角度出发,分析网络语言传播风靡之象,希冀大众传媒积极引导高雅、健康、道德的文化理念,引入自由与责任的哲学精神,以濡养和救赎现代生命价值的复归。  相似文献   

9.
时下最流行的语言,必须去网络上寻找,这不,据说现在90后的网民们拍着小手,说在他们之前出生的人都通通落伍了,因为他们都不认识“囧”。这可不是笑谈,不信去“百度”或“google”搜索一下,如今以“囧”标志的网络语言,用“铺天盖地”形容,决非夸张。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凭借其新颖独特的特点及趣味性,赋予传统词汇以崭新的意义,在人们日常交际中的应用日益普遍.但是随着新的网络语言的不断涌现,网络语言在丰富人们交际的同时,也给当下社会带来一系列语言障碍,并不断冲击着现代社会既有的语言体系.为了能够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语言的传播机制,聚焦网络语言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探寻推动网络语言良性发展的方法,以期提高网络语言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建构论的角度来看,人的情绪虽然以生物性反应为基础,但主要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文化和语言是建构情绪的重要手段。个体情绪借助语言在社会网络间传播,实质是一场以情绪理解为内核的群体情感互动仪式。互联网群体传播帮助人们通过建立弱关系扩大社会网络,促进个体情绪在传播范围上的量变和情绪性质上的质变,形成社会情绪型舆论。网络语言具有表层和深层双重情绪基因,通过模因复制进行群体传播。在此过程中,网络语言具有三重效应:一是凝合效应,促进深层情绪整合,形成社会舆论;二是转移效应,其表层的娱乐性、游戏性特征能推动情绪转化,疏导社会舆论;三是沉淀效应,累积社会情绪氛围,沉淀社会参与基因,建构网络语言所诞生和维护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2.
网络媒介对档案信息传播的影响与服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网络媒介的特点的研究,分析阐述了网络媒介对档案信息传播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认为运用网络媒介传播,档案信息传播者应该转变角色、转变思维,转变传播模式,增强服务意识,并提出了充分运用网络媒介的技术手段进行档案信息传播与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简述了信息交流的概念并强调其在非正式信息交流的现实意义,然后以北大中文论坛的汉语言文学版块为例,借助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分析了该论坛参与者的中间中心性以得出核心发帖群体;同时,利用SPSS的因子分析法来发现该论坛的核心主题。  相似文献   

14.
刘冰 《编辑学报》2022,(6):603-605
探讨医学期刊文章转载带来的相关问题。结合工作实际,讨论医学期刊文章在被其他期刊、报纸、图书、网络平台转载中出现的问题。期刊文章转载会对首发期刊在下载、被引方面带来不利影响。转载中存在未获得再次发表或网络传播权的情况。文章的首发期刊在出版过程中付出了大量智力劳动,在数字化平台和传播渠道越来越能够全域覆盖的情况下,不建议同一文种同领域期刊间的转载。应加强网络平台使用文献资源的规范化治理,加强版权资产管理与运维和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15.
信息网络传播权——请善待贫困地区图书馆和弱势群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景发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7):28-30,45
认为贫困地区县级图书馆生存状况,极大地限制了其保障公民信息权利的获取、公民信息素质的提高以及消除信息鸿沟等职能的发挥。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和数据库资源,是贫困地区县级图书馆改善生存条件、提升服务能力的不二之门。而网络传播权的过度保护为贫困地区县级图书馆的发展和消弭信息鸿沟设置了巨大障碍。保障图书馆适度的网络传播豁免,这将对县级图书馆的发展、对改善贫困地区的信息环境和消除信息贫困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于媒体不再是表面上的传播工具,因此媒体的变革也在推进着科学传播进程,媒体研究正在成为科学传播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当今的电子媒体时代,每一项进步和变革都会给科学传播的环境和行为带来巨大影响,同时电子媒体也为科学传播带来了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因此,应发挥电子媒体正向传播效应,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完善网络法规体系和发展专业电子媒体。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图书馆员与读者的非语言交流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语言交流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对于正确处理高校馆员与读者双方关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论述了非语言交流行为中形体语言、空间沟通、副语言等表达方式以及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als with mobile robot control-system (CS) architectur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 sign system. The approach is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a sign as the symbol–denotatum–signification triad in terms of the CS semantic network. It is shown how the mechanisms for the generation and perception of phrases can be implemented within the proposed approach. An important role in communication via language between robots is the emotion mechanism. The problem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agious behavior is considered as an example.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fills a gap in the communication and political science literature by comparing how Spanish- and English-language television stations cover U.S. elections. A content analysis of more than 400 national network news stories and nearly 3,000 local news stories reveals that local and network Spanish-language stations provide less election coverage than their English-language counterparts. Although Spanish-language stations are more likely to focus election coverage on “Latino” issues or interests, the results indicate only moderate differences in how stations in each language frame their election stories, with stations in both languages concentrating more coverage around campaign strategy and the horse race than substantive issues.  相似文献   

20.
Language distribution in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reflect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languages on science in global perspective. The study, based on over 450 thousand scientific tweets of all publications indexed by Scopus in June 2015, reveals the language distribution in informal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Moreover, this result is compared with the language distribution in formal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reflected in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Results show: (1) The language of scientific tweets is concentrated in English (91%), Japanese (2.4%) and Spanish (1.7%), while the language of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is concentrated in English (90.6%), Chinese (5%) and German (1.1%). (2) Both scientific tweets and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present disciplinary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distribution, reflecting the different amount of attention that author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on certain disciplines. (3) Except Saudi Arabia, investigated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ir native language is English or not, all have English scientific tweets in the dominant position. For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se countries, the native language scientific tweets only rank the second position. (4) Overall, 26% of tweeters use more than one language to tweet scientific products, while 49% of scientific tweeters tweet everything in English on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nglish has undoubtedly become the lingua franca in informal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