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释"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卿”的献常用义为职官之称,但“卿”的词源义亦即命名的理据是什么,则其说不一。“卿”的甲骨为两人相向对食之形,与“(乡郎)”本为一字之分化,“卿”与“(乡郎)”为“饕”之本字。“卿”、“饕”、“皂”在音义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证“卿”的词源义为“集聚”义。  相似文献   

2.
一流俗词源是词源学研究的一种词源现象,它指的是一个词的理据被误解、歪曲,从而形成被著名语言学家弗·德·索绪尔称为“多少有点近于乱弹琴,结果弄得牛头不对马嘴”的词源解释。这种新的解释也称为通俗词源、民间词源,或俗词源。流俗词源现象在现代汉语外来词中,往往表现为“循音赋义”,即以谐音手段创造一个具有新的内部形式的汉语词。这个词与原外语词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它的所指与原外语词的所指的全部或某部分是同一的; (2)它的语音形式基本上是经过汉语语音化改造的外语词语音; (3)它与原外语词在内部形式上是不相同的。例如:  相似文献   

3.
释"各"     
《说文》中“各”释为“异辞也”,但从甲骨文字形可以看出其是足趾走向洞穴形.甲骨文字形的下方部件与“臽”“丞”“凶”相同,其甲骨文字形与“出”的甲骨文字形相反。其词源义应为“至”“到”.而在经典文献中其词源义常被“格”或“ ”代替。  相似文献   

4.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自第6版起开始标注词源,第8版则达到231条之多。这些词源大都(至少88%)具有理据性质,故已属理据信息范畴,从而反映着国内外词典编纂的新动态。因此,本文基于词语理据论尤其是词源、理据、词典三者的交互关系,深入探究这200余条词源理据的分布、启迪、应用等议题。研究表明:《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以元语言"origin"字样而标注词源的行为,首次突破学习型语文词典不设词源版块的旧传统,进而形成"学习型词典+词源"的新模式;其所收录词源与理据信息的重合,更能够在理论上促进词典编纂与词语理据之间的学科融合,而且在实践上蕴含着"学习型词典+理据信息"的辞书编写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词的产生往往建立在原有词的基础之上,即词语的产生是有一定理据的。我们从词源的角度探究其隐含的构词理据会很容易将“谈”“讲”“论”和“说”区别开来。这四个词语之间的构词理据并不相同,这也是他们能够共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汉语“和”与英语and的语法化过程都可以归纳为:动词→介词→连词。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对比分析它们语法化的过程、原因和理据,发现不同的人类语言的结构类型,在语法化的演变途径上具有一些共性,其机制是人类对语言的相同认知。同时认为,“和”与and的语法化过程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促使研究者在语法化领域具有不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词源理据与该民族的历史文化有密切联系.英语的词源理据包含着丰富而复杂的历史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和文化个性.外语学习者应充分考虑到词源理据以及所蕴含的独特的历史文化,尊重词汇的民族色彩和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8.
郑颖  罗思明 《海外英语》2022,(16):69-71
文章采用词源理据,通过词典语料,探索英语不规则动词的第一词词源分布,并总结相关规律。经研究发现:1)不规则动词第一词源主要来自15类不同语言来源。2)最主要来源为古弗里斯兰语,其次为古英语、古撒克逊语、西弗里斯兰语。3)英语动词“不规则性”主要是其在语言演变发展中遵循“简洁原则”,直接基础来源语动词的强变化而来。  相似文献   

9.
词的产生往往建立在原有词的基础之上,即词语的产生是有一定理据的.我们从词源的角度探究其隐含的构词理据会很容易将"谈""讲""论"和"说"区别开来.这四个词语之间的构词理据并不相同,这也是他们能够共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探求形容词“媚”之“美好义”的产生动力,阐释“关”、“姨”、“媚”三词在表示“美好义”时的区别,考证“媚”的造词理据及其文化内涵,来证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咏络:经历三个重要阶段;完成了两次关键飞跃;最终形成华夏美学独特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不会不"和"一定"的情态义与主语人称密切相关。主语是第一人称时,"不会不"和"一定"一般表示道义情态[保证],但"不会不"也可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主语是第二、三人称时,"一定"一般表示认识情态[必然],"不会不"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但主语是第三人称时,"一定"有时也可表示道义情态[要求]。句法方面,"一定"能跟述补短语搭配,而"不会不"不能,原因在于"不会不"的双重否定结构特点。句子类型方面,"不会不"出现在假设句中,经常表示委婉的请求或者问询,在疑问句中,"不会不"表示委婉的揣度或问询,而"一定"则没有这些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14.
教育要提倡生态学,而教育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互动,但不少教师和学生对此深感困惑,误以为给学生提问就是互动。提问和互动都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也有相应的教学模式,但真正的互动有多种形式,提问只是其中一种单边的互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认识两者的不同,增进对互动的理解,学会灵活运用多种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锒铛”、“独鹿”的本义及其语义发展。“锒铛”本为拟声,由拟声而达意,从而引申出许多新的意义;“独鹿”为“朱愚”一词的声转,本义为驽钝。二词的来源不一,本义不同,但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二者词义演变,部分语义交叉融合。本文还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锒铛”、“独鹿”的同源词作了进一步探讨,同时也对前人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并补正。  相似文献   

16.
稍微和略微     
程度副词“稍微”和“略微”的意义基本相同,《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用二者互释.《现代汉语虚词例释》里也解释说二者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实际上,二者在语义上和动词的选择上都存在差别.通过对这两个词作深度的比较对照,从三个平面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英语语法中,语法学家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将“分句”分为“限定分句”和“非限定分句”,这样“分句”的下住概念“非限定分句”的所指外延包括传统语法的“词和词组”等结构;从句法功能上讲。“短语”可由一个“词素”或几个单词构成的“词组”或“分句”来充当。因此,“短语”的所指外廷涵盖了从句法角度定义的“分句”的外延,“短语”是小于“句子”但大于或等于“分句”的语法单位,即“句子”〉“短语”≥“分句”。  相似文献   

18.
对于徐讠于的成名作《鬼恋》,历来研究者都对女主人公的"革命者"身份深信不疑,并以之为出发点将小说解读为一个世俗男子和一个女性"革命幻灭者"的爱情悲剧。本文通过细读,却发现了包裹在文本表层"革命"外衣之下的虚妄,其背后隐藏着作者真正要说的主题:"都市漫游者"的心灵危机。这种对"都市"现代性的悖谬姿态恰恰是徐訏在很多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内在心理。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教育。教育的社会职能要通过教师来实现。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 ,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活的环节 ,是教育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教育具有开放性、动态性 ,社会发展的快节奏、教育背景的复杂化 ,使知识陈旧和能力退化的速度加快了 ,青年教师不可能从老教师那里获得行之有效的现成经验 ,必须独立应答教育领域接踵而来的新问题。构建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模式 ,成为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汉语句子主语是受体的句子中,以"被、受、挨"句最易混淆,本文分析了三句易混淆之因素,并对词性、词义、词语搭配以及动词的语法作用等方面对"被、受、挨"句加以分辨,以期在教学中帮助留学生准确应用三种句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