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元干词作的艺术特色在北南宋之交的词坛上是独树一帜的:在社会动荡之秩,张元干主动地选择了类似于杜甫诗风的词风来抒发自己的复杂情感,形成了“含蓄”、“深沉”的艺术特色。同时,目受到“诗庄词媚”的传统的影响,其词作又兼有一种“清丽婉转”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清照是诗、词、文都擅长的作家,而她的词成就最高,她的词继承二曼之高雅、秦观之抚媚、苏拭之清雄、周邦彦之丽密,陶铸熔冶,取精用弘,别具一格,让人读之有种清丽而素雅之感。  相似文献   

3.
陈与义是“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但他对苏轼的承袭和吸收同样明显。陈与义的诗词同调,纪事题序的运用,词中大量用典,诗词句的化用,无不显示出苏轼对其的沾溉之迹。陈与义豪放之词风,使词论家不禁发出了“逼近大苏”之感慨。陈风格之清丽,也或多或少地留下了学苏的痕迹。  相似文献   

4.
“清远”是清代诗人王士祯神韵诗论的核心,“清空”是南宋词人张炎用以推尊姜夔词风格之语.二者看似毫无相关,但若仔细辨析,则可发现颇多相通之处.“清远”诗与“清空”词均具有风格清丽典雅、构思奇特巧妙、意境虚渺蕴藉、寄托含蓄深沉等特点,表明诗之“清远”与词之“清空”实可相通.  相似文献   

5.
扫眉才子,指有文才的女子。王鸿《柳絮泉》:“扫眉才子笔玲珑,蓑笠寻诗白雪中;絮不沾泥心已老,任他风蝶笑东风。”诗中的“扫眉才子”指李清照,她是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能诗善词,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该诗前两句甚赞其文才.后两句隐括其人品:“清丽其词,端庄其品”,不愧“一代文宗作女师”。有《漱玉词》、《易安居士文集》、《李清照集》问世。  相似文献   

6.
唐末诗歌偏于内心情思的抒发,诗风纤弱清丽,缠绵婉曲,和唐五代的婉约词风有极其相似之处。清田同之说:“诗词风气正自相循。贞观开元之诗尚淡远;大历元和后,温李杜韦渐入香奁,遂启词端。”(《西圃词说》)在唐末诗歌中,我们可以发现词的影子,清楚地看到由诗向词发展的痕迹。尤其是韩僵的《香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方法,都可以置之“词”的领  相似文献   

7.
扫眉才子,指有文才的女子。王鸿《柳絮泉》:“扫眉才子笔玲珑,蓑笠寻诗白雪中;絮不沾泥心已老,任他风蝶笑东风。”诗中的“扫眉才子”指李清照,她是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能诗善词,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该诗前两句甚赞其文才,后两句隐括其人品:“清丽其词,端庄其品”,不愧“一代文宗作女师”。有《漱玉词》、《易安居士文集》、《李清照集》问世。“扫眉才子”,出自唐代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万里桥边女校书,琵琶苑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薛涛是唐成宗时的女诗人。幼时随父薛郧入蜀就教,少便聪…  相似文献   

8.
毛晋在《稼轩词跋》中评价辛词说“词家争斗秾纤,而稼轩率多抗时感事之作,磊落英多,绝不做妮子态.”是说词家多是浓艳、瑰丽、典雅或纤巧、细腻、清丽之作.词中多写歌酒宴饮,男女欢爱,相思离别之事.而稼轩词冲破了“艳科”的藩篱,扩大了词境,提高了词格,词中多感时伤世,怀报国之情,而绝无无病呻吟,娇柔造做,故做扭怩之态.毛晋正确地评价了辛词主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但并不是全部、辛词中也有妩媚、清丽的风格,但只是一小部分,辛词主要的风格是悲壮沉郁、自然宏肆.  相似文献   

9.
苏轼以其飘逸俊爽、汪洋雄肆的瑰丽词章,在词坛独树一帜,开风气之先,在词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正如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所说:“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苏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对于苏轼的词,古往今来,人们往往喜欢用“以诗为词”一语予以评价。最早称苏轼“以诗为词”的是苏门弟子,苏门六君子之一陈师道曾说:“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①。属于苏门四学士的晁补之、张耒,也有类似的说…  相似文献   

10.
秦观的词和婉清丽、富有画意、语浅情深、情韵兼胜,故被后人尊称为婉约词派的正宗词人,然而在繁多的婉约派词的代表作中,秦观的词又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与面貌。它吸取苏轼词的浓厚大气、柳永词的细密铺叙、欧阳修的清雅隽美、晏殊的婉转玩转天成,将这些精华聚集糅合,最终形成了自己“情辞相称”与“情韵兼胜”的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李永超 《学语文》2009,(4):41-41
李煜诗文俱佳,词则尤负盛名。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词以描写宫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丽,清靡婉转,后期的闻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胡应麟在《诗蔽》中写到李煜“乐府为宋人一代开山祖……至此君方当是行家”。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风格极具女性特色,多香艳清丽之作。她一生的创作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不同时期的特点来源于她一生不寻常的遭遇。她是婉约派难得的艺术大师,她前期的创作体现了典雅、深挚、含蓄、感伤的闺秀风格,晚期的作品涉及了一般女子歌谱诗所绝少涉及的深刻的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13.
韦庄是唐末、五代文坛上一位诗、词兼擅的重要作家。他不仅在诗、词的创作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同时提出了自己明确的文学思想——清丽。韦庄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审美追求,他的诗也具有清丽之美。他以清词丽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形成一种特殊的美感境界,在唐末诗坛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朱淑真二人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就作品来看,李清照词格调高雅,情感真挚,个性鲜明,语言婉转清丽且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朱淑真词婉转柔美,语言通俗别致,有词集《断肠集》。陈廷焯云:"宋妇人能词者,自以易安为冠。淑真才力稍逊,然规模唐代,不失分寸,转为词中正  相似文献   

15.
《上海教育》2008,(3):56-56
李清照的词格调高雅清丽,情感浓烈真挚,个性鲜明突出,语言通俗清新。她擅长借助日常细微的生活细节,传达复杂微妙的内心情感:她善于汲取、琢炼新鲜活泼的民间口语、俚语,形成晓畅雅致的语言风格,读之令人回味无穷。她的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李清照也因此成为一代“婉约词宗”。  相似文献   

16.
放翁词初探     
陆游,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亦为词坛一大家。然其却不以词名,这是因为与其执着并钟情于诗的创作“无诗三日却堪忧”不同,他对词这一创作艺术并不十分着力,认为“倚声制词,其变愈薄”,虽“少有所作”,但“晚而悔之”(《长短句序》、《谓南文集》十四),故其词仅有一百余首,与其近万篇的巨量诗作相比,只及百分之一;另一方面,其词作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影响也不能和其诗作相提并论,因此,陆游以诗名世,词名为诗名所掩也就毫不足怪了。若单就词而论,陆词成就颇高,风格也较多样,既有充满爱国激情的慷慨激昂,沉郁悲壮的豪放之篇,也有清丽飘逸、含蓄蕴籍的婉约之作,故明人杨慎说其“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毛晋更补一句说:“超爽处似稼轩。”(毛晋《放翁词跋》)冯煦也说:“剑南屏除纤艳,独往独来,其逋峭沉郁之慨,求之有宋诸家,无可方比。”(《宋六十家词选·例言》)虽不免有些过誉,却也不乏见地。诚然,陆词不能和其诗同日而语,陆也不能和苏、辛等词坛泰斗相提并论(不论是词的数量,还是词的艺术性及创造性,或者是对词的的影响等方面都是如此),但却有其自己的艺术个性和特点,并有他人所不能及处,陆游也确实堪称南宋词坛的一位大家。  相似文献   

17.
东坡词论是其整个文论系统中的一部分。强调作词首先要对国、对民负责;主张协律而不为律所缚;喜爱豪放但也不轻薄婉约;仍然摆脱不了词小诗大的传统观念;以“清丽”为其词风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8.
上官仪是初唐诗坛上宫廷诗派后期的领袖人物,其上承虞(世南)、李(百药)的新变之风,下启沈亻全期、宋之问等追求诗律之旅,为当时诗坛之名家、风雅之主,其诗受人推崇、拥戴、追随,故而形成唐诗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姓氏命名的“上官体”。其诗具有清丽典雅的词采、浑融优美的意境、属对精工、精通声律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有着深远而巨大的历史影响,其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宋人改编诗为歌辞,采用了“以诗度曲”、“檃括”等方式。“以诗为词”是“檃括”的方法之一,最直接的目的是使“诗”合于歌唱。陈师道评论苏轼“以诗为词”,即着眼于其“檃括”创作歌曲。李清照“句读不葺之诗”,当谓声诗。单纯从案头文学表现手法的角度阐释“以诗为词”有失全面。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作家,她多才多艺,在古文、诗歌小说方面均有佳作,被誉为“古今第一才妇。”由于她在词方面成就突出,便留下了一顶“婉约词宗”的桂冠。其诗雄豪粗犷,具有阳刚之美,其词婉的纤柔,具有阴柔之美,风柔相济。本文分别对李清照的诗、词风格进行阐述,并分析了风格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