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由他律到自律,由教化到自省是品德形成的一般规律。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不仅是一种知、情、意、行协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感知-体验-明理-导行"的心路历程,情感因素特别是情感体验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育低效现象的症结是德育要求未能有效内化为学生的品德,其中关键是未能形成有效交汇点。叙事德育是近年来我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经探讨和总结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2.
从德育过程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三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过程与知、情、意、信、行五方面心理因素的作用和变化密切相关,其中情、信、行三个环节需要特别重视。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把传授知识与情感体验、形成信念、行为训练相结合。根据以上德育过程的“三环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做到:从集体主义(仁爱精神)入手,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做到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从爱国主义入手,树立学生的思想道德信念—做到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从自我实践做起,训练学生的行为规范—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正>五育并重,德育为首。德育在青少年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从人的品德结构来看,它包括道德观念(知)、道德情感(情)、道德意志(意)、和道德行为(行)四个要素。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就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的过程,良好的品德形成是良好的知、情、意、行和谐、统一发展的结果。所以,学校应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正确处理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  相似文献   

4.
对个体来说,德育过程是按照社会的要求和需要,对学生的个性倾向性和自我意识进行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德育中蕴涵着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前提,德育过程是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心理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德育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因而"知情意行"大多被人们看作是一个德育概念.知,即道德意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笔者认为"知情意行"不仅仅是一个德育  相似文献   

6.
方爱娟 《考试周刊》2009,(52):153-154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主建构过程.教师应把德育渗透于能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教育情境和氛围中,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以情动情,移情促情,使学生在和谐课堂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育人先育德,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德育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即从道德知识到道德情感,再到道德意志、道德行动。而习惯属于道德行动的范畴。如果一种教育只有认识而没有行为习惯,就是不完全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因此,教师要抓住思品课这一主阵地对学生“炼之以志,导之以行”。思品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紧扣教材“,以人为本”,融会贯通,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道德理论、行为规范等标准正确指导自己的言行,…  相似文献   

8.
人物性格特点是中学小说阅读分析的核心环节,现行分析方法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要素分析法着眼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体验,力图通过唤醒学生的知识和体验,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要素分析将人物特点分析角度分为知、情、意、行四个方面,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要素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认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的,情是由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意志和行为的催化剂,而情感教育是以感受体验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本文拟从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开展课外体验活动、改进评价方式等方面阐述如何使学生加深情感体验,积累道德情感的感受,使道德情感不断得到内化和升华。  相似文献   

10.
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德育的目标在于育德,德育的主体是学生,德育包括知、行、情三个道德阶段。笔者认为现阶段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王立媛 《中国教师》2014,(18):32-33
<正>《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是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教师要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等方式,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教材内蕴的情;一方面是教师“体验”过的情,一方面是学生“潜伏”的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实质上要求教师调动自身的情感,挖掘教材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形成和谐共鸣的过程。因此这三者的共鸣融洽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一、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语文教学中,教材的情感是师生、生生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基点。我们知道,选入课本的文章,都是情文并茂、耐人寻味的佳作。这些文章或表达人与人…  相似文献   

13.
胡福凤 《文教资料》2010,(15):145-146
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知、情、意、信、行的过程,靠强行的灌输是行不通的。只有使思想品德课充满“人情味”.在“润物细无声”中才能促使学生形成思想品德。因此.教师要学会让课堂充满“人情味”。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德育功效,使学生达到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14.
管红军 《考试周刊》2014,(37):50-50
<正>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知、情、意、能健全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主张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近几年,在语文教学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情感教学、德育渗透。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越来越重的分量,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将知、情、意、能相结合。谈到教学,尽管近几年不断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师生平等对  相似文献   

15.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情感教育是整个教育内容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对中学生进行德育的诸多途径中,思想政治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低估的优势。思想政治课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1.从素质教育的内涵来看,思想政治课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而道德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方面,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和原则也突出体现了情感性。2.从教育过程来看,思想政治课的教育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其中的情,就是道德情感,也就是思想情感,它是与…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变化发展过程,情在从知到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它对人们的行有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决定了其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 :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行统一。如何达到“知”和“行”的统一也就成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矛盾。而由“知”到“行”的转化 ,是由“情”、“信”、“意”等心理因素的中介作用来实现的。“情”是情感 ,就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的态度体验 ;“信”是信念 ,即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意”是意志 ,即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自觉行动 ,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在这三者中 ,“情”是关键。有了情感的转化 ,才能唤起学生对信念的追求 ,进而转化为自觉的意志行为 ,完成“知”与“行”的统一。在抓关键…  相似文献   

18.
刘枫 《甘肃教育》2014,(19):23-23
正一、存在的问题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德育的目标在于育德,德育的主体是学生,德育包括知、行、情三种道德成分,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学校经常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但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其症结就在于这些教育没有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和情感需要来进行,对于他们在情感问题和人际关系上的困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也缺少针对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余小龙 《考试周刊》2011,(39):158-159
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方面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而且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课前以情引领、课中以情激学、课后以情导行三方面关注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中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0.
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教材内蕴的情;一方面是教师“体验”过的情,一方面是学生“潜伏”的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实质上要求教师调动自身的情感,挖掘教材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形成和谐共鸣的过程。因此这三者的共鸣融洽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