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和杨振昆老师的缘分是从1995年开始的,那时我成为云南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研究生,杨老师是教授、系主任,又是文艺学硕士导师。他在学界的地位很高,可以数出一系列令人目眩的头衔,问及这些名衔,杨老师总是淡淡一笑:"那是吓唬老百姓的,要紧的不是你曾经拥有什么,而是你现在在做什么,你未来能走到哪里。"这话使我顿生敬意,看得出他是一个有目标,有奋斗精神的人。  相似文献   

2.
感悟失败     
性格急躁的我,时常喜欢写些短文,然后就匆匆地送到编辑部,希望编辑老师能帮个忙,改动一下。此后,就如饥似渴地盼望着能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名字。一次,我拿着刚刚写好的小稿,匆忙地来到《新闻与成才》杂志编辑部,送给杨主编。杨主编待人特别和善热情。他十分认真地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可令我有些不安的是,他连笔也没拿,更别说帮我修改稿件了。我的心里有些慌了,刚学写作的我,文章写得是不是很糟糕,不值得修改呢?正当我感到疑惑时,杨主编开口了,话语中流露出慈祥与和善,他不仅指出了我用词不当等问题,还结合我的文章,讲了初…  相似文献   

3.
胡春晖 《今传媒》2007,(6):37-37
手捧杨若文老师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职教育新闻传播学教材《新闻编辑能力训练教程》,我很为杨老师高兴,很为将要使用这本教材的学生高兴.复旦大学出版社是很有眼光的,延请杨若文老师为高职教育新闻传播学专业编撰教材,是请了一位合适的人来做一件合适的事.  相似文献   

4.
从初次接触装裱到从事档案修复工作,算来已有30余年,我如花似锦的青春也在似水流年中溜走. 记得30年前的一天,父亲要参加省里举办的书画展览,作品写好后,请杨凤兰老师装裱.杨老师是现任中国书协主席张海的夫人,也是当时河南省为数不多的装裱大师,能拜求其装裱也是一幸事.作品装裱好父亲就派我去取,我如约到了杨老师的单位--郑州市群艺官.  相似文献   

5.
乍闻杜克老师遽然病逝,顿时惊呆了,一股深沉的哀痛袭上心头。20多年间与恩师的交往,宛然在目,令人无限惋惜,无限怀念! 我常常称杜司长为杜老师,因为我一直把他当作我的老师。1983年,我有幸参加文化部组织的外语培训,也是在那个时候我认识了杜老师。在培训班结业典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建筑学家,民国时期建筑设计开拓者杨廷宝先生在一生之中设计和指导设计了一百多件建筑方案及作品;作为一名建筑教育家,他同时又给我国培养了不少建筑人才。  相似文献   

7.
一、杨子印象杨子是新闻战线上一位经风雨见彩虹的新闻人物,他是黑龙江省双鸭山日报社编委、城区经济部主任,首席记者。他姓杨,名军,笔名杨子。我喜欢叫他杨子。这人,一搭手,就觉得为人处事得体,感觉就不错。大小事都能拿起来,放得下,包括面对生死悠关的重病,他也是微微一笑。我不仅喜欢他,也很看重他。他今年43岁,我73岁,我们是忘年之交。  相似文献   

8.
与他相爱时,我正值十八,大好的豆蔻年华。我梦想着要成为一名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手,于是循规蹈矩,按照老师所说的一步步脚踏实地。  相似文献   

9.
王仿子同志比我大十三岁,无论从哪方面讲,我都应当称呼他为老师。但是每当我写信给他称他为老师时,他回信的第一句话,便是我们是朋友,以后不要再称老师了。从这一点来说,仿子同志真是一位谦逊而又平和的老前辈,使我更加崇敬!  相似文献   

10.
又是星期日 ,中午刚过 ,杨老先生又来了。他是我们这里的常客 ,每次他来都借四本《NewScientist》或《Nature》 ,而且每次都是准时按日期来还书 ,从未过期。今天他又来了 ,我为他挑选出最新的四本《NewScien tist》 ,办完借书手续 ,好奇心使我问到 :“老同志 ,您多大年龄了 ?” ,“七十八了。”我感到吃惊 ,“您看这些杂志要查字典吗 ?” ,“不用的 ,看专业的 ,非常容易 ,只是偶而查一两个专业术语。”望着他离去的背影 ,使我想起几年前的另一位老先生。这位老先生恰巧也姓杨。每天他都是一上班就来外文阅览…  相似文献   

11.
技对永远是配角。甘心于校对、把校对作为终生职业并做得有声有色的人不多,湖北《襄樊晚报》社有一位叫潘正贤的老师.就是这样的人。潘老师今年62岁,做校对已有40年,如今退休了被反聘在晚报,仍然做校对。去年12月24日,在第二届全国晚报自校质量抽查评比中,《襄樊晚报)}荣获第11名.得分9625分,比第1名只差已4分。报社同仁都说,潘老师功劳不小。潘老师非常热爱校对工作。他说:“校对是我理想的职业,多年来她虽然使我吃了很多苦头,我却至今不悔。因为我深深懂得,一个过于疼爱自己的人,是不可能在工作和事业上有所作为的。”潘…  相似文献   

12.
编辑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摄影学校的学生.这张照片摄于去年冬天,不经意间看到了这位老人,独自一人坐在街头,那种孤寂的情绪瞬间感染了我,也许当他坐在人来人往的路边时,才能体会到一点温暖,才能觉得有人在陪伴他.看过往的行人他又作何感想呢?在拍摄时我有意留出周围的空间,在画面上产生空旷的效果,来表现老人的形单影只.请老师帮我点评一下,  相似文献   

13.
温和慈爱的范老师,可能并不认为他对我的影响有多大.事实上,他改变了我的职业理想,决定性地影响了我的人生方向,只要他在那里,就足以让我相信和坚定我的选择;不仅如此,和范老的忘年之交更是他留给我的一段温暖又美好的记忆.在老师作古之后,这也是我唯一愿意和能够细细回忆的时光.  相似文献   

14.
通讯员园地     
工作之余,我喜欢动动笔,写写短文。每月,都有一二篇文章发表在当地的报纸上。因为我文化低、基础差,也写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所以从来没有想过要往其他报刊投,只是在本地开花结果而已。为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一天,我来到刘志坚老师的家,向他请教写作知识。他是全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邵阳市作协副主席,已出版了多部作品。我很喜欢他的散文。他告诉我:“文无定法,认真就行。”我走时,他送给我两本书,一本《红尘风景》,一本《窗含西岭》,都是他的新作,他在书上签了名,写了“请友指正”。天哪,我的水平与你相差十万八…  相似文献   

15.
名记者恽逸群去世已15年了,但他与我跨度达半个世纪时间的交往,长久留在我的记忆中。初识于上海 1935年夏天,我中学毕业,从湖州赶到上海投考将创办的《立报》的练习生。因为我家无钱供我上大学,我必须找到一个就业的机会,同时,我一直有志于当个新闻记者。《立报》招考的考场设在四川路桥北堍的上海市商会。主持这场考试的便是恽逸群老师。恽老师当时不过30多岁,年富力强,但是他很瘦,穿着白夏布长衫,走  相似文献   

16.
我是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江珊,很高兴能在这里讲述我的梦想。作为一名大四的学生,在离毕业还有十多天的日子里,我想借这一场演讲,回首自己成长中的点滴过往。今天在场的各位嘉宾,可以说都是我的长辈,我的老师。我从小是看王汝刚老师的滑稽戏长大的,复旦新闻系毕业的宣克炅老师还是我的校友。  相似文献   

17.
正巴金是中国当代文坛巨匠,也是一位蜚声世界的文化名人。我因工作关系,幸运地与巴金先生结缘,并持续了20多年的友谊。初见巴金1980年代初秋的一天,上海图书馆老馆长顾廷龙告诉我,巴金家中有一批外文书要捐赠给"上图",他嘱我前去巴金家了解—下情况,听听巴老的想法。这可是一份美差呀,想着快要与心中仰慕的巴金见面了,我激动极了。早在读初中时,我就从国文老师那里借阅小说《家》,书中的人物情节让我浮想联翩,"巴金"这个名字也深深印刻在了脑海中。也正是这位国文老师,帮我改名为"斌如"。我原名"慧英",他认为太俗,且希望我能成为一名文武  相似文献   

18.
一第一位这样说——1988年9月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建所10周年学术讨论会的开幕式上,原新华社副社长李普同志,作了极为精炼而精彩的发言,大意是:新闻研究所成立的这10年,新闻界让我高兴的事不多。但有一件事我特别高兴,这就是新闻界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了,孙旭培同志就是我的老师,这是我第二次在公开场合称他为老师。我这一生,写的检查比我发表的作品还多,今天,年轻人赶上了好时候。  相似文献   

19.
我记录的,是三组很平凡的小故事.究竟什么才是好故事?我觉得,朴实真挚的,能给人力量的,就是好故事吧. 一、两个年轻人 2014年春天我采访了一位80后小伙子.我见到他时,他正在一间破烂的教室守着三十几个午睡的山里娃.小伙子是这间幼儿园唯一一名50岁以下的老师.2012年,他从市里的教师进修学校科班毕业,班里40名毕业生,只有他选择到农村幼儿园工作.他没有编制、没有医保,也没有五险一金,每个月工资1200元.  相似文献   

20.
<正>前几天遇叶隐谷弟子戴志昕,说到其师之德,他依依叨叨,一一例举,说不尽,道不完;说到其师之恩,他萦萦于怀,千感恩万铭记,割舍不断。接着他便是叹息:"当今除了上年纪的人还知道其师之名外,年轻人很少有人知道其师的名字了。"他担忧时间一长,叶隐谷的名字或将被湮。他希望我为他的老师叶隐谷写些什么,让人记得他的老师。我说他杞人忧天,在中国篆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叶隐谷怎么会消失呢?小青年不关心,只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