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远程数据库复制是实现数据容灾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在数据容灾、数据仓库等业务中广泛采用。随着福建省住房公积金数据大集中建设工作的开展,怎样构建一个高效安全的数据库远程复制系统来进行数据的容灾、整合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本文详细介绍了Informix数据库远程复制技术,详细阐述了Informix ER的原理、特点、适用模式和部署方式,并总结Informix ER在实际环境中部署、运行和维护的关键要点。  相似文献   

2.
网络信息系统容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毅 《襄樊学院学报》2007,28(11):48-51
随着数据信息越来越成为核心资源,网络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容灾能力已成为焦点,如何构建远程容灾系统成为网络信息系统的关键之一,文章从容灾的基本原理入手、阐述了容灾系统的类型及主要性能指标,分析了容灾的关键技术及选用原则,最后给出了一种基于Internet的异地容灾系统实现方案.该方案采用两层容灾结构:网络服务系统容灾和网络存储系统容灾.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跨版本的数据同步工具(Oracle DSG)、同版本平台的实时容灾(Active Data Guard)、性能分析模块和应用连接配置来共同构建的一套完整的数据库平滑升级方案。  相似文献   

4.
金安 《教育技术导刊》2018,17(8):149-152
随着互联网企业业务的持续增长,为降低运营风险,容灾系统建设势在必行。在阐述容灾系统概念的基础上,针对企业业务与生产环境现状,充分考虑到容灾系统的目标与范围,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同城双活容灾系统,并对事务冲突机制、高可用服务架构、注册发现与内网DNS等关键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3次演练结果证明,该方案在设计的规定指标内,当生产机房出现整体故障时,容灾系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接管原机房的所有服务,有效保障了数据一致性及业务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高考招生的数据应用中,数据的安全性、敏感性要求很高,数据若有丢失泄露,将造成不可预料的损失。文章针对当前数据库应用现状,分析和对比了几大主流数据库ORACLE、db2、SQLServer、Mysql的各项指标。由于Mysql小巧、可靠、实用,文章选择Mysql作为招生数据库,着重探讨了Mysql的复制技术以及高招数据库的可靠性和容灾问题,给出了基于互为主从的Mysql代理模型,解决了数据库的容灾和负载均衡问题,在高考招生中得到实际应用,保障了数据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容灾是通过在异地建立和维护一个备份存储系统,利用地理上的分离来保证系统和数据对灾难性事件的抵御能力。在容灾中涉及到许多技术,如RAID技术、NAS或SAN技术、备份技术、快照技术、镜像技术、基于IP的SAN的互连技术、集群技术等,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7.
立足于汽车行业电子政务平台,分析了双机热备技术的优缺点和Oracle MAA架构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原理。结合业务需求,提出基于Oracle MAA的解决方案,并阐述了具体实施步骤。实现了无人工干预的自动故障切换和本地容灾设计,提高了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可扩展性,提升了硬件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对企业数据库的构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数据库集群体系结构和SQL Server 2005的高可用性技术做了研究与分析,阐述了构建故障转移数据库集群可提高数据库的容错技术和增加网络服务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构建具有高可用性的基于SQL Server 2005的故障转移集群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并行计算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Linux的PC集群系统是一个廉价、高效的并行计算系统。本文介绍了计算机集群搭建的软硬件环境,如节点的构建、操作系统的选择、SSI的构建、MPI并行环境的构建等。在实验室网络环境下,使用多台普通计算机完成了集群的构建,提供了软件的详细配置过程,为在集群上进行并行编程提供了一个实际的软硬件环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容灾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容灾备份部分的关键技术,给出了一个容灾备份系统的实际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与容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资源电子化、数字化已成为现代信息的主要传播方式,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发生的灾难按性质可划分为四类,建立数字图书馆容灾系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华  徐娟 《宜宾学院学报》2012,(6):88-91,96
灾备技术是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和业务连续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对灾备的基本概念、技术衡量指标和相关标准规范介绍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目前主要的灾备技术, 对灾备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对企业的灾备方案提出一些建议,一个完整的灾备方案除技术因素外,良好的管理也非常重要,以期为相关的灾备体系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contextualise the articles in this special issue, this introductory article survey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from recent disasters in mostly developed countrie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wider role of schools in disaster preparedness, response and recovery. The first section argues that as schools are hubs of their communities,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literature on communities in disaster contexts. This is followed by recent examples of school experiences of disasters, particularly in Japan, New Zealand and Australia. The final section synthesises the literature o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in disaster contexts. The article closes with a set of recommendations for integrating schools into disaster planning.  相似文献   

14.
ORACLE数据库备份和恢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保证数据库的连续可用,做好ORACLE的日常维护是必须的,本文主要讨论了ORACLE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方法,分析了各种备份和恢复方法的特点及实现方法,重点讨论了RMAN管理的备份和恢复办法,并给出部分备份和恢复脚本.  相似文献   

15.
黄山风景区地理环境特殊,时有暴雨与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发生,加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风景区的灾害脆弱性增加.未来对于自然灾害的风险防范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日趋严峻。在概述风景区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提升其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工作效能的对策建议.强调黄山风景区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工作要从注重灾时的应急救灾逐渐扩展到防灾减灾的不同阶段的工作(减灾、防灾、应急、恢复与重建),以期为风景区建立更科学可行的风险防范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云环境下虚拟机运行在单节点中易导致单节点故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高可用性集群方案,根据虚拟机在云计算环境中的运行情况和云环境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制定出高可用性集群,通过对磁盘的镜像和磁盘的共享实现存储的高可用性,通过集群管理软件对虚拟机资源进行自动化管理,提高虚拟机资源的可用性.通过此高可用性集群,可达到将计划内及计划外宕机时间减少到最少,其次减少恢复一个失败虚拟机的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虚拟机的运行.实验结果表明在该集群环境下,可确保虚拟机提供具有高度可用性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基于黄河三角洲主要自然灾害现状调查,探讨了该区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致灾环境、分布特征及其成灾机制.黄河三角洲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特有的自然灾害,其类型多样,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机制,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8.
首先,基于原始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选取了影响地震灾情严重程度的四个主要灾情指标.然后,依据四个主要灾情指标在SPSS软件上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36个县市按照灾情严重程度进行了综合分类.所得到的分类结果与参考文献中的基本一致,进而验证了基于变异系数法的聚类分析在地震灾情分类中应用的合理性.从而提供了一种正确进行灾情分类和物质分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目前环境状况急剧恶化,自然灾害频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已是当务之急,开征环境保护税成为保护环境的一种重要方略.本文在分析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对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20.
In August 2005, Hurricane Katrina displaced the largest number of public school children ever affected by any disaster. Approximately 370,000 children, including 15,000 Latino/Hispanic children from Louisiana, were scattered throughout the 48 U.S. states (Landrieu, 2010; Louisian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4). Although much of the media attention, policy, and research have focused on the effects of race—primarily Black/White—in New Orleans disaster relief, Latino immigrant children were the silenced, invisible victims of the evacuation, policy, relief, and recovery services. The largely unreported immigrant evacuation from Louisiana was along a silent underground railroad of sorts, using a network of relatives and countrymen whenever they could (Plocek, 2006). The findings of this article illustrate the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and consequences of identifying immigrant children as racially White. This study documents the intersections of local, state, and federal policy regarding schools and recovery relief showing that access to disaster relief and recovery were framed in context of immigration status often placing citizen children in at-risk conditions. Children have become the victims of anti-immigrant sentiment rising from the much symbolic and actual harassment that constitute the daily, shadow lives of the undocumented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