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有人称教研员为"老师的老师",如何做好这样的"老师"?一位前辈曾告诫我们:要想当好教研员,就必须在普通教师之前先学一步。如果教研员没有见多识广、博采众长的"厚积",就不可能有指导与培训时的"薄发",只有当教研员自己学通透、想明白了,才能说清楚、做实在。简言之,做好教研员,唯有学在前。向专家学习使教研员的眼界更宽阔。专家即在某一学术领域有着较高造诣的专业人士。向专家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引用他们的研究成果,更应该学习他们探究学术的方法、认真严谨的态度和独立思  相似文献   

2.
一、一线教师的引航员 在课改中,教研员是教师参与课改过程的首席教师,对于国家省市各级教育部门的课程改革文件、教育方针、《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教育教学方法、教育科学技术等等,要先于教师掌握领悟,努力做到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他是事实上的学科带头人,教研员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所在区域的教育教学方向。试想,如果一位教研员用自己老旧的教育理念去引领教师工作,即使有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出现,也会被扼杀掉。因此,教研员必须把握好方向,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才能正确的引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教研员、教师、学生之间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关系?教研员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真正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试图创建一种新的教研工作模式,姑且称之为"双向互动式教研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室的功能定位是“研究、指导、服务、管理”, 随之而来的是教研员角色受到挑战、发生变化。教研员如何适应课改,与教师在研究中共成长呢? 先学一步.做平等中的首席所谓“终身学习为人师”,教研  相似文献   

5.
“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教学研究方面倡导的三个基本理念。基于此,笔者在教学研究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以期与广大同仁交流。上课——自我内省,更新理念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使教研员和教师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教研员既要当好教师,又要加强对教学行为的研究,为教师上好“研究课”。课堂是教研员研究活动的根基。诠释教育理论,最好莫过于自己先实践实践。2005年5月的一天,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后,我到某艺术学校上了一堂“研究课”。我执教的这个班…  相似文献   

6.
朱可感言     
朱可 《历史教学(高校版)》2010,(11):F0002-F0002
从事教研工作以来,我追求的目标是:“要做排头兵,甘当铺路石。” 教研员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教学研究的引领者——新课程改革的排头兵。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引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十多年来,我一直以“六个一”要求自己——每隔一段时期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不能急功近利);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书(积淀专业功底);  相似文献   

7.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日常教研活动中,教研员习惯于"讲评"模式,将教育教学理念演绎为自己理解的教育教学行为,以评判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在教研员的眼里,大多数教师的课堂都是有问题的。一些优秀教研员甚至亲自给教师修订公开课教学设计。这种将教育理念通过教研员的理解"植入"教师课堂的外部驱动方式,并没有触动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依然按照习惯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思想品德学科教研工作中,我时常想:怎样才能让教研活动真正触动教师变革课堂信念呢?我尝试着改变教研活动中的一些做法,观察活动中教师的真  相似文献   

8.
古稀之年.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虽没有多少业绩,但也感到一些欣慰。我从中学时代热爱语文,大学学的是中文,毕业后先当高中语文教师,后做中学语文教研员至退休,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40多年。我与语文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人生可谓实实在在的“语文人生”。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心灵的交流、教师必须学会走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教师只要做到平等的爱每一位学生,才会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同时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依靠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学生"的理念,让学生从"教我做、教我学"走向"我要做、我会学",教育过程就会轻松愉快,教育效果事半功倍。教师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学习、反思、创新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教研员是专业的课程指导者,是引领学科教学发展方向的带路人,是教师的老师。一个区域的教师教育、教育科研、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工作与教研员密不可分。教研员要紧跟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一、提升引领能力,成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文化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11.
戴理生 《湖南教育》2005,(19):22-22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实施,本着教育部提出的“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方针,广大中小学教师一边积极参加课改实验,一边不断总结调整。面对不断壮大的实验群体和层出不穷的课改新问题,作为一名学校教研员,应该如何应对呢?我认为新形势下,学校教研员应从以下几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归纳起来为“五忌”和“五要”。忌光说不练,要沉得下来。新的课程改革以其新的理念、新的内容、新的手段方法决定了它是一场深层次的教育教学革命,不论是学校领导、教研人员、实验教师还是普通教师,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方…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从教十多年,其间多年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与教研员接触颇多,而今,自己成了一名中学物理教研员,对教育研究与教师教育工作有了切身的了解,对如何做  相似文献   

13.
我原来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1980年起担任县的语文教研员。七年来的教研工作,我深深体会到,要做一名称职的教研员,是很不容易的。尽管我有几十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也有一颗搞好本职工作的心,但是回顾七年来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总觉得离广大教师对我的期望有一段很大的距离。怎样才能当一名不负众望的语文教研员呢?我认为应该着重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研员在教研活动中既  相似文献   

14.
陈俊 《教育艺术》2013,(6):16-17
一、教育理念:与教育同行,追教育梦想人生应该有梦想,我们的梦想应该与教育的梦想结合起来。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志存高远,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做思考的实践者,做实践的思考者,做一名充满智慧和诗意的幸福教师。教研员在教研活动中不只是组织者,而且是参与者、引领者。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实施是一个科学民主共建的过程,作为这一进程中的一员,教研员的角色不是无足轻重的,他是应该并且能够有所作为的.在以前的工作实践中,学校、领导、教师常把教研员称作“专家”,把业务交流、教学研讨名日“指导”,教研员命题考查学生、评价教师.“我要你做什么”,“你应该怎么样”,“我如何评价你”……教研员高高在上地“指导”着教学.  相似文献   

16.
●我爱语文,爱我的事业。●在自己最爱的岗位上,实事求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是人生的幸福。对教师而言,教学与科研是统一的;对教研员而言,教研与教学鱼水不能分。语文之树常青,语文教师的教学生命也应该常青。  相似文献   

17.
上课不是教研员的工作职责,但能上好课却是称职教研员的必要条件。打铁先得自身硬。自己上不好课,如何指导教师上课?即使是教学能力很强的教研员,面对课改后的中小学课堂,也需要重返课堂实践,为超越已有经验,为理念走向行动,去获得新的体验、新的感悟和新的途径。且不说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感知和把握,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  相似文献   

18.
“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获得幸福,追求幸福,让众生殊途同归。”美国安妮·弗兰克如是说。是啊,人生在世,就应该追求幸福!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帮助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应该是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做好奠基工作。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热切祈求着拥有幸福人生,热切希望着能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而我,深深明白一个道理:这世间没有救世主,要帮助别人,我们得先学会帮助自己。只有自己内心充满阳光,才能把阳光洒向学生。  相似文献   

19.
教研员应该怎么成长?怎样的培训才是适合教研员的?如何才能将教研员的培训真正与他们的工作结合在一起,成为有用的培训呢?带着这样的问题,2009年初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和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共同启动了教研员参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实施是一个科学民主共建的过程,作为这一进程中的一员,教研员的角色不是无足轻重的,他是应该并且能够有所作为的.在以前的工作实践中,学校、领导、教师常把教研员称作"专家",把业务交流、教学研讨名日"指导",教研员命题考查学生、评价教师."我要你做什么","你应该怎么样","我如何评价你"……教研员高高在上地"指导"着教学.显然,这样的角色定位,愈加不能适应当前的新课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