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余闻婧 《江西教育》2004,(20):40-41
《找骆驼》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一单元以“细心观察”为专题组织编写.课文中渗透了在观察中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找骆驼》的故事改编自阿拉伯民间故事。写商人丢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的准确分析和判断,使商人终于找到了骆驼。老人的观察、分析、判断,很有启发性,令人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2.
《找骆驼》讲的是商人丢失了一头骆驼,经过一位老人的指点,他终于找到了骆驼的故事。这篇课文的结构比较紧凑,可分成三段:第一段(1-9节)写商人丢失了一头骆驼,他去问一位老人,老人告诉了他骆驼的特点,商人以为是老人把骆驼藏起来了。第二段(第10节)写老  相似文献   

3.
一、《找骆驼》(四省市编第五册)可用“中间切入法”教学本文。“商人忿忿地说:‘别哄我了,一定是你把我的骆驼藏起来了。要不,你怎么会知道得这样详细!’”——这一节处在全文中间位置,与上下文关系密切,建议由此入手,分两步安排教程:第一步,指名朗读上文 (1—9节),引导学生思考、讨论:1.商人凭什么断定老人藏起了他的骆驼?商人是怎样说的?(提示:“要不,你怎么会知道得这样详细?”)2.老人究竟掌握了走失的骆驼的哪些情况?  相似文献   

4.
一点意见     
我们读了《江苏教育》(小学版)1963年12月号上登载的《我教〈找骆驼〉》一文以后,对于教者运用自制的四幅图帮助讲解课文的问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就这篇课文来说,诚如教者所指;语言比较浅显,寓意也很明确。第一段写商人找不到走失的骆驼,第二段写骆驼的特征和找骆驼的途径,这是全文的重点,最后写商人去找骆驼。在第二段中作者采用对话的方式逐一显示骆驼的特征。而在这一问一答中,老人的语气并不肯定,商人的语气却十分肯定,这是由他们各自不同的实际决定的。课文写到“老人慢慢地说”这一段话时,是这样的: 看见骆驼的脚迹右边深,左边浅,我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是跛的。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1.设疑导入。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2.提出学习要求。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  相似文献   

6.
听说要把自己留下,就大声对村长说:“那电机可不是我偷的,你们千万不要冤枉好人……”(老师提问:“大家想一想,电机是不是他偷的呢?有线索证明电机是这个跛脚的小伙子偷的吗?”) (二)课文理解活动1.教师指示学生阅读课文《找骆驼》并通过电脑在大屏幕上显示课文全文和播出课文内容。2.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并口头造句。(教师用电脑的动画来解释生字、新词的意思和用法。) 3.课文分析。(1)商人到外地采购货物,为什么会带骆驼呢? (2)骆驼是在什么情况下不见的呢? (3)商人的骆驼有什么特征呢? (4)商人认为不见了的骆驼还有什么用处? (5)老人沿途看到了什么? (6)为什么不等老人说完,商人就立即去寻找骆驼呢?  相似文献   

7.
《小蝌蚪找妈妈》(通用教材五年制四册第3课,六年制四册第10课)是一篇图文并茂、趣味性很强的自然常识方面的科学童话故事。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和鲜明活泼的图画,描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经过,进一步说明青蛙的生长过程。怎样上好这篇课文,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我在帮助青年教师  相似文献   

8.
〔提示〕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这是本文揭示的道理。如何通过老人指点商人找到骆驼的故事来认识这一道理,就成为本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这一教学片断以“找”为突破点,围绕老人怎样观察、怎样思考、怎样指点,终于“找”到骆驼展开。学生在愉快探索的氛围中攻下了这一难点,很有借鉴意义,能给我们深刻的启迪。(通过初读课文,学生理解了生字词并掌握了故事梗概)师:(指板书的课题)从课题看,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呀?生:(齐)找骆驼的故事(师用粉笔在“找”下加一着重号)。师:谁丢失了骆驼?生(齐):有个商人。师:…  相似文献   

9.
《沙漠里的船》(五年制六册18课)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分为前后两部分,分别介绍了骆驼的生理特点、作用和骆驼在沙漠中活动的特殊本领。课文后的练习1,实际上概括了两部分的意思。问题在于:第二部分写“人们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里的船”,而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 这是选自小学语文人教版(国标本)第五册第四组的一组教学内容。单元学习的主题是:观察中的发现。教材编排的内容丰富多彩,主题突出,有描写植物课文的《花钟》,有描写动物课文的《蜜蜂》、《找骆驼》,有描写玩的课文《玩出了名堂》。  相似文献   

11.
张小武 《教育》2008,(11):24-25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7课中,有一篇《骆驼和羊》的课文,讲骆驼和羊比高低,骆驼说长得高好,羊说长得矮才好,争执不下,它们分别用不同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并找老牛评理。老牛说,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高矮各有好处,关键是看用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1.设疑导入。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2.提出学习要求。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从第一册到第十册都有数量不少的插图。即使是第十册,也有十一篇插图(包括两篇“看图学文”)。这些插图就其内容来看,有的是学生不常见的事物(如第六册18课中的骆驼),有的是故事情节的生动表现(如第二册17课中的乌鸦喝水),有的则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如第十册17课中的武松打虎)……通过这些插图教学,能帮助学生认识新事物,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和知识。因此,它们是课文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在阅读教学中,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有它的独特作用,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人脑的思维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分,前者是具体画面的再现,后者是逻辑推进的痕迹。小学生为了掌握大量的间接的知识和经验,必须有逻辑思维活动的参预。但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基本上属于具体形象思维,这就产生了发展逻辑思维的新需要与原有具体形象思维的旧水平之间的矛盾,从而显示了促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为主的形式向以抽象逻辑为主的形式过渡的迫切性。为此,对《找骆驼》(五年制第四册20课和六年制第四册28课)这篇逻辑推理性很强的课  相似文献   

15.
新编初中英语课本第四册供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使用。同第三册一样,第四册也是十二课,课次接第三册算起,即第13课至第24课。全书分为两个单元,每单元的最后一课(即第18课和第24课)为复习课,不编入课文等项目,只安排练习。除复习课和第19、20课外,每课都由下列九个项目组成。  相似文献   

16.
去年,我试教了一组课文,即第十册第四组(第13课至基础训练四)。我教得不好,但有些感受。下面谈谈我教学第13课《琥珀》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沙漠里的船》(人教版六年制第六册)主要讲了骆驼的生理特征和适应自然环境的特殊能力,说明它为什么被称为“沙漠里的船”。教学这篇课文应针对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抓住事物特点”和课文特点,抓好重点段(第1自然段)的教学。 第1自然段紧扣“骆驼能生活在沙漠里”,通过句子之间一因一果的关系,层层说明它在特定环境下的生  相似文献   

18.
《社会》第三册课文学习了公元纪年,《社会》第四册课文和我国现在印制的日历一样,其中均涉及到我国传统的干支纪年,如第四册第七单元第三课甲午中日战争的“甲午”,第四课戊戌变法的“戊戌”,第五课中的《辛丑条约》和庚子赔款的“辛丑”、“庚子”,第六课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辛亥”等。我认为,应让学生了解干支纪年知识,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并加以应用。一、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1郾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1)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2)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2郾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将十天干和十二地…  相似文献   

19.
问题解答     
问:在“小学教师”本年二月号上提到教初小语文第四册“狐狸和斑鸠”一课的目的,只是培养儿童爱好文学的兴趣,不必进行道德方面的思想教育。为什么?(启东吕四区金刚初小管守元) 答:“狐狸和斑鸠”一课(四册语文第一课、六册语文第三十二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对狡猾的狐狸的嘲笑,引起儿童  相似文献   

20.
初小语文第六册共有课文34课(包括附录两课)。与1959年的初小语文六册比较一下,不同多了:原来的课文只保留12课;其余的20课中,如“每天的早晨”“向日葵笑了”等八课是新选的;有四课是从老第六册教材中移来;有8课是就原来的课文作了一些修改,有的题目照旧,内容改了,如“两封信”、“写信的方法”;有的既改了内容,也变了题目,如“植树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