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志敏 《大观周刊》2011,(39):184-184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着很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美育渗透尤为重要。把美育渗透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去,让学生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感受并欣赏英语的语言美和学英语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冉海英 《大观周刊》2011,(52):113-113
美育.是小学语文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被推向了一个更新的高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在教学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感受关的能力,陶冶美的情操。  相似文献   

3.
才让太 《大观周刊》2012,(19):198-198
语文教科书是一个美的宝库。教师们肩负着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能力的培育责任,语文教师对学生的美育更有不可推托的责任,因为我们手里,握着打开美的宝库的钥匙。  相似文献   

4.
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  相似文献   

5.
胡淑贞 《大观周刊》2011,(38):167-167
多学科渗透在历史教学中有何作用?通过近年来的历史教学,现仅以“英国工业革命”一课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6.
杜飞 《大观周刊》2012,(1):161-161
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谭长江 《大观周刊》2011,(2):110-110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呢?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到:挖掘教材实施德育、研究学生渗透德育、走出课堂加强德育。  相似文献   

8.
人的发展具有整体性,学校教育内容具有多样性,美育渗透应当是多种途径的统一,实现这种统一的依据是美育渗透的终极意义。作者分析了学校美育渗透的五条主要途径: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强调活动的整体性和目标的终极性,校园文化中的美育渗透强调精神性与和谐性,人际关系中的美育渗透突出交往的超越性和主体间性,规章制度中的美育渗透注重人文性和情理相融性,校园网络中的美育渗透强调反思意识的培养。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指向美育渗透的终极意义:塑造完满人性,促进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9.
才让东主 《大观周刊》2011,(19):140-140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振兴中华民族、使祖国繁荣昌盛的希望所在,是各条战线的生力军和后备军。在我国,目前中小学在校学生有2.4亿人之多,是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做好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对实现依法治国方略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因此受到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是来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贾统莲 《大观周刊》2011,(30):148-148
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现代化,主要不是内容的现代化,而是数学思想、方法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基础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特别是对能力培养这一问题的探讨与摸索,以及社会对数学价值的要求,使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杨玉军 《大观周刊》2013,(12):262-263
古人云“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以渔。”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也就是让学生会学。那如何让学生会学习呢?我认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当前课程改革就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以利于其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谭胡兰 《大观周刊》2011,(2):116-116
语文必须以激发关感的语言和产生手段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课文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劳动美、科学美、人性美、人情美、艺术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3.
梁锦源 《大观周刊》2011,(22):144-144,130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是学生的整体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之一.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重要基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学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通过在教学实践的研究探索和对实践结果的理性思考.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4.
芦光君 《大观周刊》2012,(18):254-254
史料是指构成人类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史料不仅是历史研究中基本的要素和工具,而且在历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业界通常肯定运用史料教学法具有增强历史的真实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综合素质等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却发现史料教学法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将探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法需要把握的几个细节。  相似文献   

15.
郭艳华 《大观周刊》2011,(14):76-76
学会感恩——感激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学会感恩——感激我周围的一切,因为他们给我和谐健康的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16.
赵卿兰 《大观周刊》2011,(14):58-58
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和艺术享受的过程。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何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芦光君 《大观周刊》2012,(14):279-279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历史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初中生止处于“心理断乳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历史人物无疑在初中生人格教育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在传统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丰富的情感往往只剩下政治性和阶级性,人格教育常常也被简单地视为政治思想教育、品格教育或是爱国主义教育。这些都弱化了历史人物的教化功能,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张元枢 《大观周刊》2013,(12):261-262
运用PPT教学是农村初中实现多媒体教学班班通后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这种手段以其形象、直观、便捷、新颖、省时,受到师生的亲睐。P胛教学手段就像一座无尽的宝藏,等待每一位教师去开发。下面我就结合自己PPT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孙晶晶 《大观周刊》2012,(37):352-352
一、正问启发 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启发形式.即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它往往在教材的关键处、转折处和引申处等提出“为什么?”提问要问到“点子”上.要有一定的分量.也要难易适度,有利于师生间的共鸣。同时.也要指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从正确的立场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顺模 《大观周刊》2012,(13):234-234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开展,才能更好地贯彻《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主旨,这是教学一线的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面对和认真探讨的问题。本人认为,理解和掌握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切入点是初中历史教师走进新课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