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 激烈。江泽民主席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 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性能力的民族,难以屹力于世界先进民 族之林。”现在的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靠创新教育。我们的教学该怎样面对世界、面对未来,我们认为应该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才能。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因此,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2.
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雄辩地证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创新精神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对我国高等教育弊端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任何创新发明都离不开创造思维,培养创造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崭新的世纪,腾飞的时代,更加崇尚创新精神,呼唤创新能力。在人类所有活动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莫过于艺术了。而从属于艺术的美术教学对促进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有其独到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人才竞争的社会,"我们发现了孩子有创造力,认识了孩子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创造力解放出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教育界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重任.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之成为创造性人才呢?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纵观人类历史,创造力是人类发展的源动力。1996年6月,中央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即素质教育需要培养创造性人才。所谓创造性人才是指具有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其核心则是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提高民族的创造能力.才能永远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教师.应时刻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时代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源泉,是一个民族振兴的动力。江总书记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但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应试教育仍普遍存在,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为此,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当今世界是知识与经济较量的世界,无论是科技的发展还是社会的竞争都需要有创造力的人才,而培养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必须从小抓起,大力实施和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每位教师都应该探讨的问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科中的创造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往往把创造与发明联系在一起,把创造与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等同起来,认为创造是对有高深学问的人而言,中小学生谈什么创造?现代创造教育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造潜能,我们所谈的创造教育不是让学生一定要发明创造什么新东西,而是让学生从小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发创造力。 21世纪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世纪,是世界竞争愈加激烈的世纪。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反复强调:“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民…  相似文献   

10.
面对时代的挑战和需要,我们培育的新一代设计师需要多方面的素质与知识结构,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因为设计的本质是创造,一个设计师取得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创造精神与能力。创造性是艺术设计活动一个重要的本质特征,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注重如何对学生创造素质进行培养,无疑对设计教师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创造教育除了通过专门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技法训练课和创造活动课(包括小发明、小创造活动)进行外,主要应渗透于各门学科。语文学科的教育同创造的关系十分密切,对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极为有利,它具有其它学科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与青少年创造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实施创新教育是21世纪教育面临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客观上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表现能力和创造人格等创造心理素质。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心理素质应从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创新环境的创设,创造性教师队伍的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造人格的培养,实施创造性教学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陈斌  何世英 《学科教育》2001,(12):19-23
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担负母语教育的语教学,又是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因此为民族和国家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语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品格,即对的敏锐洞察力,对问题的钻研意志力,对问题的深刻思考力。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曾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秀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就要求我们为了能在短时间内赶上和超过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水平,就必须加强我国青年的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少年儿童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接班人,也和理所当然地要求我们在小学各科教学包括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一世纪是日新月异的时代,是渴求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才的时代。每一位教育工作都知道:儿童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黄金时期。如何让儿童处于萌芽状态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实践中,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刘改敏 《教育艺术》2009,(10):16-1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就是培养新世纪劳动者、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在严峻挑战和机遇面前,人要生仔,适应社会的干变万化.必须具备有创造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人才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创造素质、创造性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7.
郑红燕 《快乐阅读》2011,(15):82-8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崭新的世纪,腾飞的时代,更加崇尚创新精神,呼唤创新能力。在人类所有活动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莫过于艺术了,而从属于艺术门类的美术学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创新教育是世界各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本文运用“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采用多种措施,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个性,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而作文教学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因此,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青年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至关重要。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已成为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重大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心理,使之成为创造性人才,并进而构筑民族创新精神,教育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本文拟从培育民族创新精神的战略高度,就学生创造心理的培养作一探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都具有创造潜力,人人都存在创造可能。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使这种潜能转化为能力,可能成为现实,而这就要求教育,需要培养,需要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心理,关键是要创造一种环境,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