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岗 《小学语文》2008,(12):56-56
问:三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两首》要求书写的“帆”字的最后一笔,从课本的字体看像是横斜钩,但写字教材的书写示范又像横折弯钩。请问:“帆”字最后一笔的笔画名称应当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谈“一”字     
“一”字虽然字形简单,但它却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字.“一”字的基本用法:一是它独立为字的用法;二是它作为构字部件的用法.“一”字作为一个独立的汉字,有实词的用法,也有虚词的用法.当实词用,有数词、形容词、动词等用法,当虚词用有副词和连词两种用法,情况比较复杂.“一”字作为构字部件使用也有两种情况:一是作形声字的形旁,二是作指事字中指示性符号使用.  相似文献   

3.
和谐 《小学生导读》2022,(10):16-17
<正>“一”字,不论从汉字笔画还是从数字大小上看,都是一个简单的字。但是,“一”字又不简单,在一些诗文里,它的表现力还很强。“一”字表示数量少,但在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小”“少”“早”“低”“独”等方面却有独特的优势。例如,清代诗人王士祯有一首诗,名字叫作《题秋江独钓图》,内容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中小学诗词教学课堂上,语文老师多是抱定“先释字词再释句,最后一项是主题”的模式不放,此种“译诗”教学听得多了,不免有些担心:1.作诗,并不能一字一字积成句,一句一句积成诗,实是先有了诗才有句,先有句才有字。‘先释字词再释句”,无异于对古诗的肢解,“这字好,这句子好……”如此学生最多了解了些作诗的技巧,但永远读不到诗的最高境界,一首诗就减了价值;2.诗有“情感和语言的浓缩”之说,把“大漠孤烟直”翻译成“广大的沙漠上一缕孤烟直冲云霄’没错,但诗  相似文献   

5.
人们形容某人不识字,往往说“目不识丁”或“不识一丁”。有人解释说,“丁”字最简单、最易识,若连“丁”字也不识,当然其他字更不识了。这是想当然的解释,岂不知“一”字比“丁”字更简单易识。《现代汉语词典》与一些成语词典引《旧唐书·张弘靖传》中“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来解释,说其中“丁”字本当作“个”,因形近而致误,后人便说“目不识丁”。这也是牵强附会的解释。其实,“目不识丁”之典出于《晋书·苻坚载记》。太元七年(382年),苻坚宴群臣于前殿,奏乐赋诗。有位别驾姜平子,诗中有一“丁”字,但下面的竖钩写成竖,成…  相似文献   

6.
“一”字在汉字中书写最简单,但它的意思是相当复杂的。“一”字的本义是表示最小的自然数,如“一个”“一次”“一天”等。除此之外,它还可以表示多种含义。下面是小学语文课本中“一”字的多功能现象。  相似文献   

7.
“一”字在汉语中是极为普通的一个字,但其所表达的意义却是出神入化,绘景、抒情、警示、评语无所不能。“一”字诗清代文学家陈沉有一首七言绝句《孤舟垂钓》:“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声笑,一江明月一江秋。”短短  相似文献   

8.
卂,读作xùn,篆体字是疾飞的形象,这是它的本义。但是飞而不见鸟,即多指人,兽行动的飞快,可见它跟“迅”的含义很相近。先写横折弯钩,再写一横,后写一竖。用“卂”作声符的字仍读x(?)n,只有汛,迅,讯三个常用字。凡,读作fǎn,篆体字好像一只竖立侧视的盘子,据说古时与“盘”字同音义。近代一些文字学家认为它像帆船,是“帆”的本字,假借作“平凡”“凡是”的“凡”。先写一撇,再写横折弯钩,最后加上一点。现在主要用作“统括之词”,作“凡是”“总共”讲。用“凡”作声符的字也读作fán,只是声调不同,加“帆”读第一声,“矾”、“钒”读第二专声,“汛(泛)”读第四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你们好。在学习文言文中,我发现课文下边的注释常有某字通某字和某字同某字的说明。请问,“通”和“同”到底是一回事还是有所不同? 武汉实校高一吴之生吴之生同学: “通”、“同”都是前人解释、推定用字时的专门术语,且主要用于后人通常所说的通假字。在疏通、理解用字这一点上,两字有其相同的一面。但细较之,两字又有区别。通,意为通用;假,意为借用。通假,主要是指字音和字义的相  相似文献   

10.
钓鱼湾——唐储光曦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莲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储光曦的《钓鱼湾》的确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诗评家多有评述。其倒叙的结构,增强了戏剧效果;第二联的心理刻画细致入微,堪称绝唱,这些都是诗评家所极力赞扬的。然而评论者对“春深杏花乱”一句却鲜有赞语,并且大都解释为,“春天将尽,杏花开败,落入水中随水流而逝”。这种解释值得商榷,“春深”是否就是春尽,可不可理解为“春意正浓”?“乱”是否就是花败零落之意,可否理解为是“杏花怒放”的形象说法?通常的说法也许符合生活的真实,但其艺术趣味…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中,“一”是个平常字,字形亦极单纯,但诗圣杜甫最喜驱使“一”于笔下,堪称古代诗人之冠。一部《杜工部集》,收诗计1400余首,诗中用“一”者竟多达350余首,古诗中“一”字的全部用法大半皆可在此找到。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一”是一个枯燥乏味的数字,但在中国,它却可以巧妙地入词、入文、入诗,表现出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那么鲜活美丽,妙趣别具。引导学生透过最简单的“一”字,感悟“一”字独特的意味、情味和智慧,可以使学生领悟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一”字在文章中出现的次数很多,但不少教师并没有完全掌握,没有认识“一、七、八、不”的变调。现在提出以下几种,供读者教学参考。“一”字在汉语中有四种不同的读法,一是读阴平yī;二是读阳平yí;三是读去声yì;四是读轻yi。这四种读音不是随意可读什么音调,而是有规律可寻的。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读法。  相似文献   

14.
数词入诗,“一”字入诗,这是唐代诗歌的语言艺术特色之一,而“诗圣”杜甫尤其喜欢使用“一”字。笔者调查了他的一千五百多首诗,用“一”字的就有三百九十八首,“一”字出现了四百六十一次。老杜是个“苦用心”的诗人,他特别重视锻词炼字,“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一方面吸收汉魏六朝以来文学语言的精华,一方面使用唐人口语中的词  相似文献   

15.
在《林海》(第十册)一文中,由“一”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先后出现过八次九个词,但在这些词语中“一”字的音调有变化。字义也各不相同。在教学时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拆”和“折”这两个字实在太像啦!大家经常分不清它们兄弟俩吧?我也一样。现在我还记得小时候的经历:有一次看到一处拆房子,墙上用大红漆写着斗大的一个“拆”字,那时候就很好奇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字。妈妈说它念chāi,表示这里的房子都要拆掉啦。那一次我对这一个字就有了些模糊的印象,接下来在美术手工课上我又认识了“折”字。那时我很自豪地大声将它念成“拆chāi纸”,惹得大家一阵大笑。现在想起来自己也常常忍俊不禁……后来老师告诉我,要记住这两个字有句口诀叫“一‘点’都不行”。“拆”字少一点不行,就像拆房子时,要将支撑房子的…  相似文献   

17.
我启蒙时接触的第一个字是“一”。启蒙老师把“一”字写在我手掌心上时,我只用了一口茶的工夫就认识了,美得简直要飞到七彩云上。这时,老师向我得意忘形的心上泼了“一桶冷水”:“从前,有个学生,学了‘一、二、三’后就辞别老师了。他说,‘一’字是一横,‘二’字是两横, ‘三’字是三横。行了,我不用老师教了。谁知有人要这个学生写个‘万’字,他花了大半天时间,画了一万条横线哩……”  相似文献   

18.
“一”是一个枯燥乏味的数字,但在中国,它却可以巧妙地入词、入文、人诗,表现出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那么鲜活美丽,妙趣别具。引导学生透过最简单的“一”字,感悟“一”字独特的意味、情味和智慧,可以使学生领悟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教”字早在甲骨文中已多次出现,古义指教化。如《尚书·舜典》上说的:“敬敷五教”。“育”字的古义是培植、抚养,如《诗经·小雅·蓼莪》上说的:“长我育我”。但“教”与“育”这两字在春秋以前尚  相似文献   

20.
简简单单的一个“一”字,在诗人的笔下,却能铺排出多姿多彩、兴味盎然的“一字诗”。古人做诗,最忌同一首诗中字词重复,而“一字诗”却是要“一”字多次乃至十几次反复出现,不仅不能有重复与拖沓之感,而且诗的内容还要与一定的事物相应。这本是难而又难的事,可是,古代一些名家却竞相玩起“一字诗”来。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有一次外出访友,来到江边渡口,可是渡船刚刚离岸,于是苏东坡便喊船家驶回来,接他上船。船上的人都认识这位大诗人,笑着起哄,故意为难他,让他即景赋首诗,诗中必须含有十个“一”字,然后才能接他。苏大学士无奈,只得应允。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