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红盈 《精武》2011,(A1):84-85
以2007年至2010年间我国部分省体工队退役运动员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找出引起我国运动员过早退役的原因,并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未来出路担忧、厌训情绪、伤病和收入偏低是造成运动员过早退役的主要原因。加强运动员保障体系,树立以运动员为本的训练理念的同时,将运动员培养成有文化、有专业知识素质的高水平竞技人才,是解决我国运动员过早退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亚奥理事会、中国奥委会的支持下,对第16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541名参赛运动员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以国际奥委会ACP项目调查问卷为基础,根据我国运动员实际情况做了适当调整与修改,问卷调查内容包含研究对象事实信息及问题,主要涉及退役诱因、退役意识和退役阻碍.采用频数、RC列联表、皮尔森卡方检验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退役诱因依次分别为运动水平下降、受伤、新生活计划和家庭义务.年龄可能是退役原因形成的重要因素.运动员的退役意识表现出:运动员角色认同程度高,退役准备意识强,对应对退役后的挑战态度积极.但目前缺乏针对现役运动员展开的退役培训计划或职业规划.运动员退役后职业过渡与转换的主要阻碍在于运动员实际知识、能力水平与学历不符.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和运动经历的运动员在退役原因,意识、阻碍方面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及数理统计法对293名已退役的可测量项目优秀运动员进行退役年龄特征分析及退役致因分析,结果得出:我国可测量项目优秀运动员退役年龄偏小,退役的平均年龄小于国外运动员破世界纪录时的年龄,而且退役年龄因项目和性别不同而不同,存在着心理年龄早于生物年龄现象。优秀运动员退役类型分为4类,其中3/4的运动员属不正常退投。导致运动员不正常退役的因素是多万面的,主要有成绩因素、管理因素、心理因素和伤病因素。  相似文献   

4.
优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优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研究邱云*张亮1引言退役和再就业,无论对运动员个人还是对运动队,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退役运动员的安置,事关运动员的切身利益,不仅影响着在训运动员的思想稳定,甚至影响到选招运动员工作。自199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山...  相似文献   

5.
王进 《体育科学》2006,26(7):47-54,59
研究基于运动员退役的过程理论,对我国运动员的退役意识、心理状态和应对策略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对789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按照运动员年龄、训练年限和性别,对其生活中的心理状态和退役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另外,对打算退役和不打算退役的运动员进行退役意识、心理状态和应对策略的分析。结果发现,运动员随着年龄的增加对自己的运动员角色认知下降,退役准备的认知会增加;产生退役的想法与生活的心理状态有关。对打算退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发现运动员在自我评介、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的认知方面,都表现出差于不打算退役的运动员,而且,生活焦虑和孤独感明显增加。研究还发现,女性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较差,主要表现在生活焦虑方面。在应对退役的策略方面,运动员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多于积极的应对方式,尤其是女性运动员,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更为突出。基于以上这些发现,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讨论了我国运动员退役过程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退役运动员安置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对我国专业运动员退役的原因、体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对退役运动员安置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围绕这个问题在分析了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困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运动员退役后就业难问题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在训和退役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实地考察、专家咨询及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分析了广东省在训和退役运动员的基本情况以及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针对运动员开展职业教育十分重要.该课题提出广东省构建在训和退役运动员的职业培训体系应着重做好职业技能培训网络的建设,健全、完善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机制和构建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体系三方面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严红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4):468-469
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给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带来很大影响,职业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也成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学与训的矛盾一直困扰着从事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人.通过对职业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现状的分析,为研究退役运动员再就业渠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全程性多年训练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过程,并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确定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中几个最具标志性的年龄:起训年龄、最佳竞技年龄、退役年龄以及整个训练年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起训年龄是男子7~9岁、女子6~8岁;2)世界运动员首次获得奥运冠军平均年龄男子为24.53±2.59岁,女子为23.86±2.57岁;我国羽毛球运动员首次获得世界冠军平均年龄男子为24.46±1.45岁,女子为22.6±2.6岁;3)我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退役平均年龄男子为28.07±1.53岁,女子为27.86±2.44岁,造成退役的主要原因是伤病困扰、思想意志不坚定、成绩不佳、人才太多等;4)根据我国"三级训练"模式,优秀男子羽毛球运动员进入体校平均年龄为10.5±1.95岁,进入省队平均年龄为14.07±1.87岁,进入国家队平均年龄为18.87±1.55岁,整个训练年限为17.13±2.13年;优秀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入体校平均年龄为8.9±1.48岁,进入省队平均年龄为12.7±1.49岁,进入国家队平均年龄为17.85±1.69岁,整个训练年限为18.6±3.05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年龄分布特征比较分析,发现:中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出运动成绩的年龄偏小,成长期短,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小且竞技保持阶段时间短,运动员退役年龄较早,并针对这种运动员"早衰"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其主要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国外运动员退役的综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国外运动员退役问题进行综述研究,总结现有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理论框架死亡学途径的借鉴、社会年龄学途径的借鉴、职业过渡的理论框架和社会生态学的理论框架;具体描述了运动员退役的研究方法回顾式方法、现象学方法和问卷调查法;列举了运动员退役的研究领域及成果退役后运动员的身份危机、退役后运动员的自我认同和运动员退役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退役运动员安置现状的调查与反思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退役运动员的安置问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导致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是政策的不完善、整体就业形势的严峻、运动员自身科学文化知识的匮乏和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滞后。从解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的必要性和产生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的原因出发,进行初步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在现有体制下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和谐社会视角对构建退役运动员社会保障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了解退役运动员的生存现状,剖析了造成运动员退役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的各种原因,论述了目前国家对退役运动员安置采取的政策,最后从和谐社会视角对健全退役运动员社会保障机制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我国退役运动员的生存现状进行阐述,从内外因两方面浅析造成运动员退役后生活困境的原因,并对其退役后出路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女子高山滑雪运动员人数不多,运动寿命较短。本文在对他们的进队年龄、退役年龄和训练年限等指标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造成运动寿命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现状与再教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扆铮 《安徽体育科技》2010,31(5):12-14,18
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讨论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退役运动员类型、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问题的现状分析及产生的消极影响、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困难产生的主要原因、解决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问题的对策及实施的可行性剖析、退役运动员再教育问题的结论和建议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力求为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退役运动员的就业与出路,一直是困扰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长期未能得到根本解决的难题.在分析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阐明退役运动员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在目前函授教育、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3种主要渠道中,体育职业教育是当前解决退役运动员"出路难"的有效途径,尽快建立以体育职业技术院校为龙头,形成多类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运动员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体系,保证运动员在训期间完成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的同时.也能完成学历教育,从而拓展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法律视角对退役运动员社会保障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直接影响到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对退役运动员的生存现状和造成运动员退役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的各种原因,以及目前国家对退役运动员安置采取的政策的分析,从法律视角对健全退役运动员社会保障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水平运动员的退役准备与适应: 一项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350名退役优秀运动员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选取23人进行访谈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过程中的原因、准备以及适应等问题。量化结果表明,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在退役过程及其后社会职业生涯的适应过程中,由于缺少适当、有效的教育辅导手段的干预,运动员对退役及角色转换的意识存在不足,对于从事竞技运动事业对自己人生发展已经产生的和将来潜在的影响的认识较少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对今后我国运动员退役与人生发展的教育与辅助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关于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与运动队的建设和运动员的利益密切相关。本介绍了十几年来山东省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的基本情况,有关的问题原因及对运动队带来的影响,并对今后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工作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