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分别从叙事学中的时间、空间、聚焦方式以及整体结构角度,时顾长卫的导演处女作<孔雀>进行解读,意在挖掘影片叙事体背后的深层内涵,进而揭示出创作者关于平凡个体生命历程与生命状态的深切思考.  相似文献   

3.
《白雾》是作者本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顾和关照,对记忆中故乡的缅怀和祭奠.在小说中,作者始终以一种温柔的情怀关照每一个儿童生命个体,关照他们的精神成长.阅读《白雾》能让现在的孩子们感受父辈不同的童年经历,感受中国故事中永远不老的乡愁.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诗人被公认为是这个世界上最敏感的神经,他们以其独特的敏锐性感应着生命的律动,书写着生命的畅想曲。但是今天,当人们走出日益喧嚣的世界去寻找片刻心灵的宁静时,却发现它已寥若晨星,诗人们大都戴着“背叛”的面具匆匆汇入那支“淘金”的队伍中,迫切的脚步让人痛心。然而,让人略感欣慰的是,在诗歌这块神圣的领地,仍然有固守者,他们以其坚执的信念供奉着心中的缪斯之神,坚如磐石的心不为任何诱惑所动摇。冰虹就是这为数不多的固守者之一,她以女性特有的纤敏去体味着眼前的世界,以充满温情的清丽诗句讴歌了世间永恒的爱和生命,正如她作品集的名称《时间的芭蕾》,因为时间会为我们记录下这世界上人们不同  相似文献   

5.
王若蘅 《新闻前哨》2021,(5):111-112
大型人文纪录片《生命之盐》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以“盐”作为微观视角点切入,勾连全球地域空间中因“盐”产生的不同生命境遇,用一粒盐所折射的光影,给予历史与现实、冲突与文明之间以深刻的哲学味道.本文以空间为轴线,从影像、文化等视角梳理《地球之盐》蕴含的个体之境、生命之思、哲学之味.  相似文献   

6.
高永 《新闻爱好者》2011,(19):110-111
卡夫卡的《在流放地》,是一篇意义多元的短篇小说,小说中的人物无一例外都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都是时间的象征。从人物与时间的关系入手,进而分析作者特殊的身份和宗教信仰、宗教倾向以及宗教情感对其小说书写的影响,可以发现,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对信仰问题进行了形而上意义的思考,并思考了传统与现实的关系。卡夫卡所特有的否定的因素及其虚无意义上的超然态度在小说中有直接表现。  相似文献   

7.
生命题材纪录片创作发兴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契合当前广大电视观众对生命的思考、适应人们对医疗类电视题材消费的发展趋势、产生较高的社会价值,符合受众对包括医疗话题等社会重大突发事件关注的心理需求等重要的创作意义和现实价值。《生命通道》节目创作的成功之道在于其定位准确,类型丰富;坚守真实是这一纪录片的核心;通过细节展现节目魅力;注重艺术手法的运用。在更好地发掘节目在表达生命哲学时的优势、特点和戏剧张力,更好地激发节目创作人员的创作潜能和职业信仰等方面还存在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郑婷 《出版广角》2017,(24):94-96
《时间停止的那一天》是英国作家蕾秋·乔伊斯的第二部小说,作者着眼于个体生命遭遇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困境,探讨了自我救赎的人生课题.文章通过剖析小说的镜像人物、主旨意义与艺术价值,探讨在生命关怀的时代语境下小说出版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闻与写作》2007,(10):49-49
1923年8月2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大会。会议之后,团中央决定《先驱》停刊,改出《中国青年》周刊。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认为,人的存在形态包括四个层面自然存在、类存在、群体存在、个体存在,每个层面都有相应的本质特征和价值显现,因此,对人的存在及其价值的理解必须是四个层次的综合。马克思的人的存在形态理论对于以全人教育为主要旨向的生命教育具有直接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1.
芬兰政治理论家米卡·奥加康格斯认为当今生命政治研究领域存在一个令人遗憾的现象,那就是福柯关于生命政治的历史论断几近成为不容置疑的学术权威。他的《论生命政治的古希腊起源》一书正是对福柯生命政治历史视域的再审视。该书不拘泥于生命政治的现代史梳理,转而着重对其进行知识考古,提出古希腊才是生命政治的真正起源。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关于性、婚姻、教育、健康等人口治理术的讨论,成为权力作用于自然生命这一生命政治安全机制的原始模型。该模型并不具有历史连贯性,早期基督教的传播使生命政治在古典时代晚期开始式微,直至中世纪与近现代早期才重回政治视野。虽然奥加康格斯的批判锋芒不及其他西方左翼学者,但他通过对生命政治历史的重访与追问,完成了一幅更加全面、立体的生命政治史图绘。  相似文献   

12.
宋国双 《新闻爱好者》2011,(24):145-146
《热爱生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来自文明社会的淘金者在得到大量的黄金后,面对大自然的重重险境又不得不弃金保命,才得以生还的故事。传统上对这部小说的评论只停  相似文献   

13.
俞洁 《新闻传播》2010,(9):45-46
本文以影像作品《时间&#183;记忆》为蓝本,通过:有关时间、记忆概念及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确立影像作品的文本内涵起点;从内涵到表达,创造“象征”的过程;完成从“动机”到“超越”。进行了深入分析,阐释了“记忆挽救了时间”这一理念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对生命起源的思考和探索中,人类有过许多的思考,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生命是自然进化的一种结果。从远古单细胞的生命发生,到当今的哺乳动物以至人类的出现,生命的发展已经历了35亿年。在这35亿年中,生命是如何发生、发展、演化的呢?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等著名科学家共同撰写、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科普佳作——《生命的历程》(本书获2001年全国第四届中国科普图书三等奖),通过科学家们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以及生命科学探索的丰硕成果,展示出生命发展长河中已逝去的千姿百态的生命物种,同时也揭示出  相似文献   

15.
宋国双 《新闻爱好者》2011,(12):145-146
《热爱生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来自文明社会的淘金者在得到大量的黄金后,面对大自然的重重险境又不得不弃金保命.才得以生还的故事。传统上对这部小说的评论只停留在赞颂主人公不屈不挠的精神层面上。赞颂人性深处的某些闪光的东西以及生命的坚韧与顽强。而本文要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这篇小说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杨婧 《新闻爱好者》2010,(7):154-155
福克纳在《献给爱米莉的一朵玫瑰花》一文中,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布局,以一种全新的时空分割,展现给读者更多的悬念和神秘,深化了主题。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叙事和时间的关系,指出叙事时间是作者用以表达主题的方式,并阐述了小说中使用的叙事时间技巧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旭  朱玲玲 《新闻世界》2014,(9):263-264
本文就卢梭的教育哲理巨著《爱弥儿》中的生命教育思想进行浅要探析,试图取长补短,理顺当下生命教育的教学逻辑顺序,突出生命教育的教学重点,丰富和完整生命教育的意义,促进生命教育的完备。  相似文献   

18.
万恩德 《档案管理》2018,(2):7-10,88
多元、民主意识的觉醒催动了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由国家向社会的转型,在记忆研究领域表现为个体意识的回归.个体的记忆会受到记忆主体的寿命、价值观、社会经历的深刻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褪色,而经过记忆的外化、加工、张扬、接受等过程融入集体记忆的部分可以最大限度地延伸记忆的持久性.文章基于时空观对个体记忆进行区分,主要分为社会时间境记忆、自传时间境记忆和事件境记忆,并从权力共谋、社会情境、记忆价值三个层面分析个体记忆向集体记忆转化的机制,以期在更广的范围内实现个体记忆的重构和共享.  相似文献   

19.
20.
作为舞者,杨丽萍即将告别舞台上的孔雀角色,但她几乎无从告别,因为她与孔雀的形象已经合二为一。最后的演出,她选择了更为复杂的命题——生命和时间大幕徐徐拉开,露出几个悬挂于舞台中央的鸟笼。鸟鸣声声,山涧清幽,座无虚席的剧场静了下来。突然间,汽车轰鸣声、电话铃声四起,来自现代文明的噪音一齐喧嚣起来,粗暴地打破了这片宁静……这是舞剧《孔雀》的开场,杨丽萍就在这样一片嘈杂中登场,如同一只迷失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