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但却没有单独作为一个行政省区。清嘉道年间 ,龚自珍、魏源等人首先提出了在新疆设省的主张。光绪初年 ,左宗棠、刘锦棠奉命收复新疆 ,歼灭阿古柏叛乱集团 ,积极提出了在新疆建省的主张。随后 ,刘锦棠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为新疆建省作了各种准备工作 ,终于在光绪七年正式在新疆建省 ,刘锦棠为第一任巡抚。  相似文献   

2.
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却没有单独作为一个行政省区。清嘉道年间,龚自珍、魏源等人首先提出了在新疆设省的主张。光绪初年,左宗棠、刘锦棠奉命收复新疆,歼灭阿古柏叛乱集团,积极提出了在新疆建省的主张。随后,刘锦棠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为新疆建省作了各种准备工作,终于在光绪七年正式在新疆建省,刘锦棠为第一任巡抚。  相似文献   

3.
作为首任新疆巡抚刘锦棠在新疆活动14年,为新疆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一,实现新疆建省、治理新疆。第二,发展经济,开发新疆。包括安置难民,招徕流亡;兴修水利,改善生产条件;清丈地亩,改革赋税制度,改革币制等。  相似文献   

4.
刘锦棠是近代中国开发建设新疆的第一人.他从兴修农田水利用以恢复和发展新疆农牧业生产、广置交通设施用以促进和保护新疆商贸业的发展、注重兴学育人用以引导和促发新疆各民族大融合等三个方面,对开发建设新疆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大约在公元前八至五世纪的春秋时期,郡县制就已经在我国出现了。秦统一六国后,郡县制在全国得到推广和实行,成为我国历代相沿的政治制度。随着中原王朝势力的发展,郡县制逐渐推广到西域地区。但是,由于西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民族关系,县郡制在西域始终没有能够得到全面的推行和持续的发展,总是随着中原王朝政治势力在西域的盛衰而  相似文献   

6.
刘锦棠西征胜利的原因与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锦棠率领西征军西征新疆是一场正义的战争,获得了包括新疆人民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是西征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所在。西征军严格的军纪,广大官兵的爱国热情及他们追求功利的目标,左宗棠正确的组织与协调,刘锦棠在指挥上的机动灵活与果断决策在及运动上的身先士卒,近代武器的大量使用,均是西征取得胜利不可或缺的原因,而关陇平定则是出征新疆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清朝前期,新疆推行军府制。它始于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伊犁将军的设置,最高行政首脑为伊犁将军,下辖各地参赞、办事及领队大臣。但是,新疆地域极为辽阔,远非其他地区可比。因此,军府制的特点只能是:只管军政,不理民事。民众事务不得不依靠众多的当地民族头目自理。这种体制造成中央政府对新疆的实际控制能力极为有限,进而导致新疆地区动乱频仍,统治者面对动乱,往往力不从心,难以应有,十九世纪后半期发生的阿古柏叛乱,即为最典型的例证。叛乱给新疆的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虽然叛乱历经数年,很快为左宗棠平定,但原…  相似文献   

8.
作为首任新疆巡抚的刘锦棠在新疆活动14年,为新疆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笔者拟从律令、教育、宗教政策三个方面来分析刘锦棠在治理新疆过程中所做的变通和成就,并以此来探究他的民族文化观。  相似文献   

9.
甘肃新疆巡抚的军政权力是很大的,其掌握军政权力始于第一任巡抚刘锦棠。巡抚的军政权力不断的继承,使其掌握的军政权力愈来愈大。但是由于一定的限制使这一权力并没有造成尾大不掉之势。巡抚所掌握的军政权力是有益于边疆统治的。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70年代,清朝收复新疆。为了恢复地区生产,维护地方秩序,设立了临时性统治机构——善后局。善后局的设立对平复新疆战后创伤、发展新疆经济、维护清朝在新疆的统治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为新疆建省奠定了基础。善后局在短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与善后局员工的尽心工作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刘敞是江西古代散文史上有成就但至今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作家。其散文体式多样,内容丰赡,涉及面广,思想深刻,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是北宋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其散文的基本特征有四:见博识高,长于议论;征引广博,说明力强;巧于谋篇,曲折多姿;言简理畅,片语破的。不少作品达到了思想艺术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的抒情文主要见于寓言、辞赋、杂文和书信等类。由于身世遭遇的不幸,文中所抒多为憎恶、哀怨之情,风格冷峻凄郁,艺术上颇有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13.
刘敞是北宋中期经学变革思潮中的一位代表性人物,从表面上看,他疑古惑经,但实质上是尊经崇道。他以义理解经,不拘传注,开创了宋代经学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国经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新疆地区的教育主要受政治影响较多,不同掌权者在任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教育可谓在坎坷中前进。这一时期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学者们的关注点,但由于资料搜集的困难,导致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分散。改革开放后,随着相关档案等资料的陆续开放,这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将民国时期新疆教育的文章进行梳理,大致将其分为三大类:总体研究、分期研究和专题研究。分期研究可分为杨增新、盛世才两个统治时期。专题研究包括基础教育、师范教育、民族教育、职业教育、女性教育、社会教育和游学教育版块。通过对民国时期新疆教育研究成果的梳理,对民国时期新疆地区的教育开展状况及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对今后此类问题的深入研究有一定的帮助,也对今天新疆地区的教育开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辰翁词作中有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咏春词多,对春景春物多有感悟。其咏春词中"春"的意蕴又可分解为三种:一、对春天春景本体的描绘;二、对生命时间的伤逝;三、对故国社稷的哀痛。这三种内蕴组成一个形式上曲折回环、意蕴层面渐次递进的共同体,从而大大提升了刘辰翁咏春词的思想容量并增强了其词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6.
柳永词具有时代和历史的魅力,在文学史上自成一格。它写繁华的都市景貌,写民妇市女之思,写羁旅行役之苦,时代气息强烈,震撼心灵;柳词在体制上发展了慢词长调,语言上雅俗一体,拓展了词的容量、丰富了词的写作技巧、开拓了词的意境。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刘伯温对宇宙、自然、社会管理建设、以及人生既有理论上思考又有身体力行的实践,从刘伯温生甲经历、功勋成就以及著书立说里梳理得出:成己而后利他,丰满的自我而后创造了社会价值,融自我价值社会价值为一体是刘伯温的价值观,是高屋建瓴并且是具有超越时代性意义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自1999年《天涯》杂志推出"刘亮程散文专辑"以来,刘亮程散文经历了一个由"一夜成名"并红极一时到逐渐冷却的过程,但刘亮程散文的研究却逐年深入。本文就1999年—2008年这十年来笔者所能找到的关于刘亮程的研究论文从内涵研究、内容题材研究、语言风格研究、创作方法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大致的梳理,并对近年来才出现的刘亮程小说的研究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