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访     
<正>探访,牵动着足下那幽嫩的小草,点点绿已延伸到那抹火红。春在夏的风华里流淌,却点缀着秋风  相似文献   

2.
"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诗句,它告诉我们,一切富有生命力的事物都是"关不住"的,它总要把自己的勃勃生机显示给人们看。我们来做个"红杏出墙"的实验,  相似文献   

3.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一诗以它匠心独运的结构方式,为人们展示了一幅大自然春意盎然的美景,同时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启迪。无论是诗的意境还是诗蕴含在其中的哲理,无不给人以清新之感,因而经久不衰,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但对具体内容的理解,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颇多的争议。一、《游园不值》中的“值”作何解?可否解作“值得”?教科书上对“不值”的注释是:没有遇到要访的人。对于单个字“值”并未作出解释。在《新编新华字典》中,对于单个“值”有几种解释,其中有“值得”和“遇到、逢着”这两个不同的义项。在这首古诗中,到底“值”该作“值…  相似文献   

4.
我的古诗教学《寻隐者不遇》(人教版九义教材《语文》第八册修订版)制定的教学目标,作了大胆设想:———教学的起点延后。一般的古诗教学,无论用什么方法,是以“理解这首古诗”为终点;我的教学设计,以“已经理解这首古诗”为教学的起点。———教学的终极目标,着眼于引导学生感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这一教学目标制定的理论根据是:第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  相似文献   

5.
杨淳茗 《初中生》2009,(4):27-29
唐朝诗人贾岛有一首很有名的诗《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如果我们把这首诗改写成散文的形式会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6.
7.
手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快快:妈妈,题目是不是说找人没找到?妈妈:对。作者要去找一个隐者。快快:我知道,隐者就是隐居山林的人。跟王维一样,不喜欢做官,喜欢和大自然住在一起。妈妈:对。  相似文献   

8.
初读古诗交流资料还未开课,悠扬婉转的笛声在课堂上空飘荡,屏幕上,远山、丛林、碧潭……那么悠远、静美。孩子们微微闭着眼睛,完全进入了意境,台下一千多名与会者期待的目光注视着讲台,整个大厅静静的、静静的……只见执教的张笔春老师优雅地来到孩子们中间,一会儿摸摸这个的头,一会儿拍拍那个的肩,一会儿又亲亲这个的脸。孩子们一脸幸福地笑着,老师和孩子之间是那么融洽、和谐,情谊融融……台下的听课老师看到这一幕,无不为之感动,都赞许地直点头。“铃……”上课铃声响了。课,在诗意般的氛围中开始了———师:中华民族有着…  相似文献   

9.
陈建忠 《江苏教育》2008,(10):23-23
《游园不值》是苏教版第十册课本上的一首古诗,诗人叶绍翁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教学时的过程,使我进一步明白了教学原来就应是这样展开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位哲人曾说:"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括很多哲理。学古诗,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丰富思想……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相似文献   

11.
读完孙绍义老师的《浅谈“推敲”二字的意境》(见《中学语文》2000年第11期)后,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然而新则新矣,文中却有几处明显的缺憾。首先,孙文说“僧人访客归来”,将作者的原意完全曲解了。“敲”字出自贾岛的五律《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云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从内容上看,贾岛在一个月夜去拜访友人李凝,因主人外出,所以题诗一首示之。并非访客归来回到自己的住处。孙文又说“在那样深,那样静的夜晚,再冒出一个人来,《题》诗中仅贾岛一人,又能从何处“再冒一人”  相似文献   

12.
案例描述: 《游园不值》是国标苏教版第十册课本上的一首古诗.诗人叶绍翁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巧妙,耐人寻味。教学时,灵感顿现,我进一步明白了教学原来就应这样展开:  相似文献   

13.
《游园不值》(苏教版第十册)是宋代诗人叶绍翁所写的名篇,其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春色满园"和"一枝红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园内一定是花红柳绿,红杏灼灼,灿若红霞。因为一枝红杏已越过墙头,美丽的春景就聚焦在这枝红杏上了。诗歌阐述了鲜明的哲理:新生事物是关禁不住的,它要冲破人为的阻碍,显露出勃勃生机。集体备课中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14.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诗歌语言和意象展现的力对意境的状态产生重要影响。唐诗《寻隐者不遇》和清诗《晚登马鞍山》两首诗歌是意境两种不同状态的典型。基于力学和文艺心理学分析两首诗歌,可以阐释两者意境的状态以及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曾经一次又一次地教过《游园不值》这首诗,诗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的解释———大概是园主人爱惜这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青苔上留下脚印,所以我轻轻敲那柴门好久也没人来开。教学参考书上这一答案早已熟记于心。多少年来就这么理解,就这么教。也许是参加“作文个  相似文献   

16.
一个初秋的早晨,晴空万里,云雾漫天。阳光把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一群群美丽的小鸟,在绿树的枝头欢蹦乱跳,叽叽喳喳地唱着动听的歌儿。诗人贾岛被鸟儿的叫声吵醒,推开了窗户。啊!空气多么清新,令人振奋。诗人想:天气这么好,今天就去拜访一下隐居在山中的老朋友,和他一起吟诗喝酒吧。于是他整了整衣冠,动身上山了。  相似文献   

17.
第二节课,我指导学生学习古诗《寻隐不遇》。一个孩子漫不经心地说:“隐是谁?”我一愣,大家都看着那个孩子,露出不解。我笑笑说:“是呀,我怎么没想过。诗人也没有告诉我们,不过,也许诗中会告诉我们答案的。我们一起去找找隐吧!”大家都兴致盎然地开始寻找隐。  相似文献   

18.
《寻隐者不遇》是一首叙事诗,写贾岛寻访隐者,与童子对话,而最终没能遇见隐者的事情。从题目中的“寻”,可以想象贾岛一路寻寻觅觅,拜访隐者的急切之心。从诗句的对答中,可以体会到贾岛内心的波澜起伏:从刚遇见童子时的满心欢喜、充满希望,到“言师采药去”时的失望,但仍不死心,  相似文献   

19.
要让小学生写出富有个性化的作文,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尊重和培养学生理解的创新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充分民主地进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民主意识,尊重个性特点。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古诗《寻隐者不遇》时,给我们做了尊重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范例:学生朗读古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相似文献   

20.
古代隐逸诗经历了从“招隐”到“寻隐”的转变,唐代名家于“寻隐”诗几均有所作。贾岛《寻隐者不遇》作为唐人“寻隐”之冠,受到古今选家、评家和哲人的关注。将《寻隐者不遇》置于唐人“寻隐”诗和历代阐释史的双重视野中,对其走向现代之路作了全面考察。这对于让古典诗歌走进现代人的心灵,永葆其诗意青春,不乏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