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法治理念与法律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社会对法治的呼唤越来越迫切,起初人们认为中国实现法治化急需立法上的完备,于是掀起了世所罕见的立法热潮。当数以万计的法律、法规、规章出台,人们又发觉中国要实现法治化还有很大的距离,因为中国人缺少对法律的信仰。然而,对法律信仰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无法速成的发展过程,一个不能跨越的必经阶段。  相似文献   

2.
国人有句俗语:冤死不打官司,反映的是民众对法律的畏惧之情;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却又普遍存在着“法律无用”的论调,对于违法与规避法律成为“潜规则”人们已经司空见惯,法律的规定与司法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使人们逐步丧失对法律的信仰和尊重。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很多,其中司法公正问题是对法律信仰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公民的法律信仰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基础.在我国这样一个缺乏法治传统的国家里要形成普遍的公民法律信仰,除了要完善法治建设以外,还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创造严格遵守法律的社会文化氛围,通过不断推进法活文化建设、严格限制公权等措施促成公民养成对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4.
法律信仰是推进中国法治进程的强大内驱力,但目前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法律信仰的缺失已严重地阻碍了法治化进程。因此,欲保证法治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培育农民的法律信仰,为农村法治的实现提供内在的精神要件。  相似文献   

5.
信仰是人类意识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生命过程的反映,是人的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活动和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也是统摄指导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式,它具有超现实性、非逻辑性和超功利性,所指向的是意义深远的超凡之物。法律的偏私性使其注定不能成为信仰的对象。法律信仰只是法律人的自塑。  相似文献   

6.
对当代中国新旧法律思想转变时期两种法律思想进行统一论述,从而得出传统的社会主义法律信仰存在"危机".在法律转型时期法律信仰的空白,矛盾阶段,基于法律信仰对于法律实效和现代法治的重要性,提出了法律信仰的重建这一紧迫性问题.认为法律信仰重建体现为法律社会化的过程,通过寻求法律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实现法律信仰重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和国家的治国方略和奋斗目标确定下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质就是依宪治国。文章从法律信仰的概念入手,对当前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危机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解决大学生法律信仰危机的对策,并指出宪法信仰是对公众宪法情感的最高要求,是树立法律意识的最高层次,更是打开大学生法律信仰危机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法治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治国方式,社会主义法治信仰是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民信仰、民族希望和国家力量。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必须明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法治信仰必须与广大人民的利益一致。本文对社会主义法治信仰的政治性、群众性、科学性、现实性特征进行研究,以便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相似文献   

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化为公民的内在信仰。为此,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伦理建设;在法律伦理价值观中要吸纳其他民族的先进法治理念,更要彰显中华民族固有的法律文化;在立法、司法和执法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法律伦理价值观,真正做到立法为民、司法为民和执法为民;最后,要加强社会成员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法治建设离不开它深厚的文化基础,中西方由于在社会经济形式、社会结构以及传统观念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因而在法治信仰的文化基础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探究中西方法治信仰的文化差异,并以此为立足点探求如何构建法治中国,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人类发展史和国家的治理结构层面讲,法治是民主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和较高阶段。就一般规律而言,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原始民主制、人治、党治、法治几个阶段,最终应走向理想的民治社会。原始民主制和民治不属于国家治理结构范畴,它们均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全体人民参与决策,是最理想的民主形式,原始民主制是一种小范围、低水平、简单落后的民主形式,民治则是一种大范围、高水平的先进民主形式。在国家治理结构层面,人治、党治和法治的决策主体和内容都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民主。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法制思想内容丰富。主要表现在 :重视法制建设 ,强调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从历史借鉴的角度大力提倡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坚持用法律手段反对腐败。  相似文献   

13.
德治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丰厚的历史传承,这些思想带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本质上是为维护少数统治者服务的,在实践过程中必然沦为封建君主以个人意志统治国家的人治政治的工具.社会主义以德治国强调的是以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的社会主义道德来治理国家,它的内涵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它在内容与性质上不同于以往任何道德规范,是时代先进性和利益广泛性的辩证统一.落实贯彻以德治国方略,要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的道德遗产,科学认识传统意义上的德治观,吸收消化具有生命力的人类道德精华,为社会主义以德治国服务要把依法治国作为以德治国的保障;要加强国家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政德建设,使广大公务员成为遵守社会主义法律和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表率,成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力推动者和实践者;还要完善建立一套激励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赏罚机制、使以德冶国方略的贯彻落实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分析我国现行物流法律体系的不足之处;指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门类齐全、层次分明、和谐统一的物流法律体系是我国物流业发展和实现法治化的客观要求;提出完善物流法律体系,必须重视物流立法规划,搞好物流法制协调,提高物流法律法规的起草质量,吸收国外有益的物流法制经验.  相似文献   

15.
法律与道德,存在着融合、疏离、互补、互动的关系。现代社会倡导正确认识和处理法律与道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现实中存在着在实施德治方略与法治方略的时候陷入误区的问题,使得德治与法治产生冲突,正确地认识这些冲突有利于使社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道德和法律分属不同的规范体系 ,二者即相互对立 ,又相互统一。通过探讨道德与法律以及“德治”与“法治”的辨证关系 ,可以看出“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是由两者内在矛盾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必然结果。也只有走“德治”与“法治”的相结合的道路 ,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法治和德治的边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亚里士多德对法治的定义 ,法治必是良法之治。在这个意义上 ,法治即德治。但我们却往往在不同于“法治”的意义上使用“德治”一词 ,这就引出了如何确定它们的边界问题。当前理论争论和道德实践中的种种问题都与两者的边界不清有关。法治和德治的边界体现为三个方面 :法治和德治都是人治 ,但法治是众人之治 ,德治则是精英之治 ;法治和德治都是治国方略 ,但法治是程序之治 ,德治是人情之治 ;法治和德治既治民又治官 ,但法治重在治官 ,德治重在治民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视角,从现实之需的触动,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对中国体育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理论构成和价值趋向以及具体运作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对体育产业运作和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力图寻找出能够符合中国体育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9.
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与“德治”在历史上皆长期存在,并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德治”与“法治”的关系问题上,儒家重“德治”,但并不绝对排斥“法治”与刑罚。儒家的“德治”思想,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但无论如何,毕竟对我们今天进一步科学地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治国方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治理资源,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