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礼仪对职业人一生职业的发展都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中职生,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职业礼仪习惯非常必要。在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礼仪意识,培养学生的日常礼仪习惯,注重实地观察和专业训练,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礼仪模拟训练。  相似文献   

2.
刘欢 《考试周刊》2010,(44):226-226
我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而近些年来,我们在抛弃一些愚腐的传统礼仪的同时.新的更适合当今社会的礼仪习惯还没有建立和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努力。文章作者阐述了对职业学校礼仪教学的一些感悟。  相似文献   

3.
孔爱国 《考试周刊》2010,(28):215-216
中职学生的礼仪普遍缺失.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合理的礼仪教育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活动、日常礼仪习惯的养成来科学实施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4.
开学伊始,威海市千山路小学开展系列始业教育,即:"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节俭习惯"的培养为主的养成教育。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5.
传统德育教育只是重视讲道理和学生的思想,却忽视了学生的文明行为技巧,导致一部分学生没有办法将公认文明礼仪变为自身的个人行为。所以,针对于学校而言,既要重视对学生文明礼仪的理论教育,又要对学生养成礼仪习惯进行加强,该文对于养成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教育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三项提出,要“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在“阶段目标”中,又分别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等。不仅如此,在“评价建议”部分,再从教师的角度把语文学习习惯作为教学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要求对阅读的“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对写作则要求教师评价“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上述事实足以表明《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视程度了。  相似文献   

7.
得体的言、谈、举、止在人际交往中是人们共同希望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尤为重要,该文阐述了礼仪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实训的目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加以认真探索,意在养成学生学礼仪、懂礼仪、用礼仪的习惯,营造一个良好的礼仪氛围。  相似文献   

8.
礼仪是指按照礼的要求节制和规范人的行为,通过律己,达到敬人的效果。职业院校学生受教育阶段是一个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很多礼仪习惯都逐渐养成,并且将会影响一个人一生。本文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礼仪问卷调查,分析职业院校礼仪教育存在的缺失,进而提出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班级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班级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个性、教学质量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班级管理就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日常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礼仪习惯、健康饮食习惯等,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积极向上的人。  相似文献   

10.
《商业礼仪》是商贸类职业学校一门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加强礼仪观念,培植习礼意识,养成施礼习惯,谙练商业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学会在商业交际场合正确地行礼如仪。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掌握商业礼仪的一般常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仪展现了人的文明素质,文明礼仪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学校学生及家长的文明现状却都不尽人意:大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养成基本的礼仪习惯;不  相似文献   

12.
目前,高职礼仪课程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礼仪课程属于行为养成型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礼仪素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项目在行为目标评价模式的指导下,改革高职礼仪类课程教学模式,重构该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和教学评价模式,改善教学条件。实践证明,该项改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徐美玲 《广西教育》2013,(43):28-29,42
基于职业素养养成的高职礼仪教学创新,应适应职业能力素养需要,确立礼仪课程教学新理念;适应学生职业素质发展需要,设置礼仪课程教学新内容;适应学生学习主体需要,实施礼仪课程教学手段新方法,以使礼仪教育真正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培养的重要支撑,为社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刘灏 《考试周刊》2013,(3):195-195
<正>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怎样实施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呢?一、加强对小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魏书生说:"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文明的礼仪习惯、良好的书写习  相似文献   

15.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貌待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置身于文明之中,让我们感到心旷神怡.陶醉不已。低年级学生可塑性强,又有向师性.如何让他们从小接受礼仪教育.并养成习惯呢?  相似文献   

16.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礼仪是美好心灵的展现.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现代人,注重礼仪的自我修养,在学习礼仪、运用礼仪中,可以展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并在社会交往中,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从学生时代起逐渐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走向社会后才能做一个文明人.  相似文献   

17.
幼儿期是社会规范养成的敏感期,良好的礼仪习惯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及社会化顺利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试图在幼儿礼仪教育实践中以游戏为载体,探讨游戏中礼仪元素的内涵建构及具体的礼仪教育实施步骤,探索指向各步骤的教师教育行为策略,以期养成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习惯是指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江苏省扬州市汶河小学坚持开展"好习惯益终身"主题活动,落实在"立于礼仪""兴于活动""成于践行"三个方面,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好习惯,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吴海萍 《学周刊C版》2019,(3):169-170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一方面教师要严于律己,对自己加强要求,另一方面就是对青少年学生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文明礼仪反映了一个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的素养高低,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礼仪传承在当今社会的具体表现。一个高素质的人,一定是个有着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人。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受益终生,全面持续性的学生评价积极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珠海市金海岸海华小学的校本德育特色活动一直在积极探索学生习惯养成的途径,文章阐述了该学校从2019年8月开始全覆盖使用珠海市金湾区中小学校智慧校园系统,并且结合校本特色探索出个性化定制的美乐币评价卡评价体系,为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搭建了一个全方位的框架,全面多元地对学生在校的各类行为进行评价,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其他学校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