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是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础.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新加坡,自建国以来一直重视对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其教育方式全面多样,内容随时代变迁不断更新,措施卓有成效,许多经验富有教益,值得认真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是民族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的重要基础。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新加坡,自建国以来一直重视对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卓有成效。它主要通过不断更新德育内容,加强历史与国情教育,双语教育中以英语为中立语言及社会服务计划等途径全方位培育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许多经验富有教益,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3.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主要体现为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历史认同和地理认同。这些认同元素直接或间接表达了对政治领袖的敬仰、对思想文化的赞美、对历史人物的讴歌、对锦绣河山的热爱。研究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厚植学生的国家认同感,需要教师区分类型,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活用资料,构建联动教学内容;借助活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知行统一,追求科学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4.
国家认同应该包括文化认同。当前国家认同感的培养遭遇文化差异的深刻影响,如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热。国家认同感培养对这种内部文化差异既要强调多元文化的立场(理解与包容),又要强调教育学的立场,即文化差异是个人成长的前提或者起点。基于文化理解的国家认同感培养实际就是学生在心灵开放的前提下逐步反思与批判自...  相似文献   

5.
“应试教育”对德育工作的冲击,使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着“信仰危机”。结合我校学生工作的特点,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方式的德育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今后进一步的学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青少年时期是优秀思想品德形成的黄金阶段,教育者必须抓住关键时机有效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向学生进行公民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这是每一位教育者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7.
<正>青少年法制观念的强弱、法律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法制建设的民主化、科学化进程。我国普法工作中,已经明确将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列为重点。研究和实践表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是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何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有效遏制青少年犯罪,是亟待解决的课题。为切实履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能,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在青少年教育格局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团组织服务青少年发展的新举措,天津滨海新区汉沽团委创建了"四合力、两支撑、一加强"的体验式法制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认同感的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国家认同感是个人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民族文化与政治身份后产生的归属感。经济全球化和民族国家的相生相克关系,对我国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培养带来了消极影响,即追求同质化的经济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独特性的消解、全球消费主义网络中青少年对民族国家的虚无主义态度、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学习西方和反对西方的矛盾。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决定了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感培养应该把握介于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动态平衡;既是基于传统体认记忆的共同体,又是面向世界和未来形成想像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的国家认同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是多民族国家屹立于世界的重要基础。新加坡1965年独立建国至今不到半个世纪,从一个资源贫乏的弹丸之地一跃成为繁荣昌盛、政通人和的现代化国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在民族纷争、种族矛盾、宗教冲突频繁的东南亚,新加坡这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国家独立后却一直能够保持种族和谐、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认同感是指个人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政治身份,并产生归属感。新形势下各种浪潮对我国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培养带来了极大影响,这决定了新时期国家认同感培养应处于动态的平衡:既基于传统的培养,又寻求政治诉求以及面向全球化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一、自我认同感危机自我认同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布雷西(Blasi)在埃里克森理论的基础之上,认为自我认同感是一种对"我是谁"问题答案的探寻,它是由过去的经历和对未来的期待所组成,通过思考过去的经验和自己的观念而得到,特别是受个人所处文化背景的影响。在客观上,它保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科普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青少年科普教育现状,论述了创新青少年科普模式的意义,提出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必须抓住有利时机,紧密结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寻求和探索科学有效的青少年科普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把科普教育的效果,最终落实到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形成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与创新的科普教育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青少年科普教育现状,论述了创新青少年科普模式的意义,提出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必须抓住有利时机,紧密结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寻求和探索科学有效的青少年科普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把科普教育的效果,最终落实到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形成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与创新的科普教育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4.
罗谂 《考试周刊》2014,(34):182-182
人际交往是一个人融入社会必需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但是越来越多的孩子由于自身性格和社会、家庭等原因,不能很好地与人交往.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更在乎自己在同伴中的认同感.那么合理处理交际问题,提高初中生的同伴认同感,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16.
17.
我校自1981年创办以来,一直重视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发明创造、科学论文、创新方案设计、科学幻想绘画),它不仅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且成为学校“科技兴农”的强力后盾。近几年来,学生在省以上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15次,学生季小琴研究的“箱外幽王育王技术”荣获全国第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英特尔英才奖;2001年5月份,她又作为江苏青少年唯一代表入选国家代表团参加在美国举行的第52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并获四等奖和特别奖。学校先后获“省蜂业十佳标兵”、“省青少年电子技师…  相似文献   

18.
人类进入21世纪,科技进步继续突飞猛进.如何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以应对时代的挑战,是摆在所有中小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应努力增强青少年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教育发展,把科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固本强基工程.近年来,我校积极进行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是大学教育能否被认同的关键因素.从规则认同的概念出发,推出规则认同是大学生课堂教学认同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得出心理认同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保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强调了在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阐述了社会环境、教育自身以及教育对象的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