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劳动教育亟须创新课程实施内容、形式和评价,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而项目式学习是符合劳动教育课程和中小学生特点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开展“创新性”劳动教育,探索项目学习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创新性劳动的研究,对提高学生的创意设计、创意制作以及动手能力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理想小学依托学校、家庭、社会,构建起以“校艺、家艺和农艺”为主要内容的“三艺”劳动教育课程,从“课本”到“生活”,从“认知”到“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观念、劳动兴趣,为学生成长赋能。校艺课程:在动手解决问题中获得体验校艺课程侧重于身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让学生在动脑思考问题、动手解决问题中获得富有价值的劳动体验。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即学生要在“做”“考察”“实践”“探究““制作”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考察近两年的中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核心应是创新思维,而“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因此,质疑能力的培养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质疑就是让学生通过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对某个疑问产生新的论点,从而提高其观察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问题、质疑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质疑的有效渗透,能够促进学生自觉地去发现、去创造。这不光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让质疑使得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创新学习“五步”教学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常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合理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引导学生敢于动手、敢于发现、有所创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课堂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主渠道。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创新学习“五步”教学法,即“自学质疑一筛选问题一讨论交流(动手实验)一反馈归纳一深化创新”,就是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始终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使学生能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那么,在小学劳动学科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将劳动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我们在劳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大胆探索,总结了“激趣———定向———导学———实践———创新”五环节劳动课堂教学操作模式。激趣———诱发学生的创新情感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认为:没有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情感的前提条件。为了使学生产生较为强烈的内驱力,在劳动…  相似文献   

7.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要日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技术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学生的劳动与技术素质,促进学生的道德、智力、体力、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平衡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初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要在教学中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加强实作,让学生参与更多的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劳动课是给学生传授劳动知识的、培养劳动技能的过程中。要始终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动手、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把劳动制作课教学过程分为“导课、授知、实践、评价”四大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营造创新的氛围,把创新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9.
盲校美工课程致力于提高视障学生美术素养,将视障学生培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残而有为的创造者。美工制作的过程,也是劳动创造的过程。盲校教师可在美工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通过鉴赏劳动之美、体验劳动之趣、探索劳动之巧,让视障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劳动精神、提高劳动能力、发展创造能力,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相似文献   

10.
李国兴 《辽宁教育》2002,(4):25-25,26
劳动课“教学大纲”及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都明确规定了“要在劳动技术课中进行德育”,这就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下面结合农村小学实际及我多年的实践,谈谈怎样在劳动教育中进行德育。一、确定教育目标我们确定的在劳动教育中进行德育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勤劳、俭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爱劳动、讲科学、善创新”的品质;提高学生动脑、动手及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二、途径与内容在上好每一节劳动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科园(即农业科技实验园)、花园、景点、卫生分担…  相似文献   

11.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积极思考、探索和研究的新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创新灵感;并能提供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为创新提供契机的素材;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质疑,多设计开放练习,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知识和思考问题,在探索知识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时机设计探索性问题,或者布置操作实验性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创新意识苏霍姆琳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  相似文献   

13.
科学探究是学生能动地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有效地引领学生科学探究,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堂上关注动态的生成;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重视探究过程,兼顾学生“动手”和“动脑”;鼓励学生交流质疑;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4.
劳动技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是对小学生实施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途径。开设劳动技术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有利于他们将来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促进了他们特长的发挥和发展。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强化动手操作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利用这一特点,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劳动与技术课程强调每个学习者都应通过现实的亲自操作过程获得直接经验,获得操作体验。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是以操作为基础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建立在操作基础上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能力的综合学习。我们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废旧的彩色的打包带和纤维带可以做环保袋花篮、吊兰等。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使用所料管、塑料丝、软所料袋等做什么呢?这时可以分组讨论,自由想象,有创造性的实践操作。在制作过程中,及时利用一些优秀作品激发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设计方案。如此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自我实践操作中不断地变化,深入。这样行之有效的实践操作训练,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最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本文就我校数学组“指导一自主学习”课题组的教学案例“实践与探索”中的教学环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实践、问题探索”进行分析,阐明了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由课堂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栾素蓉  张丽娜 《中国德育》2022,(13):62-63+67
<正>青岛市城阳区礼德小学秉承“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新时代劳动教育观,打破学科之间、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边界,多途径拓展劳动教育空间,跨学科渗透劳动教育,多维度探索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一、多途径创设劳动教育情境,拓展劳动教育空间1.模拟搭建劳动教育“小社会”学校先后建成种植与饲养室、陶艺室、  相似文献   

17.
劳动是一门富有创新内容的学科。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劳动教学就是要依据劳动课的学科特点 ,以实践、创新为着力点 ,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 ,亲自动手制作 ,在操作中学习知识 ,形成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下面就劳动教学中激活学生创新思维谈谈我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实践。一、抓住五个环节 ,激活创新思维。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激活创新思维的主渠道。我在教学中注意抓住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 ,来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一、实践能力是什么实践能力从广义上讲,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从当今时代的要求来看,它既包括生产劳动,也包括各种社会实践;它不但包括物质形态的实践,而且包括非物质形态的实践。小学生的实践活动,一般包括学习应用知识、动手操作(制作、实验等)、自我服务、一般生产劳动、人际交往及有关…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农业生产劳动中的“劳动意识”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能力之一,也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劳动与技术教育学科多元化教学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的大环境给予学生劳动的真实体验,唤起学生心中的劳动自豪感,使劳动教学发挥最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鼓励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例如,在学习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