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由这一要素在法理学研究中一直被认为是核心价值要素。但关于自由所蕴含的内涵有哪些,我们通常表述的自由的指向的是什么以及自由的价值问题,似乎一直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界定。作为哈耶克自由主义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代表作,《自由主义原理》一书对自由的含义、自由的创造力、自由与进步、理性、平等、民主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梳理,成为其自由主义理论论辩的有力武器。鉴于仅仅解读一本书并不足以掌握哈耶克自由哲学理论的全部内容,本文试图在解读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的基础上,对其自由哲学理论作一简单大致的评介,以助于对日后从整体架构上窥探哈耶克的自由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以哈耶克等人为代表的当代自由主义,肇始于对20世纪国家主义的深刻反省和强烈反弹,进而重寻与古典自由主义新的结合以应对当代困局。针对国家对个人新的奴役的威胁,哈耶克激烈地重申免于强制的自我、强调保障个人自由,并以人之"无知"或"理性不及"作为其自由理论的知识论根据。但是,不仅以"无知"为据并不能证成自由,而且,哈耶克对自由的证明既是后果论的又是过程论的,对立的主张与论证逻辑构成了其理论的悖论,并最终导致哈耶克重蹈他所极力反对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3.
孙淑文 《考试周刊》2007,(38):109-110
哈耶克是二十世纪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法治下的自由"。本文拟就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中的法治思想作一简要分析,试对哈耶克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作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4.
哈耶克是当代新经济自由主义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家。他从伦理学角度探讨自由与平等的含义,反对国家干预,倡导实行货币主义制度下的自由市场经济。哈耶克认为,国家干预只能减少自由,国家的功能应限制在维护财产权益和立法措施范围内,其他领域如医疗保险、抚恤金、教育等都应留给市场。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教育观与他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上的看法基本一致。他指出,“一如在其他领域那般,在思想和精神领域内保持自由,从长远来看,将依赖于对物质资源的控制权的分散,亦将依赖于那些能够将大量资金用于他们所认为的重要目标的个人的始终存在。”哈耶…  相似文献   

5.
文章试图探索哈耶克政治学自由主义内涵对于教学自由的意义。按照哈耶克的自由主义理论,教学自由有三层含义:第一,教学自由是一种不受强制的状态;第二,存在于师生关系中,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中实现的;第三,是在政治权利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活动的权力。教学自由必须以教与学双方遵守共同规则,承担相关责任作为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自由主义史上,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思想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在认识论上,哈耶克深受康德和马赫的影响,马赫的主观主义和康德的先验论,以及奥地利学派的体主义方法论,被哈耶克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其认识论,并由此导出了其自由主义的两个核心理论:有限理性论和自发秩序化,构成了哈耶克自由理论的两大基石。  相似文献   

7.
陈蓉霞 《科技文萃》2005,(11):103-106
手头刚刚写完一篇关于哈耶克传记的文章.哈耶克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自由主义而著称.公认的事实是,他的自由主义思想曾为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撒切尔夫人、美国前总统里根等政坛名人所青睐.这些天来,我满脑子是哈耶克所用的经济学术语,如秩序产生于自发竞争、个人利益与道德和自由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改革运动,是以哈耶克的自由主义理论为其教育政策的指导理论.哈耶克认为,为了实现自由价值和效率价值,政府应当从教育领域中退出,并将教育的运作及教育秩序的建立交由市场,因为国家及政府通过排他性权力的运用,可能会导致对人们自由的干预,也同时带来教育的低效率.然而,市场理念引导下的西方教育改革,也引发出有关教育的平等问题及教育终极价值追求问题.  相似文献   

9.
作为当代西方自由主义大师,哈耶克坚持自由即个人自由。在自由法治观上,他坚持“法治下的自由”,即“自由是以法治为基础的”。深入学习研究哈耶克的自由法治观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哈耶克批判社会主义计划的思想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划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争论的主要问题,作为自由主义代表的哈耶克对计划的理论反思占有重要地位。他认为计划是导致社会主义国家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他看来。一个缺少了竞争环境的所谓计划价格无法真实地反映经济波动,由此导致的信息困境决定了社会主义计划的行不通;计划导致中央政府干预领域不断扩大。直至侵犯个人行动自由,唯有市场才能保障个人自由。哈耶克对社会主义计划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计划为什么行不通提供理论启示,但也存在着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与自由主义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初 ,由于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加之部分著名大学校长的身体力行 ,中国近代大学教育逐渐滋长了一种自由主义教育的倾向。这种倾向 ,在教育目的上崇尚个性主义 ,在教育过程上坚持学术自由 ,在教育管理上力求教授治校。它反对封建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专制 ,具有进步意义。但是 ,由于它生不逢时 ,加之其本身的软弱性 ,因此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条件下 ,它也就不可避免其最终的失败命运  相似文献   

12.
梭罗堪称美国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改革的先驱,曾对美国进步主义运动产生过积极影响。梭罗教育哲学的核心理论是自由主义,核心目的是生活教育,核心精神是学术自由。他的教育哲学思想能激发我们对教育现状的反思,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霍布斯对自由主义的贡献一直存在诸多争议。表面看来,提出君主专制主张的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与自由主义格格不入,但他关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的见解、他的自由观和国家观都对自由主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为近代自由主义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义秩序之追寻——兼论罗尔斯的公民资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直存在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两种不同的公民资格传统,前者视个体自由为最高政治价值,后者视美德为最高公民典范.罗尔斯一方面对自由主义仅仅强调个体权利的倾向作出修正,增加了公民资格理论对实质平等的关心,用以解决社会正义问题,一方面提出一种公共理性的公民资格观,用以解决多元和统合的政治正义问题,从而在其正义理论的框架中彰显其独特的民主公民资格观,对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两种不同的公民资格传统进行了一种调和,目的在于:在个人自由和市场社会基础上重建公共自由和集体认同,以维持和保障正义之秩序.  相似文献   

15.
政治自由是近代政治哲学的重要范畴.在政治自由问题上,卢梭以平等前提下的自由主义为价值取向,将合理假设的“自然状态”作为逻辑起点,将“自然的自由”、“社会的自由”和“道德的自由”作为实现政治自由的必经阶段,将公意指导下的“人民主权”作为最终目标,从而构建出政治自由观的独特逻辑,同时也包含着政治自由被滥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双重遗产:托马斯·杰斐逊的新闻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托马斯·杰斐逊有“新闻自由之父”的美誉 ,但通过对其文件与书信的研究当能发现 :他的新闻思想中存在着三重矛盾 ,即 :绝对自由与相对自由的矛盾 ;反映舆论与操纵舆论的矛盾 ;宽容诽谤与惩治诽谤的矛盾。这不仅是他个人的矛盾、时代的矛盾 ,也是自由主义本身的矛盾。矛盾的思想使他留给后世一个双重的思想遗产 ,这反而是他思想的深邃之处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批判自由主义,虽然回顾了这个时代的进程,但是他以国家主义对抗自由主义,并非成为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而是在整体框架内确立了对自由的另一番阐释。他通过对自由主义所奉行的自然法和自然权利思想、社会契约论、个人主义以及法国大革命的批判,最终形成了与自由主义截然对立的国家主义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8.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贯穿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整个西方的思想史就是一部自由主义的发展史。自由主义先后经历了古典自由主义、功利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保守自由主义的历史流变。在自由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对自由观的诠释亦存在着重大差异,有些甚至相互抵牾。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由主义自由观的发展趋向日益显明,主要表现为:侧重于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积极自由观、自由观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美国早期文学家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的成名作《拓荒者》是对古典自由主义精神的生动阐释。在小说中,库柏以纽约州的腾普尔顿村为视角,以猎人纳提.邦波为代表,生动地展示了美国拓荒者崇尚自由,追求自由和努力捍卫个人自由的古典自由主义精神。小说中的主人公邦波作为美国边疆拓荒者中的一员,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独立的生活方式,同时为捍卫个人自由,敢向法律叫板,其生活经历正是对美国古典自由主义精神最为生动的阐释。邦波的精神无疑是成千上万美国拓荒者精神的缩影,也是美利坚民族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20.
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人格理论”中的“非指导性教学”、“学生中心教育”、“自由学习”等观点对我国的创新教育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借鉴罗杰斯的“人格理论”实施创新教育,就要注重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型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